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古村落:公盂村
贡盂岭:旧作玒玙,今据潘耒游记改在县西南五十五里。有千丈岩,甚峻,凿石攀援而过。岭下为廿四崀。余志稿云:前志载慧门寺在其麓,误。査寺与岭相距十余里,实在黄山岭之麓。
——《光绪仙居县志》
撰文/落日楼主 供图/ 张忠子
公盂村旧名贡盂,位于仙居田市镇境内。明代时,公盂属于开元乡;清代时,属于十九都。民国十九年,县下设区(镇),区下设乡,公盂属于田市区九思乡;建国初,沿用民国旧制,仍设朱溪、横溪、城关、田市四区,其余二十三乡设同名乡政府,公盂属九思乡;一九五二年土改结束时,公盂先是属十三都林坑乡管辖,后划归十九都柯思乡;一九六三年,仙居小乡并大乡,公盂划归李宅乡管辖,并正式更名为公盂村。一九九八年,李宅乡合并至田市镇,自此,公盂属田市镇管辖。
公盂村是仙居一个典型的山地村落。其村四面奇峰环绕,峰顶海拔在1000米上下,村庄在被山峰围成的一个小小的盆地内,海拔高度约600米左右;周遭的岩崖峰则岗变化万千,以奇谲著称。清光绪年间成书的《光绪仙居县志》曾记录了公盂周边的一些地理胜况。如公盂岭,上“有千丈岩,甚峻,凿石攀援而过”;又如“石龙洞”,“ 其山自贡盂岭而来。有石如龙,从洞中凌空而下,尾自岩缝卷出,头至地忽昂然而起,两角峥嵘,鳞甲宛然。”近年的驴友探险和景区开发,则又发掘出了公盂的多处奇峰。概而言之有火钳岩、升平岩、吊船岩、羊蹄岩、膝盖岩、旗杆岩、公盂岩、骆驼峰、蝙蝠崖、廿四崀等,其中尤以廿四崀最具人文色彩。
廿四崀是位于公盂岭下的一组山峰。该组山峰悬崖林立,层次分明,共计有二十四个峰头。在当地的传说中,廿四崀的山峰象征着廿四把刀枪,其下平地山峦簇拥,左环右抱,其状酷似交椅,是一块出王入相的风水宝地。相传,廿四崀下旧有山庄,曾有一个风水先生寻龙发现了“交椅”穴,自知自己无福消受而将穴场告诉了山庄的庄主,要求山庄的主人在定穴后赡养他。在山庄主人的祖先骨殖下葬那天,风水先生“喝山”时说完“先出将后出皇,风水先生两眼瞎”后,其眼睛果真瞎了。不过,后来山庄主人的后继者并未遵守诺言,不仅未善待风水先生,而且还百般虐待。为此,风水先生重新喝山:“先出王后出将,风水先生眼睛亮” 。结果,风水先生的眼睛恢复了光明,山庄主人的后代成为了夭折的王——仅留下了“保将岩”、“王坟”的传说和遗迹。
公盂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宋代。范氏是公盂村最早的开拓者。据村内《范氏族谱》载,范氏南宋时期有范洵,字茂仁,浙江兰溪人。北宋重和元年(1118)进士及第;南宋绍兴年间累官朝请郎、大理寺正,因审理岳飞案件开罪秦桧而辞官回乡,并被追杀于睦州(淳安)白马石。范洵之子范于为之避难而举家迁至仙居山区,开山种地,渐成村落,遂名其地为于山。其后,有柯氏、陈氏、朱氏等族姓陆续迁入;至清乾隆年间,又有李氏、张氏搬迁而来,人口聚居渐成规模,又因其村落地处山顶,形胜似盂,故改其村名为贡盂(《康熙仙居县志》作“玒玙”)。
明清时期公盂曾是古盐道途径地之一。公盂之所以称为古盐道德一部分主要在于其地临近永嘉,有公盂岭。公盂岭虽然陡峭,但人们仍然凿岩攀援而过。特别是在食盐由官方控卖的年代(中国历来如此),仙居县内的各个主要隘口都曾设有查缴私盐的“稽查”点,诸如朱溪、上张、埠头、镇头等地古道曾是重点巡查区域,担私盐者一有不慎被盐兵查获,不仅私盐会被没收致血本无归,且有身陷牢狱之虞。因之,为了谋取官盐与私盐之间的诱人差价,私盐贩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永安溪两旁的崇山峻岭自然也都成为了“担私岩”者的盐道,而公盂岭的险峻则更可以逃避被稽查的风险。
旧时公盂岭上还建有守护私盐贩行旅平安的吕祖庙。据《康熙仙居县志》记载,公盂岭上的吕祖庙不知始修于何时,不过“康熙初,僧洪遇重建,并造梵宫,凿石开道,以便行人”;道光间又由县内诸生张枝茂、张桂尧徙建于县城西北三里光明山。咸丰十一年寇毁。同治间复建县西十五里水碓头山麓。不过,在民间的传说中,吕祖庙的迁徙却是与贩卖私盐者有关。相传清代时,仙居官路一带有一伙贩私盐的人途经公盂时听说吕祖庙内的吕祖很灵验,就把塑像偷偷放进盐筐挑回放在堂前供奉,其后果然非常灵验,不仅能够保佑担私盐者平安,而且还能治病消灾(仙方)。于是,吕祖的名气越传越大,大家就在水碓头山上正式建庙祀奉了——此庙即现在官路增仁村西的万名寺。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亦感谢公盂村柯荣富先生提供相关资料)
公盂廿四崀传说
廿四崀山庄底下不远的地方,有座王坟遗迹。遗迹座西北朝东南。坛前交通阡陌,土地平旷;远眺可见“金沙锣、龙潜潭、木兰花”诸峰。后方左近,山峦簇拥,左环右抱,其状酷似交椅。山野修竹茂林,苍翠欲滴,花香鸟语,四时可觅。隐隐然透出王霸之气,儒雅之风。
遗迹西北边处,公盂岩、保将岩诸多悬崖林立,层次分明,偏南方山势稍平,然而峰峦绵延,折叠有姿,板指一数,廿四崀的道岭(俗称廿四把刀枪)历历在目,真是出将入相的风水宝。
据传,很早以前,有一个风水先生探寻着这里,很快发现了“会交椅”这块宝地,他自知自己无福消受,就把这穴场所提供给庄主说:“这块坟地做下后要出皇帝,不过风水先生眼睛要瞎掉。你们能供养我一辈子,新皇出世后,赐我“无冕安乐王”,子孙世袭才好,庄主听后万分高兴,一一应承下来。庄主择下吉日良辰,迁移祖宗骨殖,将坟造下,风水先生在坟上喝山:“先出将后出皇,风水先生两眼塘”同时,郑重嘱咐主人家在坟前开掘一口池塘,塘中整日放养鹅鸭,定要塘水混沌不清。不久,风水先生眼睛果然瞎了。
在此后的日子里,开始阶段主人家对风水先生的生活照顾得十分周到,冬棉夏绸,三餐茶饭一日一变样。日子一长,对风水先生的照料就淡薄多了。老庄主过世后,风水先生迁往柴房居住,一十二年光阴,饮食粗劣,有一餐没―餐的,甚至还遭受百般凌辱咒骂,诸如“我家自有太公,你算哪门子乞丐?
风水先生骨瘦如柴,精疲力尽,眼看活不下去了。一日心生一计,唆使顽童放掉塘水,挑逗家人逐日捕杀鸭鹅,鸭尽塘干时,又唆使侍儿扶他到坟前,突然重新喝山:“先出皇后出将,风水先生眼睛亮。”俟后不久,风水先生视力恢复,一天夜里出走了。
话说老庄营造坟茔后转年,大儿媳妇怀胎一年有余,突一日,天上祥云置庄,一派仙音仙乐中,产下一子。其子果然不凡,眉清目秀,耳轮垂肩,两手过膝,嗓门宏大。三岁能吟诗,七岁即成文,天文地理无所不晓,对答如流,大有王者风范,束发之时.随从进退就有二十四位,这些人虽然高矮瘦肥不一,行当操持有别,均是能文善武,耳听面命,十分遂心。
谁料二年以后,其中二十二位随从扑朔亡灭,剩下一位木匠,一位作篾的,呆的呆,痴的痴,十八岁的皇帝后生势重力薄。
一日,他从县城游学回来,直到鬼溪林滩时,只见后面杀声震天,太白金星在云头高叫“旧皇杀新皇,新皇赶快变,变大如泰山,变细若粟米,待过三年后,新将来保皇”。可是皇考后生懵懵懂懂,眼见溪滩上一群牛羊,就变成了一头白花牛,混进牛群。追兵赶上来,不见了前面的后生,只见一群牛羊散落四处奔跑觅食,就命看牛细佬领走自己的牛羊,单剩下一头白花牛孤零零地没人要,眼眶里仿佛还滚动着泪水。追兵赶忙把牛斩杀了,一倒地露出了人的尸身。
这些追兵从何处来的?原来是京兵,会同台州府兵,共计五万人马,前来捕杀新皇的。一+八年前的一天,皇帝正与国师大臣们在金殿上商谈国事,忽然瞧见东南上空―色祥云升了起来,国师掐指一算,立印奏闻皇帝:“草五将要降生东南,十八年后要争王。”东南一带山川秀丽,人口密辏,搜寻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谈何容易!皇上用千里镜一照,由于廿四崀坟塘中池水十分混浊,根本照不出来。年复一年,心算新皇争位时日快要到来,皇帝日日心如火燎。这一日,皇帝又命侍臣抬出千里镜来观察,不料,江南山川如洗,廿四崀庄头分外清晰,内中一个小伙气宇不凡,隐约透出衣冠衣带。皇帝一下心花怒放,赶忙如来丹青国手,画下头像、地方。不等升殿,严旨颁发国师,督率殿前大将军庞元带兵前往仙居追捕。
新皇被杀时候,剩下的两员保王大将,一个正在给人家做三脚马,一个正在做团箕,突然一阵心血来潮,心神才恢复如初。主了被杀,前途无望,一个骑着木马,一个挟着团箕,飞到公盂岩和保将岩上隐了起来。
——《仙居民间故事》
Hash:2d22b29c7068b89d07536a7bb6f5802958db6d8d
声明:此文由 仙居物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