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异地行]被誉为“益阳抗大”的丰堆仑革命旧址

原载《山西画报》(中旬)2019年第02期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铭记历史,才能让我们在前行的征程中不忘来时路;铭记历史,才能让我们在走向未来的道

路上不迷失方向。

丰堆仑革命旧址,前为月泉池

湖南益阳这片古老而沧桑的土地上,自古不乏为实现理想而矢志不渝奋斗的勇者,为追求光明而抛洒热血奋争的仁人志士。当历史的时钟转到19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革命的星火就点亮了益阳这块土地,涌现了以高文 华、袁铸仁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人士,他们在这里播撒革命的火种,演绎了一幕幕改天换地的历史,谱写了一首首震天撼地的壮歌,这里就是被誉为“益阳抗大”的丰堆仑革命旧址,同时也是益阳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对提高城市影响力和 美誉度,提升城市品位和人文内涵,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益阳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丰堆仑革命旧址导览图

丰堆仑革命旧址位于益阳资阳区长春经济开发区南丰村,原为廖氏支祠,1922年建成,有大小房屋19间,前有楼门,内有天井、厅堂,为砖木结构的筒子屋楼房,进深27米,高9米。 1925年,高文华以这里为据点,领导成立了益阳县农民协会,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并创建了中共益阳南湖托党支部。“马日事变”后农运失败,协会骨干遭追捕,遇害者多人。1937年,高文华之父、同盟会会员廖若冰受组织委托回乡,在此创办“作育学校”,宣传爱国、抗日的进步思想,唐麟、苏镜、贾琏(高文华妻子)等曾以任教为名来此从事秘密工作。由于受国民党特务的严密监视,作育学校于1941年被迫停办。随后,常益中心县委书记帅孟奇以这里为活动中心,建立支部,发展地下党员数千人,成为益阳地下党工作的重要秘密据点,后遭叛徒出卖,罹难者、逃亡者、自杀者甚多。新中国成立后,益阳地方政府将此地视为革命摇篮予以保存,并作为办学基地。

丰堆仑革命旧址位于湖南益阳资阳区长春经济开发区南丰村,原为廖氏支祠。

历经风雨沧桑,房屋年久失修,部分结构腐朽老化,文物安全状况堪忧,资阳区于2018年2月启动了旧址修缮工作,6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重修丰堆仑革命旧址,既是向在这片土地上斗争和牺牲的先辈们致敬,也是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担当。

丰堆仑革命旧址修缮前

隐蔽洞

具有浓郁地方建筑特色的廖氏支祠

具有浓郁地方建筑特色的廖氏支祠

丰堆仑革命旧址有上下两层,第一层陈列主题为“红色记忆”,突出了农民运动及抗日救亡时期发生在丰堆仑周边的悲壮动人事件,再现了中共常益中心县委、中共益阳县委的重要革命史实,展现了益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夺取革命胜利的一段艰辛历程。第二层则展陈了益阳古城文物相关情况、教师宿舍及学生课堂复原场景。一间间普通的木屋,一张张斑驳的桌椅,一件件渗血的衣裳,一副副沉重的镣铐,一面面鲜艳的红旗……见证了早期共产党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实现革命理想,虽忍辱负重而不改初衷,虽洒尽碧血而不忘初心 ;见证了益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敢于斗争、勇于牺牲、凛然大义、爱国爱乡的精神气质。

革命浮雕走廊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纵使时光飞逝,革命先烈的音容犹在眼前;任凭风雨沧桑,鲜血染红的旗帜永不褪色。经历了先烈们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经过了共和国几代人的奋发图强,我们终于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时代更需要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红色精神和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英雄情怀。丰堆仑的红色精神不只是一个地方、一座城市的记忆,它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血液中流淌,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红色丰碑。

陈列室内景

廖氏支祠为砖木结构的筒子屋楼房

李庆娥/报道

Hash:a0341c599709a897d345e83d4ca22cec6528a1d1

声明:此文由 山西画报中旬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