矾山古镇丨安徽综艺带您感受历史的气息~

安徽综艺频道

轻松一点 乐在身边

2017年4月18日

一提到古镇,或许你首先想到的往往是皖南的西递、抑或是合肥三河。殊不知就在安徽庐江,也有一座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古镇——矾山。矾山古镇也许并不完美,但它的原生态使它的一砖一木都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

古镇在文化中沉淀

矾山古镇早在唐中宗时期便因盛产明矾而得名成镇,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古人有诗为证:“赫赫镇庐南,欺湖压群山。千年陈遗迹,代代献明矾”。矾山镇是集工商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和茶文化于一体的千年古城。矾山境内的瓦洋河、失曹河、乔冲河是黄陂湖、巢湖的源头,穿过境内的裴桂路是连通长江南北的千年古道,便利的水运交通成为矾山繁荣上千年的主要原因。直至清末,矾山一直是庐江县商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地。

经济的繁荣,长期置镇的历史以及保留完好的古矾窑、千年独轮车辙等,使得矾山堪称是中国最早的工业文明历史教科书,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镇”。镇内有省、市、县级文物古迹10余处,并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宗祠、老街、古宅遍布全镇,明清建筑鳞次栉比,宗祠书院香气诱人。

2012年3月开始,矾山镇按照“千年古镇,生态矾山”的思路,开始制定古镇保护性规划,意在把矾山打造成“合肥市的后花园”,而如今的矾山更是成为庐江县又一张乡村游、生态游的形象名片

古镇带你穿越时空

下了合铜黄高速,便进入矾山境内。眼前处处层峦叠嶂,绿树成荫,仿佛进入绿色的海洋。山道弯弯,却并不难走,大可将车停在路边,漫步于矾山老街石板巷中,脚下深深的车辙印,耳边仿佛会传来吱吱作响的车轮声,让人瞬间感觉穿越千年。几眼古井,深邃而宁静;古树如伞,掩映在老街两边;石墙、碧瓦,轩窗、檐角,茶馆、油坊,眼前的一砖一木都散发着古老的历史气息,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的繁华盛况。

继续前行,可见一处皖南徽派老宅赫然耸立在眼前,古屋翘角飞檐,原来这就是著名的“姚氏围楼”。此楼原是两栋,一栋叫“升字楼”、一栋叫“走马楼”,但可惜“走马楼”在战火中烧毁,后又被拆除。“姚氏围楼”的主人姚继绍,曾担任过知县。据史料记载,姚知县曾带头领建庐江文庙,开挖文明河,是一位功德无量的乡绅。走进现在的“姚氏围楼”,青砖黛瓦依旧,三进两层的房屋、中间天井院均保留完好,砖雕门楼,木柱花窗,置身其中,恍惚间回到三百年前的古徽州。若是有缘恰逢雨落檐瓦,淅淅沥沥,便仿佛姚老先生在娓娓叙道那段艰辛而又辉煌的历史。

走到砖桥街道西口,一座古建筑依山而坐,这便是庐江县现今唯一保存完好的洪氏宗祠。祠堂的大门已经敞开,阳光从天窗洒进来穿过树叶,留下斑驳陆离,让人仿佛穿越在历史的迷雾中。祠堂依山面水,八字门,檐顶长出了草。祠堂内,全木结构的梁柱错落交织,那些曲线流畅的鹅颈轩,托起多边形的拱顶,古朴、深沉,沧桑气息扑鼻。据洪氏家谱记载,这座祖堂建于清代雍正年间,距今287年的历史,2002年被重新修补。宗祠分前、中、后三殿,前殿两层,上层为木板铺就的万年台,中殿是享堂,后殿是寝殿。祠堂三进两院全是徽派建筑,雕梁画栋,看来十分壮观。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洪氏宗祠也曾是共产党地下秘密联络点,解放后,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的文艺活动场所。现有一名叫洪平的71岁老人负责祠堂的看管,据其介绍,该祠自2002年重建后,长期关门。今年3月,祠堂挂上“农家书屋”的牌子,如今,宗祠内设置了图书室,存放了数千本书籍刊物,供乡民儿童阅览,每天开门,昔日清冷的祠堂一下子热闹起来,逐渐成为村民们农闲之余学习休闲娱乐的场所。

古镇有最充实的快乐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矾山这座千年古镇虽没有大都市的熙熙攘攘,但也绝没有空无一人的荒凉。古镇与矾山居民的生活融为一体,热闹而不失悠闲。

农民公园的广场上,时常有一群身着裙装的中年妇女伴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矾矿俱乐部里,“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一曲黄梅戏《女驸马》,让人如醉如痴;祠山殿,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香客来此烧香、吃斋;包龙云雾寺,每天都有数十名僧人、居士在此修行;老街俱乐部,每天都有居民在这里唱戏、看戏;至于1平方公里的矾山老街,仍住着数千名居民,每天上演着平凡却充实的快乐。

在矾山古镇,历史长河中曾留下难以忘怀的灿烂足迹,而这些历史文化遗存因矾山人民的火热生活而继续延续着它们的“生命”。

4月21日

安徽综艺新媒体

携手《海豚TV周刊》

摄影家名记者走基层

聚焦庐江矾山

精彩不容错过

感谢关注安徽综艺频道

ahzypd

@安徽综艺频道

Hash:7ac9835689c4aa09ffc0026e7d4870b04d886aa3

声明:此文由 安徽综艺频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