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襄的辞不赴命与沙元炳的“谒告归养”
冒襄像
在明清鼎革之际,冒襄的至友钱谦益降清,被授礼部右侍郎,至交龚鼎孳做了新朝的礼部尚书,与他并称“明末四公子”的侯方域终于也不耐寂寞,打点书簏,去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而冒襄这位“两中副车”,仅仅委任为台州司李,且一天都未到任的书生,却“ 抱君亲之至痛,悼正气之沦亡”,不事清朝,以至晚景寂寞,鬻字乞米,卖掉部分祖屋,携子奉母,移迁至北巷的冒氏宗祠。
尽管他毫无报效新朝之意,甚至还暗藏恢复之心,但满清政权还是想笼络他的。康熙十二年,“ 诏征山林隐逸,有司以荐,辞不赴。”(冒鹤亭《冒巢民先生年谱》)。为此,龚鼎孳曾多次致函相邀,地方官员也曾多次推荐,但冒襄始终表示拒绝,理由是“亲老”。冒襄的托辞可算是无懈可击的,封建王朝不是声称“以孝治天下”吗,我现在需要“尽孝道”,你们还能逼着我怎么样呢?
这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康熙十八年,朝廷“征应博学鸿词科”,明史馆总裁、左都御史徐元文又频频致函,冒襄这回又以“足疾”辞不赴,使得一片热心的徐元文“叹息者久之”(《同人集》)。
康熙二十二年,“省郡聘修通志”,官府当然又想起了这位饱览诗书、博古通今的人才,冒襄又“以老病力辞当事”。 (《年谱》)
宁可家中四世百口系于他一身,生计难以维持,宁可忍痛卖掉祖业,迁居于陋巷宗祠,就是不肯失去气节,冒襄不愧是一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沙元炳(1864-1926)字健庵,生于如皋一个书香仕宦之家。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进士,越四年升翰林院编修。诗人。近代如皋地方第一名贤。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如水利、慈善等,协助创办如皋公立医院。兴办实业,如广丰制腿公司、广丰榨油公司、广丰德中药号等。创办如皋多所学校,如如皋公立高等小学堂,如皋公立简易师范学堂,中学堂、乙种商业学校等。主纂《如皋县志》。有《志颐堂诗文集》18卷存世,其中有诗800余首。
再说 沙元炳。沙元炳先生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一位品格高洁、特立独行的读书人。十年寒窗,终于蟾宫折桂,进入了翰林院。按照俗儒的思维,有了如此的开头,他应当在宦途继续奋进。然而他却毅然离开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翰林院,返乡搞他的教育和实业。这段历史,有人称之为“辞职”,如周思璋先生就写有文章《沙元炳为何两次辞职》。但因为沙的学生项本源称之为“谒告归养”,谒告者,请假也,归养者,返乡奉养父母也,这就难免有人把这比附为当今的“停薪留职”之举,似乎沙先生还有重登朝堂之意,这就是一个极大的误会了。我们认为,“谒告归养”这四个字有可能是出于沙先生之口,但这其实不过是沙先生辞职的一种托辞而已。沙元炳固然是一位孝子,但他家富甲一方,根本不需要让他亲自来操劳侍奉之琐事,何况封建社会还有“忠孝不能两全”之说。封建时代把家属留在家乡,自己在朝廷供职的官员并不在少数。唐代大诗人李白在翰林院时,家属不也是留在安陆吗?
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应该说,真正促使沙元炳下决心弃官还乡的动因是“戊戌政变”。我们知道,沙元炳在礼部会试时,其座师为光绪之师翁同龢,1898年6月作为帝党首领的翁同龢因赞助维新而被撵出京城,9月慈禧发动戊戌政变,顽固派对变法维新人士进行了血腥镇压,这一切使沙元炳深谙清廷的政治窳败,促使他绝意于仕途,这是沙先生离开朝廷的外在原因。
从另一方面说,沙元炳在如皋光复后担任民政长,后又被选为江苏省议会议长,但他都没有那种恋栈之情,他的心仍然放在办好实业、改善民生和发展教育、启迪民智上。曾经在民国时期担任教育部次长的著名教育家吴俊升先生说:“以(沙)先生之掇巍科,入词林,宜可有为于一国。以先生之膺省选,主议席,宜可有为于一省。而皆恝然置之,浩然赋归。归而施惠于一乡。” “恝然置之”者,无动于衷,置之不理之谓也。鄙薄利禄,不慕富贵,这种仕宦观是沙先生一次次辞官的内在原因。
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我们研究历史人物,不能仅根据他自己说过什么,而是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如果我们从“观其行”的角度去考察,冒襄声称的“亲老”、“足疾” “老病”,不过是他拒绝与满清统治者合作的托辞;同样沙元炳的“双亲年高,无人奉养”, “谒告归养”等等,也并不是他的由衷之言。
有人可能要问,为何冒、沙这等光明磊落的人物,也要寻找一些言不由衷的托辞,来掩饰他们自己的真正意图?这就要从封建制度本身去寻找原因,要知道在封建时代,“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上掌控着每一个人的生杀予夺大权,他不让你做官你偏想做官,难;他要你做官你不想做官,更难。谁都知道,拒绝与当权的统治者合作,会给自己带来些什么。明太祖朱元璋时,有官员说了两句公正话就遭到处罚,他不想再过这种“伴君如伴虎”的日子,但又不敢贸然“走人”,只得装疯卖傻,在朱元璋派的密探前,扑向一堆“狗屎” (他预先用糖做好的冒牌货),抓起来大口咀嚼。朱元璋这才相信他“真是疯了”,放了他一条生路。这一真人真事的故事,后来还被导演移植到新编历史剧中,嫁接到剧中人刘罗锅身上。因此,古代官吏的辞职,一般都是采取温和的做法,用当时的术语说,叫禀请“乞休”或“致仕”。而不肯出山的高人,也往往是委婉陈情,如李密写下《陈情表》,这就是冒、沙使用托辞的原因。
作首简介:黄天铨:江苏省如皋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如皋冒辟疆文化研究会顾问,《如皋文史》编辑。
本文编辑:周建锋
——————————————————
1、点击标题下方的“冒辟疆文化研究会”直接关注。
2、搜索mpjyjh关注
3、如果喜欢,敬请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Hash:ae8d8ad530d13c80c0250dd0ecde6bc5d208e6d8
声明:此文由 冒辟疆文化研究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