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给您写封信⑬ | 竺可桢:此生问天唯“求是”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特别推出“名士乡•中国梦——今天,我们给您写封信”全媒体报道。
今天,一起来读给中国“气象学之父”的竺可桢的一封信。
竺可桢
竺可桢,生于1890年,上虞东关人。生前系中科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物候学创始人。他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和首批气象台站、第一个地学系,在国内建立了拥有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测量站的中国气象观测网。作为浙江大学校长,在抗战烽火中,他率领浙大师生辗转西迁,流亡办学,使浙大崛起为全国著名大学。作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组建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自1918年留学回国至逝世,他每天观察并记录物候和天气。
您仍在看风云舒卷
——给父亲的一封信
父亲:
您好!一晃眼,您离开我们45年了。我也90岁了,满头白发,许多人说我长得很像您,清瘦、沉静。无论作为您的儿子,还是一名普通科学家,我都对您怀有无限的崇敬与思念。
您在世时,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问天冷暖。我记得您出版的一部随笔,取名《看风云舒卷》。如今的我,起床后习惯收听天气预报,听着听着,总觉得您仍在看风云舒卷——89年前的1930年,您将天气预报的“主权”从外国人手中收回,创建了中国自己的天气预报系统。
父亲,您立志成为一名气象学家,与故乡分不开。祖父在东关镇上开了一家“永茂米行”,进出其间的农民,躬耕田亩,靠天吃饭,生活困顿,这使您萌生了“科学救国”的决心。16岁那年,您离开家乡,辗转上海、南京、杭州、北京,后又远赴美国……求学、工作,为了气象事业、教育事业四处奔波,直至去世。
父亲,您谢世45年来,故乡从未忘记您。您出生的故宅,已经成为竺可桢故居,人们慕名前来这座江南小台门参观和瞻仰。竺可桢中学——这所您家乡的学校,以您的名字命名,这里是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您倡导的求是精神是学校校训。可桢路、藕舫路,您的名字还成为家乡两条路名。
父亲,您是中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家乡人民深以为傲,绍兴市气象局在20年前就建造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竺可桢纪念馆,今年,新昌建起了中国首个县域天文科技馆。竺可桢纪念馆有望升格为国家级气象博物馆,重点缅怀您在气象学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
父亲,我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退休后,一直在整理您的遗作,宣讲您的精神。2000年开始,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编辑出版《竺可桢全集》中。出版全集是您的学生和部下的主意,这其中有太多人的付出,经过14年的分卷出版,终于在2014年春天全部出齐,24卷200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全面反映了您的学术成就和人文精神。
父亲,您生前没看到《《竺可桢全集》,但您留下的著述,倡导的“求是精神”,都在告诉后人,曾有这样一个人,心系科学、心系国家,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全部的情感和才智。时代需要更多的竺可桢。
您的儿子竺安
2019年9月20日
Hash:aa83561321a054b329f663d98818bacebca01c65
声明:此文由 绍兴之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