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这六大绝美古镇老街

很多覆盖在旧时光里的地方,在新生代的记忆里不曾留下任何痕迹。骑楼老街,民俗古风,流水一般从指缝间消逝。但某一刻,停驻在岁月的风声里,侧耳倾听,那些飘荡在流年之上的光影,又是如此美丽,叫人心生涟漪。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古街的清风明月间,每一张投射眼翼的画面,让人读懂了她的前世今生。

海口骑楼老街百年骑楼

这里曾被誉为海口的“小外滩”,由内而外洋溢着浓郁的南洋风情,描绘出一种独特的风韵与气质。几座或者几十座骑楼参差错落毗紧凑相连,连接而成整个街区。曾经商贾络绎,曾经烟雨稠密,街铺伙计的叫卖声,茶馆里热火朝天的聊客、夹杂着戏子的吟唱,人气、财气、风气就在这骑楼之间流淌,喷薄出往日商业的勃勃生机。

海口骑楼老街由长约3800米,宽约12米的数条街道组成。街道两侧的骑楼一般为2-4层,进深约30米,共有骑楼200余座,主要集中于海口的博爱北路、中山路、新华北路、得胜沙和长堤路五条老街。建于上世纪初期,是由早年去南洋谋生的海南华侨,借鉴当时的南洋建筑风格,建起的一座座骑楼,成为近代典型的商业建筑,也成为当时的商业文化与社会文化融汇的最好象征。

三亚崖城古镇千年古镇

三亚崖城,是中国最南端的古郡守所在,自起置郡设治起,历代崖州首府设置于此,成为古琼州的文化、政治与经济中心。崖城虽然悬于琼州孤岛南之一隅,却并未与大陆隔绝往来,随着海上商贸往来以及大批中原文化人、迁徙、贬谪此地,带来先进、丰富的中原文化,一时间成就“弦诵声黎民物庶,宦游都道小苏杭”的盛景。

千年的崖城古镇从宋代起不断修葺完善,至清代道光年间建筑基本定形。古城分东、西、南、北门,城外开护城河设吊桥,城内设御敌楼、谯楼、月城等。镇中古街道分东关市、西关市,商铺星罗棋布,会馆商贾云集。随着崖城经济与文化不断受到来自中原文化的润泽,与外出南洋经商的华侨回迁,崖城形成以西方古代建筑与闽、粤、桂传统文化相结合演变而成的骑楼外廊式建筑。

儋州中和古镇

作为古儋耳的郡治所在,儋州市中和镇,有幽静而富含深厚文化底蕴的东坡书院,有堪称历史最悠久的为纪念冼太夫人而建的宁济庙,还有沧桑厚重的古城墙。从1920年至前,民族手工业出现短暂繁荣,三百多栋的骑楼也在此期间相继建起,舟车辐集、众商林立,一跃成为海南岛西部最繁华的经济中心。

中和古镇是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的所居地,他虽不曾在此留下太多的惊世之作,却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文化之风,中和古镇从而成为海南文事兴盛之地。几百年来,这里的人钟爱吟咏作对,因而中和古镇也享誉“诗对之乡”。至少古镇的家户门口都仍喜欢张贴各式对联,长短不一,却风格各异,文化氛围浓郁。

琼海乐城古镇

这是一个古朴清雅有如江南小镇的海岛小镇,乐城自元朝大德四年(1300年)设县,作为古乐会县的县治,乐城四面环水,得益于独特、发达的水运优势,历史上曾有五个渡口,两个河湾码头,至民国时期发展昌盛之极,商铺扩展至250余间,其货物种类齐全。当地的老人常讲:“水运兴,则乐城兴。”

位于乐城中心的是镇上最具特色,也是最负盛名的庙宇。每逢城隍爷诞辰或是元宵佳期节,庙中则更是热闹,正月十五华光大帝,东关朝王、西关朝王、石角王出巡,正月十六城隍爷爷出巡,六官辅治、八班随行。花灯舞师队浩浩荡荡,每到一处,锣鼓喧天,家家户户都将摆案迎神。

文昌铺前老街

文昌铺前镇原名溪北,自古就是文昌重要的港口古镇,是海南岛人和货物出洋的主要港口,到清代和民国时期达到顶峰,每年从铺前港闯南洋的人足有10万之多,当时人们把这些“下南洋”之人称为“番客”,成为那个时代的弄潮儿。正是这些为数众多的“番客”们与大量的货物进出铺前港,也就成就了铺前经济的空前繁荣,留下了“下南洋”和“建骑楼”两段闪亮篇章。

铺前最具特色当属骑楼,由当年的“番客”们荣归故里时而建。铺前骑楼造型秀丽,风格优雅,线条纤细柔和,卷曲带风洞的山花墙,勾勒出一道异常美丽的天际线,有如文昌人温柔、儒雅的。然终究岁月蹉跎,这些骑楼已多数年久失修,剩下斑驳陆离的外形,残留些模糊的印记,与曾经的高雅风范。

当真是个古韵犹存、保存完好的古治城垣。的另一头,正是大名鼎鼎的。古城沿江而建,周围城墙高数十米,至今仍保存完好。定阳古城始建于1466年,历时6年建成。古城呈“广”字形状,主要街道有、西门街、北门街、中南门街4条,均以青石砖铺设路面,平坦宽阔,古朴典雅。

西门码头为定城水上交通之枢纽,依赖于水上便利,各地往来货物多在此集散,曾经繁华热闹一时,因此,旧时定阳古城有“小苏州“之称。

Hash:4e04d610e8cfd3e1a798d48e6255d099a72f8a56

声明:此文由 一点互动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