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闸:曾惊世界殊

关注我们

一处代表古代滨海水闸最高科技水平的水利建筑,寂然兀立于江面之上,无声地诉说着昨日的记忆和辉煌。

生活在水乡泽国绍兴,总以为风调雨顺、物皋民富是绍兴的天势地利所致,殊不知绍兴历史上也是咸潮汹涌、旱涝无常之处,是谁让绍兴最终成为风水宝地?

近日了解绍兴水利史,大致明白,绍兴自大禹治水后有越王勾践筑山阴故水道,继尔,东汉太守马臻修筑鉴湖,西晋时会稽内史贺循开凿浙东运河,至明代,又有一位杰出的太守修筑了一座伟大的水闸,使绍兴水泽平原、良田万顷,终成鱼米之乡

这位明代太守叫汤绍恩,那座著名的水闸就叫三江闸

由大禹、勾践、马臻、贺循和汤绍恩引领的水利建设,终于有了人和,使绍兴成为历朝历代的风水宝地。

2018年元旦新年第一天,突然心血来潮,朝着位于袍江开发区三江村的明代建筑进发,想去一睹这四百八十年前古水利设施的风采。

袍江离绍兴城并不远,30多分钟的车程后,我已到达钱塘江南岸,对岸的嘉绍大桥隔海清晰可见,沿着海塘一路朝东就是于2009年竣工的曹娥江口门大闸。据说,这座气势恢弘的大闸已替代了新老三江闸的绝大部分功能,是我国强涌潮河口地区的第一大闸,浙东水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工程。

车沿着老海塘往回行驶,就到了建于1981年的新三江闸,新三江闸建成后平均泄流量达每秒450立方米,一昼夜可以排干两个平水江水库,排水能力是老三江闸的两倍多,有效缓解了平原地区的内涝威胁,也提供了极大的抗旱能力。至今新三江闸还在运行中。

车行至三江村,向当地村民打听,终于在一个貌似古堤码头的边上发现了那座著名的三江闸,古闸东西而卧,江水静静流淌。古闸并没有想像中的恢弘,闸体连接后来兴建的汤公大桥,汤公大桥虽为危桥,但仍有货车过往。车辆驶过桥面,灰尘四起。

古闸的文物标识在紧靠岸边的一个砌石的堤塘上,模糊不清的石碑标明1963年三江闸就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文保单位。

古闸寂然兀立于江面之上,无声地诉说着属于昨日的记忆和辉煌。

我的目光拂过古闸上新铺设的桥面,穿过1972年建成和古闸连结在一起的汤公大桥,从侧面看去,最终停留在那二十多个巍巍耸立于江面的梭墩之上。这些呈黄褐色的梭墩每块重达千斤,上下两尖,状似梭子,而闸门于梭墩后隐隐可见,保留在它最后一次启闭闸门的姿态。

不知何故,我的目光竟被那些经年的梭墩牢牢锁住。那近五百年前的大石自山上开采下来后,为保绍兴一方平安,就像守军一样牢牢地把守在钱塘江、曹娥江、钱清江这三条江的交汇之处,不让钱塘大潮汹涌而至,也时刻准备着把千军万马奔腾而至的萧绍平原汇聚之水泄洪而出。

近五百年过去了,它看上去只是颜色日渐苍老,梭墩上那些粗砺的表面证明它当时是被石匠手工打磨而成,除此之外,它伟岸的身躯依然显得如此强健有力。

就如同一个明代守土有责大将军,时光任苒,它的容颜和精神在那一刻凝固成石像,永生不朽。

汤绍恩,字汝承,四川安岳人,明嘉靖五年(1526年)的进士,嘉靖十四年(1535年)由户部郎中出知德安府,同年任绍兴知府。

在古代社会里,遇上一个好知府是百姓最大的福份。汤绍恩知绍兴后,兴学宫,设社学,缓刑罚,恤贫弱,旌节孝,济灾荒,深得百姓爱戴。

南宋以后的绍兴,鉴湖逐渐失去水利作用,萧绍平原旱、涝、潮灾加重。加上山阴、会稽、萧山三县地势低下,上承千山万壑之水,一遇淫雨连绵,山洪瀑发,泄水不畅,常常淹没大量的农田庐舍。钱塘江水位较高,每年八月大汛,海潮排山倒诲,狂澜倒灌,无数良田瞬间沦为沧海,待到潮退水落,留下一片茫茫滩涂。为了阻挡钱塘海潮的侵袭,沿海百姓在萧、绍两县的东北筑起海塘,沿塘虽建立了二十几处水闸,但由于钱塘江潮猛水急,流沙严重,闸基不稳,这些水利设施发挥的作用有限。

汤绍恩知绍兴后的第二年,天地大旱,粮田颗粒无收,民间出现易子而食的事情,此事传开之后,整个绍兴人心惶恐。汤绍恩感到自己愧对绍兴子民,下定决心仿效马臻建闸治水。

他组织人员查阅有关水利资料,亲自带人员遍察绍兴各个水道,经多次实地踏勘,毅然选定距玉山斗门以北约6里之处的三江口,作为闸基兴建三江闸。

为什么要选址于钱清江、曹娥江、钱塘江三江交汇处?

经汤绍恩亲自勘查,发现三江口是内河和外海交汇的关键所在。但这里潮大沙松,难以施工。他又向三江口以内深入察看,只见彩虹山一带石岸交错,于是便挖掘探察,发现地下有岩层,是很理想的天然闸基。汤绍恩掌握了可靠的地质资料后,决定在这里破土建闸。

一项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由此拉开序幕。

工程始于嘉靖十五年(1536)七月,翌年竣工,历时九个月。

工程分为基础、梭墩、闸门和桥面四个部分。先是平整岩层,凿出榫卯。然后在岩石上每隔一定距离砌筑梭墩。所谓“梭墩”,是因为墩子的形状像是梭子,两头尖尖,减少流水的冲力,所以术语也叫“分水”。梭墩用一块块重约千斤的大石,自下而上筑成。最下面的一层,与岩层合卯,再灌注生铁,不致因为流水的冲力而走动。每层每块大石之间,也有榫卯衔接,并用灰秫胶住,每隔五洞置大梭墩,比较关键的地方只隔三洞,恰如中流砥柱

石料是从附近的大洋山上采运来的。施工时出现一个问题,砌筑的时候,一层层的大石块,如此笨重,怎么运装上去呢?有人提出一个办法,砌石一层,封土一层。叠石越高,土堆也越高越阔。土堆是有斜坡的,这样,大石块就可以拖推上去了。后来铺设桥面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

不得不敬佩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

在三江村,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另一个与造闸有关的传说故事。建闸之初,由于沙土松软,施工打桩时后桩进前桩出,工程无法正常进行。汤公心急如焚,夜不能寐,便到鉴湖马臻庙谒拜,请马太守显灵赐教。夜里,汤公终于梦见了马太守,马太守说:“后迹追前迹,百世瞻功烈,若要此闸成,除非木龙血。”

汤公醒来后惊出一身冷汗,他马上起床敬拜。当时,汤绍恩有个下属叫莫龙,他闻讯后赶来,言辞慷慨激昂,坚称愿意献出自己身上的热血以促闸成。

莫龙在建闸的地方割破了自己的手臂,将血涂在木桩尖端,然而将木桩打入泥中,并未成功。于是,他欲刎颈献出一腔热血,汤公闻讯后赶来,竭力劝阻。莫龙乘人不备,用拳猛击自己的胸膛,吐出全身之血,喷洒在木桩上及施工现场。

莫龙的壮举感动了天地,此后打下的桩基终于站住了,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建成的三江闸全长108米,桥闸设闸门28个,象征28星宿,因此三江闸又被称为“应宿闸”。闸内建有“泾溇”、“撞塘”、“平水”三内闸,备大闸冲溃之御,闸外筑石堤400余丈以扼潮水冲击。闸建成后,刻“水则石”于闸旁,用以根据水势潮情启闭闸门。闸门启闭一直依靠人力,直到1957年,开始陆续改用机械启闭。现存的梭子墩还有二十五个,均为明代原物。

三江闸历经万历十二年、崇祯六年、康熙二十年、乾隆六十年、道光十三年以及1933年六次大修,直至1981年建成新三江闸后的400多年时间间里,它一直是萧绍平原排涝拒咸、蓄淡灌溉的水利枢纽工程,为确保绍兴鱼米之乡的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江闸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则碑,定量调度水资源的古代水闸。三江闸的开闭依据水则(古代水尺)。水则有两个,一个设在闸址,一个设在绍兴城里。水则分金、木、水、火、土五划。水至金字脚,全闸开启;水至木字脚,开十六孔;至水字脚开八孔;至火字头,全闸关闭。闸门启闭只看水则牌,按水则督促闸夫开闸闭闸。

三江闸代表了我国滨海水闸工程建筑科技和管理的最高水平。

三江闸修筑后,山会和萧山周围数百里免于水患,使萧绍平原八十万亩农田的水旱灾害锐减,原西小江沿岸一万多亩咸卤之地沧海变桑田,遂成为良田沃土,保护了这一带的环境,还为绍兴的航运、水产等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三江闸的建成,给绍兴百姓带来了巨大受益,因此人们感恩戴德。当时,有人写对联赞道:“江流力挽,尽从此处朝宗,何患蒲芽水涨;砥柱功崇,悉自当年奠定,常如瓠子宫成”,把汤绍恩兴建三江闸比作汉武帝堵复瓠子决口一样的丰功伟绩。人们非常感激这位知府大人,还在三江闸旁专门为他修建了汤公祠、汤太守庙,“岁时奉祀不绝”。

明代大家徐渭也曾经撰联云:“凿山振河海,千年遗泽在三江,缵禹之绪;炼石补星辰,两月兴工当万历,于汤有光。”

即使在汤公九十七岁在四川老家病逝之后,绍兴人民一直在纪念他。汤绍恩的事迹,《明史》有传。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敕赐汤绍恩为灵济侯,雍正三年(1725年),敕封汤绍恩为宁江伯。

四百多年,弹指一挥间。徜徉在三江闸边,唯有潺潺江水宛若仍在讲述大闸的千古风流。只是再也听不到往昔古闸泄水时发出的声如洪钟的声音。

旧时的三江闸上有一条石板路,村民可以步行通过闸桥到达东岸。沿着对岸的古海塘,穿过城门,就能到达另一个明代古迹三江所城

三江所城所在的三江村上世纪70年代还有村民1700多户,5000余人。村民一直以种地和捕鱼为生。三江所城外有大片的庄稼,水稻棉花番薯、绿麻……因为海边的滩涂地土壤肥沃,这里种植的作物产量也比别的地方高不少。

可惜这些都不是今天我看到的景象。

关于三江村确切记载的历史始于明洪武年间。历史上,三江村称“三江所城”。三江所城因明代驻军而兴,所谓所城是指千户所而兴建的驻军城。千户所、百户所是明代的卫所制度。明朝时,为防御倭寇进犯,朝廷在全国沿海地区设立御海建制。一般一个地区为卫,下面设千户所、百户所,然后建所城。“三江所城”就是当时为抗击倭寇而建的其中一个千户所所城。此后,三江所城由军用驻地转为民居,并逐渐发展成为绍兴“民物殷阜,居无隙地”的海边小城。

至今孤零零的三江所城是绍兴军民抗倭的历史见证。

从三江闸往西走,就看到了一个用条石叠砌、高近4米的残存东城门,那是目前绍兴能看到的唯一的所城遗址,也是绍兴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门。城门经过简单修葺,终算保留了苍老的明代石城墙,在城门口一个不显眼的墙角处立着一块市级文保单位的石碑。

因为拆迁,从东城门一眼看望去,三江村瓦砾遍地,满目疮痍。过往行色匆匆的人竟都是些收废品的外地人。走进三江村,透过那些断垣残壁的老房子,依稀可以看出绍兴水乡独有的台门建筑和曾经有过的深院古井。

无论是伫立在三江所城还是观瞻三江古闸,总有一种古代文明被现代工业文明包围的强大气势,站在一堆工业文明催生下的废墟之上,总有一种深深的遗憾,古老的明代抗倭所城已所存无多。

行文快结束时,请教绍兴的水利专家,获得相同的看法,三江所城是不可多得的明代军事历史遗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其选址、军事防御体系、军事布防及内部结构,是研究我国古代军事不可多得的活化石。三江闸、三江所城、钱塘江古海塘等文化遗产又是一个互为联系的整体。目前,文保部门已呼吁围绕三江闸,建设包括三江所城在内的三江文化保护区。

但愿绍兴多些遗产,少些遗憾。

作者简介:王征宇,绍兴市柯桥区作协主席。

编辑:稽山鉴水

(总第227期)

关注我们

Hash:8205b288fff59e3e8f626d543fb1bd10e430fdb8

声明:此文由 绍兴市鉴湖研究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