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一眼,这个地方承载着每一个宁波人的美食记忆

01

1988年,在企业当过人事科长、企管办主任的杨明厦到了宁波城隍庙,入职饮食服务公司经理,负责城隍庙酒楼。

当年,在宁波酒店还为数不多的时候,这里请客吃饭算是比较体面的。

第二年,因为酒楼拆迁,他开始带着一班人马另谋出路搞小吃。经他之手,南翔小笼包馄饨王、素菜大包陆续出现,再后来,出现了一批联营户,他们中包括很多人怀念的炸鹌鹑。

炸鹌鹑

眨眼30年,68岁的老杨已经退休在家,每天的任务是接孙子放学,但每周二他仍会到城隍庙周边转一转,再到小吃城喝一杯茶。

这里说的小吃城,是六年前关门后,联营户们抱团在亚细亚重新开的,基本保留了原先的档口和风味,也保住了“城隍庙小吃城”这块招牌,遗憾的是,少了老庙加持,不少人误以为这里是个山寨的,生意大不如以前。

2013年8月25日,是老城隍庙正式关门的日子,下了一场大暴雨

城隍庙小吃城

城隍庙小吃城里的食客

城隍庙步行街牌楼

城隍庙步行街

关门几天后,我上去找过老杨,当时他已是退休的年纪,被返聘,办公室就在郡庙楼上,楼下只留了几名保安,空空荡荡,人去楼空。

从一手开创小吃城,到最后一天关门,他历经巅峰和衰落,如今物是人非 。

城隍庙步行街夜景

02

几年后,我又约了老杨在亚细亚的小吃城碰面。有些事不好讲,只聊聊:我们怀念城隍庙的时候,是在怀念什么?

城隍庙不是在老杨手里才红的,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玩法。

城隍庙步行街

宁波最早的城隍庙建于916年,在现在鼓楼的西边,到明朝1371年,被一把大火给烧了,当年重建,迁到了现在的地方。而宁波城的叫法,是在它的十年后,才被朱元璋改名的。

过了500多年,城隍庙再一次遭火灾,新闻还上了上海《申报》。乡绅富豪们凑钱捐款,请最好的师傅,用最好的料,木工是当时宁波有名的蔡象德师傅。历时一年半,到1884年重建,也就是目前我们看到的部分。

这么多年来,城隍庙就没有冷清过,卖药、卖酒、卖茶、棉布、炒货、珠宝、纸号、银楼……每次庙会更是拥挤不堪。

城隍庙古戏台

大四喜、老大鸿寿、大春台、宋翔记、大连升这些戏班都在这里红过一时。盖叫天、麒麟童在城隍庙登台,天井里则是卖拳耍猴、变戏法卖膏药、算命测字的天下。

03

小吃,至少从清朝开始,城隍庙门口就没断过。

解放后,有两家名气名字最大:油豆腐面结、大喉咙牛肉面。直到1958年,这里还举办了宁波历史上第一次“名点名菜食品节”。

80年代城隍庙(俞德富 摄)

到了80年代,镇明区劳动服务公司花60万进行修缮,把这里改造成了商场,并成立了公司,后来改造成股份制。

这家公司在老庙加持下一路做大,继续造了东、西两侧新商城。并在1994年2月24日,成功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甬城隍庙”成为宁波第三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830。

那是城隍庙的巅峰时期,有职工上千人,总资产7亿多元,年利润近5000万元,旗下全资企业12家,在国内都有很高知名度。

1995年,城隍庙新商城开业,招牌匾额全部出自高官、名家之手,4.5万名市民涌入,宁波电视台首次进行现场直播,也是宁波日报当年十大新闻之一。

1991年,县学街,郡庙小吃夜市第一次登场轰动甬城(沈一鸣 摄)

后来,我们看到的城隍庙南侧美食城、城隍庙商业步行街,都和“600830”息息相关。1997年,步行街店铺拍卖预售,也像今天的楼市一样被疯抢过,起拍价1.2万,最高炒到3.1万,创下当时宁波楼市新高。

这支股票,后来被浙江烟草看中,取代成为第一大股东,再后来更名为“香溢融通”。

04

在80-90年代,城隍庙门口一直流动着小摊小贩,包括那碗牛肉细粉。

这里也成了宁波著名的娱乐场所,溜冰场、游戏机、哈哈镜,是很多宁波人的童年回忆。

到了1989年,接手酒楼的老杨开始着手搞小吃城,宗旨是:贴近普通老百姓。这段话,还被他挂在墙上。

当时,宁波和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搞三庙联动,老杨派人去学南翔小笼包,这也多亏上海城隍庙饮食公司的经理邵文龙是宁波籍,素菜大包、小笼包馄饨王等,绝对正宗,倾囊相授。

面点请的是上海南京路东亚饭店美食街的葛贤萼,人称“点心女王”,给宁波带来了流行一时的眉毛酥枣泥酥……

老杨做吃的极认真,选料考究,牛肉细粉必用茭藕粉,久煮不烂,牛贩子是定点的,包子里的香菇用的是庆园牌,麻油是当时新昌最好的棋盘山牛肉锅贴的奥秘在于里面还混进了一定比例的萧山萝卜干……鹌鹑活杀,和上虞畜牧场定点,个头大,而且不能下过蛋。

靠着这份讲究,当年城隍庙的小吃,出一样火一样,排队司空见惯。

三庙联动,每年巡回声势很大,后来苏州杭州都想参与进来。无锡崇安寺还来宁波考察,强烈要求加盟小吃展,最终发展成为“三庙一寺联动”。

城隍庙小吃,一度成为宁波形象代言,90年的“宁波国际旅游食品节”,91年的“宁波国际旅游文化节”都在此举办。

城隍庙特色小吃

肉骨粥3元、馄饨王5元、南翔小笼8元、宁波汤圆6元……这些小吃永远定格在那里。

现在,我们期待城隍庙的回归,也怀念那份绵长的回味和市井情趣。

城隍庙商城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公示

改造后的城隍庙商城(刘波 摄)

参赛方式

1、将相关作品打包寄送至邮箱:nb81850@qq.com,邮件中备注文、摄创作者及联系电话;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或者

2、投稿截止时间:2019年9月20日

特别提醒

1、本次比赛中图像成果的版权归创作个人所有,其使用权归大赛主办方所有,任何团体及个人在未经大赛主办方及相关个人许可的情况下不得使用

2、参赛者一旦上传照片参赛,即视为认同上述规定,主办单位对大赛拥有最终解释权

大赛将举行“宁波·光影七十年”线下分享会。届时,会邀请著名摄影家、网友代表、获奖选手,从作品的不同角度畅谈宁波70年巨变。部分获奖图片还将在三江口LED巨幕广告屏进行展出,并将结集出版

长按二维码递交作品

文:韩不韩 | 编辑:孔祥挺

看完是不是勾起了你对城隍庙满满的回忆?

来说一说你和城隍庙的故事吧

Hash:a7300811ce13c3326b7e90aafed415a952f84507

声明:此文由 宁波e点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