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网友接力帮助,遗失40年烈士证终于“回家”

岳西网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传攀 储佳佳 特约记者 徐进群)近日,岳西中学教师胡政海通过网络,在江苏黑龙江多省网友的帮助下,将自己收藏4年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寄还烈属江苏如东县王必春,让烈士光荣证终于“回家”。

胡政海业余喜欢在网上淘些感兴趣的旧书。2015年的一天,他在翻看刚淘来的一套《毛泽东选集》(1960年版)时。突然从书里飘下一张《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上面详细记载了烈士信息。“上面记载着王金其烈士是江苏如东人,1943年3月与日寇作战时牺牲。”胡政海介绍,当时他觉得这个烈士光荣证很珍贵,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妻子陈桂红,并把烈士证小心翼翼的收藏起来。

今年清明期间,岳西中学组织师生到大别山烈士陵园缅怀革命烈士。“我当时看到许多烈士为新中国成立而牺牲,长眠地下,就想到家里还有一张烈士证,觉得应该献给烈士陵园或归还给烈士家属。”胡政海说。

胡政海认真辨认烈士光荣证正反面信息并打印出来,在网上搜索到如东热线,注册会员,把烈士证上记载信息和联系方式发到如东热线。过了几天,如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李政就和胡政海联系。他说,在《江苏省革命烈士英名录》里找到王金其烈士信息,但未能联系上烈士后人。他把王金其烈士家属补办烈属的登记信息拍照发给胡政海了。登记信息显示,烈士的妻子名叫王秀英,王秀英在烈士牺牲多年后再婚,生育的儿子名叫王必春,大豫镇人(以前的南坎乡),在山东参过军。

又过了几天后,远在黑龙江省的王氏三槐堂文化研究会的王雪华与胡政海联系说,他将发动如东的王姓宗亲力量寻找王金其烈士的后人。于是,胡政海就把烈属家庭详细信息发给王雪华。王雪华很快联系到如东县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王健。王健给王雪华回复信息说,他之前楼上邻居,如东日报社摄影记者王必春, 老家是大豫的。王健回复王雪华一定帮助核实清楚。为谨慎起见,王健与王必春通过电话取得联系,向他了解他母亲的姓名。通过核实,记者王必春与烈士档案中的王必春信息一致。

王健告诉王必春,王金其烈士光荣证的原始证件找到了,并立即把中间人王雪华的电话发给记者王必春,进而和胡政海取得了联系。王健通知王必春到如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下辖的烈士陵园开具了自己就是烈士王金其后人的证明,并把1983年补办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一并拍照转发给了胡政海。他仔细研究了王必春提供的资料后,确认他就是王金其烈士的家属。

胡政海赶紧把烈士光荣证寄给了王必春。并把烈士光荣证物归烈士家属的好消息告知了在寻找过程中帮忙的各位热心人士!

4月22日,王必春带领如东县摄影家协会成员专程从江苏如东来岳西中学当面向胡政海表示感谢,并向他赠送锦旗。胡政海拒绝了王必春的物质感谢。如东县摄影家协会会员王建南、顾华、黄小震、王海飞及王必春本人一对一结对资助5名贫困的岳西中学优秀学生。

“在我记忆中,家里有一份《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并一直摆在堂屋的正中央。”王必春介绍,1983年他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中,发现《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换成了《革命烈士证明书》。他就问母亲,原来的光荣证哪去了,他母亲说原证弄丢了,换成了《革命烈士证明书》。

“我觉得原来的证很珍贵,特别是母亲晚年的时候,说要要能把原证找回来最好。”王必春介绍,2015年,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时,他组织100多名摄影志愿者开展抢救抗战老兵活动,一边拍摄,一边寻找原证,但一直没有消息。

“没想到丢失了40年《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还能找到,真是太感谢胡老师了。”王必春说,本想给胡政海一些物质上的补助,但胡政海坚决拒绝了。所以他发动如东县摄影家协会成员来岳西捐资助学,并表示以后常来岳西。

胡政海妻子陈桂红说:“归还烈士证,我们全家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但是王必春千里迢迢地来到岳西,赠送锦旗,资助贫困学生,非常地感动。”

Hash:380ab63d260957e8d28a119ee62488d0e4a6ae54

声明:此文由 岳西五河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