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古城内的九座山

图1 绍兴府城衢路图

明·张岱在《越山五佚记》:“越城以外,万壑千岩,屈指难尽。城以内,其为山者八:一卧龙,二戒珠,三怪山,四白马,五彭山,六火珠,七鲍郎,八蛾眉。岂知华严寺后,尚有黄琢一山。则越城内之山,当增而为九。”

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上清晰的记载着这九座山。

龙山

01

图2 卧龙山

卧龙山即兴龙山,现在叫府山。

卧龙山是九山中最大的一座,占地22公顷,主峰海拔近78米,山势自东北至西南呈圆弧状延伸,长约1千米,北坡陡峭,南坡平缓,山上林木郁葱,风景宜人。

宋·刁约在《望海亭记》中记载:“越冠浙江东,号都督府。府据卧龙山为形胜。山之南,亘东、西鉴湖也;山之北,连属江与海也;周连数里,盘曲于江湖上,状卧龙也。龙之腹,府宅也;龙之口,府东门也;龙之尾,西园也;龙之脊,望海亭也。”

作为王宫卫城的句践小城,当时就建在山南麓。今天越王殿的位置,为越王宫台,以后一直是县治、郡治、州治和府治所在。在卧龙山主峰上,范蠡曾“立龙飞翼之楼以象天门”。(《吴越春秋·句践归国外传》记载:筑越都时“范蠡乃观天文,拟法于紫宫,筑作小城。周千一百二十步,一圆三方。西北立龙飞翼之楼,以象天门。东南伏漏石窦,以象地户。陵门四达,以象八风。”)

越大夫范蠡受命建飞翼楼,有“以压强吴”之意,后废。唐时其址建有望海亭,历代曾易名为五桂、越望、镇越等,屡圮屡建。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上标志为“越望亭”。1981年时重建,又名为望海亭。笔者1983年来绍兴城里读高中,第一次见到的就是望海亭。1997年拆望海亭建飞翼楼。

府东门就是越小城东门,又名镇东军门,也叫镇东阁(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上为“镇东阁”),位置在今府桥西侧,今已不存。

西园在卧龙山西麓,始建于吴越国时期,为宋代名园,后颓废,仅剩“王公池”遗迹留存至今。公元2000年,在原址上重建西园,重展风采。

珠山

02

图3 戒珠山

戒珠山即蕺山,又名王家山,王義之别业建在山南蔍而得名。后来王義之舍宅为寺,寺名“戒珠”,所以有了“戒珠山”之名。

蕺山不仅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色也十分优美。明·王思任在《淇园图序》一文中说:“吾越谓之佳山水,居郡中者有八,而蕺最宠绝”。山上昔有宇泰阁、兼山亭、王家塔、蕺山亭、大观亭、竹堂、雪轩等建筑,向为越中登高揽胜佳处。

蕺山晴眺原是绍兴古城内的主要景观之一,蕺山现在仍是绍兴城内的登高揽胜之佳地。现在的蕺山俨然已经成为大绍兴城的中心,登上蕺山顶的文笔塔,极目四周,以静观动,你看到的是不断流动着的绍兴,是绍兴发展的缩影。现在,山上已经修复的主要建筑物有文笔塔、蕺山书院、蕺山亭、冷然池和冷然亭等。

怪山

03

图4 怪山

怪山即塔山,又名飞来山。

王安石的这首《登飞来峰》诗“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富有哲理意蕴,历来脍炙人口,传诵不绝。其所咏的就是绍兴城中的塔山。

《吴越春秋》记载:范蠡所筑之城既成,“琅琊东武海中山一夕自来,故名怪山。”因此而得名怪山和飞来山,因形状如龟又得名龟山。塔山之名,起自晋末,当时,沙门昙彦与名土许询在飞来山上同造砖木二塔。南朝宋元徽元年(473),惠基法师于山下建宝林寺,山、塔也就随之名宝林山、宝林塔。唐乾符元年(874)重修宝林寺,并改名为应天寺,塔又随之改名为应天塔。今寺废塔存,名称依旧。

塔山是绍兴古城内三座小山之一,古迹较多。市政府在保护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了整修,拆除有碍观瞻的违章建筑,恢复了东武亭,重修了清凉寺,修建了楼阁与长廊,形成了瀑布飞泄,林木苍翠,紧邻闹市而又不失幽静的休闲区。山巅之应天塔奇秀兼有,揽登临之胜。越王句践曾在此修建“游台”,是我国最早见诸文字的天文台。在应天塔上登高望远,是观望城南及南郊的较佳选择。

1983年,笔者最初见到应天塔时,感觉与现在的大善塔一模一样(见下图),没有现在塔身外的的十拱飞檐。1984年曾经见到有直升飞机围着应天塔转,仰望隐约可见有人在飞机上拍摄。

原来,应天塔于1910年被香火烧成空心塔。1984年重修时在砖塔身外重建了木结构的拱和檐,塔內重新建有上塔的木质楼梯。2000年回绍兴时曾经带着年幼的儿子登塔,越往上越狭窄,最上面只容一人侧身才能过去,到塔外感觉挺危险的,同西安大雁塔没法相比。后来回绍兴再想登塔,每次都吃了闭门羹。

网上查到:应天塔 1957年8月16日,绍兴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8月29日,绍兴县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全县第一批29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4年,绍兴市人民政府为保护这一文物古建筑,拨专款予以整修,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路秉杰教授为塔的修复作复原设计,著名士建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受聘为顾问。整修期间,专家对塔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及构造等作了考证和调查,并对全塔进行了测绘,详细记录了各层形制、结构及形式。在考察中还发现了许多题记和砖铭,以及塔顶唯一保存于今、上铸明嘉靖十三年之年号的塔刹构件之--铁铸覆盆,为塔刹复原设计提供了较充分的第一手资料。

图5 应天塔

图6 大善塔

大善塔始建于梁天监三年(504),今塔为明代建筑,高40米,六角七层,砖木混合楼阁式。塔顶为圆形大藻井,其上用铸铁覆钵盖顶,重约5000斤。大善塔在清咸丰年间曾遭兵燹,副阶、塔檐、楼梯等木质构件均被焚毁。1957年虽经修缮,但也只是略作整固、粉饰,众多缺损构件特别是木质构件均未恢复。

应天塔始建于东晋(317-420),大善塔始建于梁天监三年(504),两塔均为六角七层,都有铸铁覆钵盖顶,应天塔高30米,大善塔高40米,两者虽然相差10米,由于应天塔在塔山顶,所以,从视觉效果上来讲,应天塔在1984年没有修缮之前,给人的感觉和大善塔一模一样。两塔始建时间可能相差百年,笔者大胆揣测,大善塔在建造时也许仿照了应天塔,这也就可以解释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什么只对应天塔进行修缮,也许当时应天塔的地位比大善塔重要。当然那时大善塔在百货大楼西侧的一片居民区里,估计也不好开展修缮工作。

大善塔现在已经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天塔还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也许是文物保护工作中值得深思的地方。

白马山

04

图7-10 白马山组图(摄于2019.4 )

(滑动查看)

白马山比西侧的中兴路高出约6米,山上有亭,没有见到有文字介绍。估计只有附近居民或内行人才会知道这个小山包是白马山。

据记载:白马山位于蕺山与彭山间。有人说王右军洗砚池原在白马山下。山傍白马庙,并有书室,已湮没。

传说:白马山上曾经生长有七株茶树,每年清明节前都会在雾里忽隐忽现,却从未有人能采摘,说是因为在白毛茶的周围,有一匹白马在静静地守护着它们。这七株茶树原是七仙女所变。

当时绍兴还是一片汪洋大海,七仙女是负责保护大海上来往的船和人们的安全。枯燥乏味的护航生活令她们产生了想到陆地上去玩的念头,于是七姐妹结伴私自出游。当她们来到越国城内时,发现此山闹中取静,风景怡人。于是,七姐妹便在山中安顿了下来。有一天,当她们在山下的东大池洗澡时突然见到一个英俊高大的男人,他彬彬有礼地声称自己是龙马天驷,原是神仙的座骑,因言语得罪了王母娘娘而被贬下凡间,常幻化为人形在人间游玩,今日偶经此地与她们相遇相识,实属万幸。七姐妹不约而同地对龙马天驷产生了爱慕之情,便热情地挽留他在山中游玩。

由于没有七姐妹的守护,邪恶的黑龙便出来行凶作恶,弄得船翻人亡,渔产无获,人们无不怨声载道。玉皇大帝发现七姐妹因贪恋游乐和儿女私情而失职,十分生气,便将她们贬下凡间,变成七株茶树,在此山中永受日晒雨淋之苦。

龙马天驷十分同情七姐妹的遭遇,从此,深情地日夜守护在茶树旁,特别是在每年的清明前后更是寸步不移,以防茶树被凡夫俗子所染指。因为人们常在晨昏时依稀看见一匹矫健的白马在山间驰聘,便将此山称为白马山。

白马庙前是南北走向的一条路,北起白马路,南至胡公殿直街。旧时,这条路的北面有一座白马山,山麓建有白马庙,所以才将白马庙南首的这条路称为白马庙前。

“白马”的名字与佛教有关。佛教有“白马驮经”的故事。东汉永平七年(64),汉明帝派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出使天竺求佛取经。蔡愔一行在去西域的路上,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终于到达大月氏,在那里遇见印度高僧竺法兰与迦叶摩腾。后来,在蔡愔的力邀下,竺法兰与迦叶摩腾便与蔡愔一行,用白马驮着佛经四十二章和释迦牟尼的佛像,于永平十年(67)回到了洛阳。由于蔡愔等人是用白马把佛经驮回洛阳的,汉明帝因此在洛阳城雍关之西,建了一座白马寺,以纪念佛教进入中国。白马寺是中国早期佛教的传播中心,被众多的佛教派系公认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是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后营建的第一座寺庙。此后,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兴盛,各地都建有以白马为名的寺院。

绍兴的佛教在五代十国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有大批佛寺建成。越城内的白马庙初名为白马寺,寺内供奉佛像,庙后的这座山,则名白马山。后来,因为在宋崇宁年间(1102-1106),关羽受徽宗赵佶的多次褒封,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将能像关羽那样尽忠义于君王,献勇武于社稷,所以各地多建有关公庙。而越城内的这座白马寺也改名为白马庙,庙内供奉关公像。到了明代,关羽更是被当作神灵来敬,所以白马庙虽小,香火却很旺盛。如今,白马庙已经不在,白马山也仅存有一小高坡。现在的白马庙前,东侧为镜中园公寓,西侧为白马山公寓。

图11 白马路(摄于2019.4)路左侧即白马山

白马路是东西走向的,西起中兴中路,东至东池路,与白马庙前“T”字相交。它是2001年新建的一条路,因为这条路北侧是白马山,而且与南北走向的白马庙前相交,所以才有了“白马路”这个名字。这条白马路西端入口处北侧,就是白马山遗址,现仅存一个小山坡,坡上建有亭台。白马路的两侧,沿街设有农贸市场和各种商铺,方便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图12-13 白马庙前(摄于2019.4)

彭山

05

图14 彭山

彭山,昔传此山为彭祖隐居之地,故名。

彭祖,先秦道家先驱之一。又称篯铿、彭铿,陆终第三子 。彭祖生于四川彭山,封于徐州彭城,子孙以国为氏,以彭为姓。大彭国第一代始祖彭祖篯铿本为尧舜时人,由于经常和神农时神巫巫咸、黄帝时神医巫彭、夏彭伯寿、商彭伯考、商贤大夫彭咸、周柱下史老子混为一谈,遂有“长年八百,绵寿永世”、“非寿终也、非死明矣”等传说,清人孔广森在注《列子·力命篇》“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之句时说:“彭祖者,彭姓之祖也……大彭历事虞夏,于商为伯,武丁之世灭之,故曰彭祖八百岁,谓彭国八百年而亡,非实篯不死也。”汉代史学家韦昭在《国语·郑语》注中说:“彭祖,大彭也。”可见彭祖寿八百指的是大彭氏这个国家存在了八百余年,《竹书纪年》:“(武丁)四十三年,王师灭大彭。” 如今眉山市境内仍保存有彭祖墓园、彭祖墓、彭祖祠、彭祖仙室,室外内有石雕的寿星彭祖肖像,室外陈列八卦图案,历历在目。此外,徐州市境内仍保存有彭祖庙、彭祖祠、彭祖楼、彭祖井、彭祖墓等历史遗迹。

彭山已经消失在镜中园公寓(小区)內了。

图15 镜中园公寓

火珠山

06

据《越中杂识》记载:火珠山,在卧龙山东隅,小而圜,绝类龙颔之珠。

该处旧有小山,曰火珠山。

绍兴古城范围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记载有9座山:兴龙山(府山)、蕺山(王家山)、飞来山(塔山)、白马山等4座山还在。彭山、黄琢山、火珠山、蛾眉山、鲍郎山等5座山已难觅其踪影了。

图16 火珠山

鲍郎山

07

塔山西南,昔有鲍郎山,一名阳堂山。《越中杂识》记载:“阳堂山,在卧龙山南三里,郡城跨其上,南麓出城外,踆于河湟。”其山一直到上世纪末才被逐渐削平,今日已成为环城河绿化广场,山形荡然无存。

图17 鲍郎山

《绍兴市志》记载:句践小城以及山阴大城是按照“立国树都”之旨,作为越国首都来建设的。因此在城址选择上,主持者范蠡从交通、防御、拓展的战略需要,以今卧龙山等孤丘聚落为城址。这里地处会稽山北,山会平原之上,城内又有种山、怪山、蕺山、火珠、鲍郎、蛾眉、彭山、白马等山,后人称之为“负卧龙山脊,面秦望,带鉴湖,玉架天柱,诸峰环峙左右”,得山水之利而无旱涝之忧,能攻易守而基业可据,因此被今人称为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上的一个杰作。

以前绍兴人喜欢把一个小凸起叫“山”。如“火珠山、蛾眉山”等,笔者认为:海侵时,现绍兴古城是一片泽国,当时“种山、怪山、蕺山、火珠、鲍郎、蛾眉、彭山、白马”等山就是露出海面的小岛。由于“火珠山、鲍郎山、蛾眉山”等体量太小,慢慢被平了。但是,这几个小山的位置,稍微往下挖掘一点,就能见到基岩。

蛾眉山

08

图18 蛾眉山

火珠山东南,有蛾眉山,高丈余,阔三丈,长数十丈,望之如蛾眉一弯,横黛拖青,浑身空翠,故名。此二山实为卧山之余脉,今皆不存。

蛾眉山位于府横街北,香椽弄南,也就是今越都商城北侧。山体狭长,形似蛾眉,故称蛾眉山。明末清初尚存。

明代张岱的《越山五佚记· 蛾眉山》一文中,记载甚详: 天启五年(1625),姑苏周孔嘉僦居于轩亭之北,余每至其家,剧谈竟日。一日,至其屋后厨下,有石壁丈余,苍蒨逼人。余曰:“此鼎彝青绿,真三代法物也,何以屈居于此。”问其邻老,邻老曰“此蛾眉山麓也。山高丈余,阔三丈,长数十丈,南至轩亭,北至香椽衕。石皆劈斧皴法,望之如蛾眉一弯,横黛拖青,浑身空翠。”余以梯踞屋脊上,栉比观之,得其约略形似,又向左右邻缘墙摸索,皆从鸡栖豚栅灶突溷厕之下,得其寸践尺麓,便大叫称快。量其长短阔狭,与邻老所言不爽。

黄琢山

09

图19 黄琢山

明张岱《越山五佚记》记载:“越城以外,万壑千岩,屈指难尽。城以内,其山为八:一卧龙、二戒珠、三怪山、四白马、五彭山、六火珠、七鲍郎、八蛾眉。岂知华严寺后尚有黄琢山,则越城之山当增而为九......且黄琢大过蛾眉,而名又甚古,前人总计城中诸山,一目可了,乃复于鞋靸之下失之,亦大异事。”

“华严寺”在望春桥南,南宋庆元三年(1197)建,当地老居民仍称这里为“华严寺”。这里已经看不到任何山的痕迹了,当地居民已经没人知道这里曾经有座山了。

黄琢山和火珠山、蛾眉山、鲍郎山、彭山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张明祥

2020年4月整理

编辑|戴秀丽 总期|370期

我知道你 在看 哦

Hash:c19fcb230d43df4f86decfbb96cc18cc3ba5c9e7

声明:此文由 绍兴市鉴湖研究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