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训扬新风之八十二丨徐埠镇大塘余村:十万世家探源

余氏“家训十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抚恤孤寡、怜贫救难、勤修职业、俭朴节用、立志安分、忍气省事、齐家正俗、忠君爱国

溯源:由余授姓,元诏旺族

“大塘”与“大唐”,一个是都昌县徐埠镇莲花村委会的一个村庄名“大塘”,大塘村其实不大,现今只30余个村民;一个是中华民族的一段辉煌盛世叫“大唐”,从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李唐王朝存世289年。“大塘”与“大唐”的交集是,大塘的建村在“大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距今约1220年了。

通往大塘的大道

木有其本,水有其源。大塘村的余姓更早的溯源可至春秋时的始祖由余。由余,又称繇余、由虞、由畲,是中华始祖黄帝的三十五世孙,西周成王姬诵之弟叔虞的后裔,晋哀侯之子。晋献侯时(公元前669年),因内讧诛杀诸公子,由余奔走西戎。戎王纳其为朝官,并使由余访秦,秦穆公慕其才而设法纳之。戎王日益骄奢,荒于酒色。由余秉直而谏,卒不行,遂归秦。文韬武略的由余辅佐秦穆公克国十二,辟地千里,后封相并食邑下邳(今江苏睢宁一带),天下余姓的“下邳世家”即源于此。子孙世袭簪缨,以王父字为姓,曰由氏、余氏,就有了“由”“余”同宗之说。

莲花村的莲花

余姓都昌重要一支的始祖叫余元诏,避讳又称余迪,号隐耕。余元诏往上溯四代的辈承是:太祖父余钦,致仕落籍于如今的安徽休宁。曾祖父余杲,祖父余明德显世。父亲余嗣光(706—782),唐玄宗天宝年间举进士,官至大理寺卿。因与时相李林甫相忤,外迁四川太守,再谪江州别驾,遂择居江州。江州即今天的江西九江,诗人白居易在千古名篇《琵琶行》中,自称“江州司马青衫湿”。唐时的官职“司马”与“别驾”均属刺史的佐官,无甚实掌,多为贬官,“司马”位在“别驾”之下。余嗣光约公元782年殁于官任,葬于江州之湓浦。

雪岭

关于余嗣光的三子余元诏(744—827)择居都昌大塘,有个传说。父亲余嗣光对余元诏分迁他地留下遗言:“遇藤下马,遇雪安家”。一日,余元诏离开伤心地江州,信马由缰,颠踬于途,来到都昌腹地的一座山下,坐骑竟驻蹄不前。他问路人此为何地,答曰:苦藤山(即今紫藤山)。余元诏下马步行一里许,马又不前,他再询路人此为何处,答曰:雪岭(一说薛家岭,徐埠镇原有雪岭村委会,后并入莲花村委会)。余元诏思忖着正合了父亲的临终所嘱:“遇藤下马,遇雪安家”,便认定斯地山环水绕,是块风水宝地,定居此地,遂安居立业,瓜瓞绵绵。余元诏在享年84岁殁世时,葬于紫藤山的中峰顶。相传殡葬的那天,突发狂风暴雨,抬棺的八仙下山避雨,一俟雨停复上山,但见停放灵柩之地已被崩塌的新土堆覆成冢状,应了福地等福人,算是“天赐良穴”。余元诏长眠于紫藤山中峰顶,福泽后人。

兴村:金殿是假,大塘唯真

余元诏号隐耕,寄寓的是隐于山林,勤耕发家。余元诏在雪岭安家后,艰辛创业,历十余载,家资巨富。他的另一个更响亮的名字“余十万”的来历是:某年当地遭灾,饥馑连年,余元诏捐出十万银两赈济灾民,声名远播,人称“十万公”。中华余氏宗亲会副会长、都昌余氏十万公文化研究会会长余火玉提出了自己的一层推断:以余元诏“隐耕”之力,何聚“十万”之捐?余火玉认为,余元诏的财富积累应该来自李希烈叛唐称武帝时,其父乱世积聚的一些钱财,遗产连同“遇藤下马,遇雪安家”的遗言,一并归了儿子,才成就了余元诏后来的“余十万”之名。

法官咀

“大塘”村名的得来,也有典故。说十万公在村里造起巍峨堂皇、金碧辉煌的祖堂,邻村有人结怨相忤,向官府诬告,说余十万私造皇宫,夜卧龙床,宿九妻、骑双马,蓄志谋反。十万公听闻,连夜将祖祠焚毁,并在村头用九头牛犁土,约请来亲友肩挑车推,挖成一口大塘。掘塘的泥土推在塘西,都成了一个小土岗。第二天,官府派的法官实地前来查巡“皇宫”何在。站在小土岗上,环视村中,只见民房幢幢,未见“皇宫”赫赫。眼前的池塘倒是阔大,与村庄相连、与田畴相挽,是洗涤和灌溉之用,分明是尘世的一派农耕之景,何来脱世的一番宫殿之画?于是折回复命:金殿是假,大塘唯真!自此村曰“大塘”,法官当年站立察巡的那处小土岗,至今还称“法官咀”, 葳蕤一片。

余家祠堂原址

在《余氏宗谱》上,有“未有都昌县,先有大塘余”之说。曾任都昌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余顺荣,是北山乡跑马巷余家咀人,也是十万公后裔,他从都昌置县的历史对此说作了辨正。都昌地域历史源远流长,夏、商、周为古扬州城,春秋战国为楚、吴地,属番邑。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番邑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都昌正式立县,叫“鄡阳县”,属淮南国豫章郡所辖的十八县之一,治所在四望山(今属周溪镇泗山)。现今流行的对都昌县情的介绍有语“是江西18个文明古县之一”即源于此。南朝宋永初二年前后,发生“沉鄡阳,浮都昌”,鄡阳县沉沦于彭蠡湖中,其境域入彭泽隶江州,彭泽县一度易名龙城县隶九江郡。真正让“都昌”作为一县之名闪亮登场的,准确年份是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因地有都村,南接南昌、西望建昌(今永修),故名。都昌县临时治所在王市街(今蔡岭镇洞门口),唐大历年间(766-779),治所徙迁彭蠡之东,即今天的都昌县城。如果把“未有都昌县,先有大塘余”中的“都昌县”理解为现城址的所指,那么,从时间的先后来推断,唯一的一种可能,是出生于公元744年的余元诏在他22岁(766年)之前在雪岭立村。而按余元诏的父亲余嗣光殁年(783年)来推算,余元诏迁居大塘,至少在他39岁那年。其时,“都昌县”建县也有160余年,迁到新治所亦有10余年。“未有都昌县,先有大塘余”在时序上是有悖的,姑且当作是大塘余村历史悠久的说辞。兴于唐朝的大塘余村的建村历史的确是早,“鄱阳湖上都昌县”很多村庄,是成于明初洪武年间。

传家:六尺巷道宽,“十万公堂”新

在都昌县城的西街老棉麻公司宿舍附近,都昌余姓在明代末年合力建有余氏祠堂,其规模比其它姓氏祠堂已属上乘。关于建造余氏祠堂,也流传着与一个版本,类似于清代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故里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

县城余家厅

传说明朝末年,余家祠堂在修建时与邻近的邵姓、吴姓因留巷路发生争执,各不相让。在当年的都昌县城,邵姓、吴姓皆为大族,有“邵半街”“吴老虎”之称。余姓族首修书一封,给其时得崇祯皇帝信任,任巡按湖广的同族人余应桂,意欲请他显威让邵、吴两姓让步。余应桂以一诗示族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余姓族人收到余应桂的复书,深明和睦礼让大义,让地三尺。邻里邵、吴两姓也礼让三尺,形成六尺之宽的巷道。都昌县城的余家祠堂曾一度先后成为都昌县国民党政府、新中国成立之初都昌人民政府的办事场所。围绕余家祠堂“六尺巷”的故事,尽管发生的时间还在安徽桐城的“六尺巷”之前,余应桂以秦始皇修长城类比的复诗未见于权威典籍,应该是后人伪托了清代张英的复诗。但两个“六尺巷”所体现的谦逊睦邻的中华传统美德,却是一脉相承。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仍成为余姓人家恪守的“家训”。

十万公堂

据统计,都昌余姓现有169个村庄,4.8万人口,居全县第四大姓。都昌余姓除十万公后裔,另一支是南宋年间余杰一(1179—?)的后裔,多集中在中馆、南峰、芗溪、万户、狮山等乡镇(芗溪黄坡垅、南峰油山村一带等余姓村庄属十万公后裔)。余杰一从朱熹讲学于白鹿洞书院,其子嗣耕读传家,厚德经世。

祖堂内顶

悠悠1200余载,余十万的后裔已繁衍10万人以上,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广东、四川、重庆等省市的20多个县。都昌大塘余村是发脉之地,不少十万公的后裔前来寻根问祖。2010年,都昌编修了《余氏十万公宗谱》(三卷),叙昭穆、承家风。2018年都昌十万公后裔筹资,在大塘余村建起“十万公堂”,成为十万公后裔敬祖崇宗、议事弘德的一方胜地。

十万公后裔在大塘边

余家祠堂的“六尺巷”,宽的不是间距,而是承载着的虚怀若谷的宽广胸襟;大塘余村的“十万公堂”,让人感觉“新”的不只建造年代,还有古时余十万艰苦兴业、乐善好施的品行,在余氏后裔的心中历久弥新。在当下,余姓人家奔向锦绣前方的大道越走越宽,描绘幸福生活的美景愈來愈新……

·END·

来源:九江都昌发布

爆料求助广告请加微信:duchang2028

都昌招聘群对外已开放

入群请扫码联系姚公子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都昌人才网

Hash:1356e7ce9cd9a84314568ef888b1a21a2d29674c

声明:此文由 都昌热线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