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成锁钥,望断雄州”——玉成桥记
“坐看山川八百里,谁人不谙玉成桥”,玉成桥橫卧于绛水之上,一桥飞跨南北,绿溪渔帆点点,颇具王者之神韵,是连接草池、三岔坝、乌猫沟(武庙)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有“玉成锁钥,望断雄州”的美誉。
著名辞赋家,坛罐人冷林熙先生在《玉成桥赋》一文中盛赞其为“玉汝与成”之桥,《三岔区志》则记载为“掷玉成桥”之桥,而广安诗人钟明全则誉其为“绝胜烟柳”之桥。
桥语无声,飞虹卧波,据《丹景散轶》描述,玉成桥最初叫王成桥,始建于明武宗正德八年(即公元1513年),绛溪河常年山洪滚滚,溪中几块过河石墩冲得七零八落,时常有人过河被洪水冲走,沿岸民众提心吊胆,时任知州朱佑平闻讯后,征调数百民夫采丹景山之石,伐垮龙山之木,历时三年筑成了一座可并排行进三乘马车的石木拱桥,桥两侧铸有二十四尊伏水兽镇水兽,青面獠牙,个个栩栩如生。离桥约二十余步处,建有癞巴石牌坊一座,上书篆体“君恩”二字,以此彰显皇恩浩荡。
《西乡稗抄轶史》曾有“王者之桥,玉成其事。啸然于野,始为金玉”的记载,究其意,竟无人能解!此四句,镌刻于戏台梁柱之上,八十年代拆除戏台,不可见。
桥落成后,乡人沿河遍植黄桷树,感谢皇恩浩荡,将此桥命名为“王成桥”,并请白马寺云合大师题写碑记,其具体内容轶失,无从可考。王成桥历经明清风雨,桥身早已残破不堪,而桥上所立二十四兽和石牌坊荡然无存。1936年夏天,玉成中心校成人女生班在绛溪河中清掏砂石,发现一尊刻有龙头的癞巴石,境内知名的私塾老师李道生查看后,认为极有可能是被洪水冲走的古镇水兽,此事被人讹传为绛溪河中有青龙泅渡,在当时被传得沸沸扬扬。
人们常于王成桥上吟诗对饮,指点山河,而来来往往者,皆是荷锄之农户,打鱼之鱼叟,赶集之妇孺,朝从云雾中来,暮由晚霞中去,若一卷流动的清明上河图,而那一排排当初种植的黄桷树则成为了玉成桥著名的风景,我曾于桥头留诗赞叹:
落雁霜秋绛水舟,玉成青瓦菊香稠。淡晴山色初相见,欲饮壶浆吊脚楼。
然而,王成桥为何成为玉成桥?一直是玉成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团。据传到了清代,王城桥总是在夜间发出咆哮之音,似怒吼,似厮杀之音,似风雨席卷,乡人闻之甚为恐惧,胆小者夜不敢眠,于是,乡人前往丹景山玉皇庙求问吉凶,庙中大师笑言,王成桥有王者之威,若不及时更名,恐怕镇不住哦。乡人闻之,赶紧求良方。大师笑而不语,饱蘸笔墨于寺壁上点了一下,豌豆大的一个点清晰可见,乡人大笑,已领会其意,遂将王成桥改为玉成桥,说来也怪,自改名以后,夜间再也听不到咆哮之声了。
1913年,吊脚楼人(今玉成落魂桥一带)苏某,出任四川督军刘存厚部副官。刘念其是同乡,从军饷中拨出30大洋,在玉成桥旧址重修简易石板桥一座,并用柏木做闸门,丰水期开闸放水,枯水期关闸蓄水,自此饱受旱涝之灾的两岸水旱从人,成为了“阳安小儿拍手笑,幻出一片江南景”的鱼米之乡。乡人感其恩德,在桥头立一癞巴石功德碑,以彰其功绩。
“一桥凌云落日斜,夜半渔歌下草池”,此桥上接关门石古渡,下起长春、广济二古桥,沿用至上个世纪70年代。
1959年,简阳县人民政府兴建玉成桥水电站,拆除了有近50年历史的玉成桥,筑一小坝蓄水发电,当地人称之为小桥。1975年,在水坝下游100米处,新建公路大桥,仍用原名。该桥采用“赵州桥”之设计与工艺,每孔跨度大,弧形平缓,拱圈上设四小拱,既减重、省材料,又利排洪,且美观大方。
月圆之夜,绛溪河叮咚流淌,浅泛银光,人们于桥上休闲纳凉,窃窃私语,听涛,观景,赏月孔孔景致皆有不同。
平湖秋月,飞瀑若银,“二桥映月”成为了玉成桥老街独特、难得一见的风景。
Hash:99b24fcbacc6db0bbde3ec9d2867044f6ab61c19
声明:此文由 成都高新检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