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巷里一座清朝宅子,守着阜阳百年历史

颍东区袁寨镇有这样一座府邸,即使到过袁寨数次的人也可能不知道袁寨的某处竟然还“藏着”一座清朝的宅子,咱皖北的民俗博物馆也栖身在这座宅子里,他就是程文炳宅院

一座来自清朝的府宅

这座府宅的主人——程文炳,就是清末安徽阜阳人,而且作为清军的高级将领,他有着开眼看世界的意识,还著有《程文炳文集》。

对于程文炳,清同治皇帝上谕嘉许:“皖军以程文炳为最”;曾国藩称赞他:“有古仁将风”,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翁同龢评价他“决胜千里,克赞家声”,“其人通敏,不类武人”。

历经120余年的程府

程府是程文炳在成为湖北提督后为光宗耀祖而建,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掰着手指算算,也已经有了120多年的历史了。

还没入门,就能看到赫然的两个大字“程府”,左右两侧各有只石狮子守护在府邸门前,与先前脑海中古代达官贵人的府邸的形象不谋而合。

但是入门后,又似乎与想象略有不同,映入眼帘并非金碧辉煌式的建筑,而是充满着徽派古建筑的风格,青砖片瓦,高墙深宅,一切都饱含着徽式韵味。

程文炳宅院——这是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弟子——罗哲文先生亲题的牌匾,大门上被岁月斑驳了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主人生前的辉煌。

自院门而入,据说里面有一棵是百年石榴树,是当初宅院建立之初就已经植下,历经百年寒暑而茂盛依然,大概是它的主人对它说了什么悄悄话,令它留下以见证后世的繁荣昌盛。

宅内绿荫环绕,双层小楼的设计也能看出古人的机巧心思,不知觉地便体味出古时人丁兴旺,家族齐聚一室的热闹的感觉。

自门外便可看见“静乐堂”的牌匾,在保持宁静的同时也盼着能发现生活中的乐趣,这应该是主人希望的吧。

还有一处地方,名为静乐园,与静乐堂遥相呼应,小桥流水,凉亭假山,在这里,仿若置身于江南水乡。

蹲下盯着鱼儿游动的轨迹,闭眼听着鸟儿肆意的欢唱,在这里,你真的感觉不到时间在流逝。在忙碌的平时,我们也会不会也想像古人一样享受当一个闲人的感觉?

在亭子的几个角上还能清楚的看到刻画着各种小动物,如此精致的雕刻无一不在彰显着古代雕刻家的巧夺天工。

出了静乐园,长长的巷弄不知延伸到了哪里,很遗憾,我没有办法一窥它的全貌,但即便如此,也让人忍不住地想在巷子里走上几个来回,感受历史的气息。

记载徽文化的博物馆

在宅子的右侧,还有一处院落,《朱堃英剪纸艺术馆》就坐落在这里,收藏着朱堃英老先生的不少作品。

每个动物的形态都栩栩如生,只凭借着剪纸便上演了一出“大戏”,小编不禁从心底生出对剪纸文化的叹服!

在院落的尽头,还有一处民俗用品展室,这里记载着太多的安徽传统文化,他们静静地待在那里,需要有人挥一挥手,抹去他们身上的灰尘。

每一个物件,虽然看似老旧,但这数百件民俗文物却都记载着那些或已被遗忘的历史,触摸它们,也是在触摸历史留下的痕迹。

除了这些,还有《杜氏刻铜》、《程建礼剪纸艺术馆》等多个展馆,每一个展馆都是文化的记载者。

被遗忘在时光的老物件

在宅子里,还有许多的老物件,它们或被人遗忘在角落,或者已经被时间磨去了不少的颜色。

但当时过境迁之后,后人将随着这座古院落一起见证着时代的前进

也许,现在是时候再去看看这些被我们遗忘的痕迹,抹去它们的灰尘了。

虽然程府的全貌我还没有探索完

但在府邸宅院的角落间

却窥到了古人的生活与文化的一角

我们的文化与历史

仍将延续

部分图片来源于:安徽省旅游局、你不知道的阜阳

阜阳热线巩彬、江淮旅游杂志

Hash:82e1e7237a1ccd0acea8df43114346c05bddb03e

声明:此文由 吃喝玩乐在阜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