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睡”到“唤醒”再到“绽放”| 带你探访都梁大地诗意栖居之源——湿地!

编者按

湿地,有调节气候、净化污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效,被称为“地球之肾”。它与森林海洋一起,构成了全球最重要的三大生态系统。

梁平作为长江北岸一级支流龙溪河发源地,湿地资源得天独厚,境内408条中小河流纵横交错,75座水库星罗棋布,存有规模壮观的稻田湿地80万亩……

党的十九大以来,梁平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全域治水·湿地润城”的生态建设理念,以全域湿地建设为主要抓手,持续加强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努力创建国际湿地城市。

前不久,我区召开创建国际湿地城市研讨及专家论证会,多位学者专家为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利用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并高度肯定了我区在湿地保护利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为更好推进创建工作

记者就目前全区

湿地保护情况、湿地保护知识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小微湿地建设

等方面进行探访

“梁平微发布”将推出系列报道

各位小伙伴记得关注哦~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在梁平

“在水一方”的意境绝非仅停留在

诗中、歌中和青春的回忆中

它已成为了梁平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究其缘由

得益于梁平全域湿地保护利用工作的推进实施

它将一处处美轮美奂的湿地景观

“融”入梁平人的生活

使之成为都梁大地诗意栖居之源

沉睡的宝藏

湿地,即地表径流的汇集场所,它不仅是动植物的乐园,更是人们亲近自然、体验自然的胜地。它具有强大的吸纳洪水能力,可调节和改善环境,是生物多样性宝库和重要的游憩空间。它的每一片水域都是一方演绎生命的天然产房,不竭地托举起丰盈的绿色,哺育着花鸟虫鱼,赋予大地无限生机和活力。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美如画。高小华 摄

梁平作为长江北岸一级支流龙溪河发源地,境内河流纵横交错,三分之一的面积被湿地覆盖,非常具有湿地公园地貌特征。这里408条中小河流,加上75座星罗棋布的水库,形成了出产稻谷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其稻谷种植面积也非常壮观,达80万亩。

鸟瞰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

每当走进稻田深处,就会令人心生陶醉。而种植水稻是离不开水的,有水的地方必然会形成湿地,可以认为,分布于广大农村的稻田,每一块小的稻田都是一个微型湿地,无数个微型湿地组成一个区域化的大型湿地系统,影响着当地的气候和空气质量。这些稻田湿地与周边的水库、堰塘、溪河相互串联,构成了一个关联度非常强悍的水资源系统,反映到地面上,就是一幅有山有水有农业有城市的独特湿地生态图画。

春日的明达镇新益村稻田湿地。高小华 摄

拥有好山好水、好林好田的自然基础,如何将这一沉睡的宝藏开发出来,在不破坏现有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创造高品质生活,成为了摆在梁平儿女面前的一道难题。

科学的唤醒

生态兴则文明兴。保护好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对于梁平未来发展十分关键。为此,我区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湿地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全域治水、湿地润城”目标,以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为抓手,大力实施以“一湖、一河、一田”为重点的全域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开始全力推进湿地保护和修复,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湿地城市。

近日,市民在窝子溪公园内休闲游玩。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梁平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工作来抓,高位推动湿地保护利用,科学编制规划,立法有效推进,加强宣传教育,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全力打好全域湿地、丘区城市湿地连绵体、乡村小微湿地建设“三张牌”,大力推动全域湿地建设落地落实。

竹山镇场镇小微湿地,风景如画。

城区,我区统筹山、水、湿地环境综合保护和利用,引进中规院及浙江元成园林公司,高品质打造了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已先后建成桂湖夕照、张桥烟雨、垂云北观、都梁飞雪、竹苑闻莺、梁山草甸等一批湿地生物多样性提升示范项目景观,营造出了生物乐栖、群众乐居、游客乐游的良好湿地生态环境。

市民在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梁山草甸景点游玩。

同时,我区还充分利用现有“一湖三库四水”环境优势,大力实施河湖连通工程,建成窝子溪、小沙河等一批城市溪流小微湿地公园,在都梁新区利用30米至50米宽带状道路绿地,规划生物沟、溪流、浅塘等带状小微湿地群,将涵养林、溪流湿地、立体山坪塘与双桂湖湿地、城区若干河流、道路带状小微湿地进行生态连接,织就城市有机小微湿地群网络。

游客正在龙溪河公园游玩。

在乡村,我区坚持以“湿地+”建设为主导,大力实施以“一河一湖一槽一田”为纽带的乡村小微湿地生态修复建设,推动湿地生态保护修复与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脱贫攻坚等深度融合。

湿地晚霞。冯卓怡 摄

在实施过程中,我区以万石耕春稻田湿地景观建设为依托,全面加强境内80万亩稻田湿地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保持稻田湿地原始风貌,留住乡愁记忆,实施“湿地+稻田”;

结合龙溪河流域水环境治理试点,统筹农村污水处理厂尾水提升工程,建成一批污水治理小微湿地公园,实施“湿地+尾水治理”;

竹海小镇。

以梦溪湉园+梯塘小微湿地建设猎神村乡村小微湿地群示范项目,带动“湿地+民宿”建设模式全面推行,同时配合生态渔产业发展,建成一批塘、堰湿地,增添乡村小微湿地元素,实施“湿地+特色产业”;

注重发挥浅丘地带中沟、塘、渠、堰、井、泉、溪、田等小微湿地效应,强化乡村雨洪管理、污染控制、水源涵养等湿地环境保护,保护小微湿地生物多样性,有序构建乡村湿地有机体,实施“湿地+环境治理”。

绚丽的绽放

群众亲水而居,幸福扑面而来。10月30日,天气晴好,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水草丰美,绿树环抱,市民沿着双桂湖畔的健身步道悠然前行,与新鲜空气相拥、与明媚阳光共舞,万千风情都倒映在如镜般的湖面上,令人心静的湿地环境,抚慰着在城市喧嚣中劳累的身心!

秋色双桂湖。

同样的美景在梁平乡村也比比皆是。在位于明月山·百里竹海景区的猎神村,放眼望去,一条小溪贯穿整个村落,溪水旁长满了各类花草和树木。不远处,梯型稻田湿地沿着沟谷向远处延伸,水面波光粼粼,长满了各种经济水生蔬菜和水生花卉,让整个村落美丽如画。

近日,游客在明月山·百里竹海景区梦溪湉园湿地景观拍摄美景。

在传统水稻种植区安胜镇,既能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又能保护稻田湿地实现调节生态环境的稻田湿地公园,也正在筹备建造中。

“这些稻田湿地,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让人们‘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梁平全域湿地理念的推广,面积巨大的稻田小微湿地保护与利用也提上了日程,为进一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梁平区将在安胜镇打造重庆市首个稻田湿地公园。

安胜镇龙印村稻田湿地。

好评不断的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

遍及乡村的小微湿地景观

计划建设的稻田湿地公园

……

如今

湿地已成为梁平的一大魅力之源

从“深睡”到“唤醒”再到“绽放”

一座生态文明之城正实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文 记者 吴平

图 记者 高柔颉 熊伟

部分图片来自资料

视频 周光辉 方太林

责编 唐祎 审核 杨志

值班副总 高小华

Hash:ed798ad2370e73db0489c2c09b3ea4dae3ba4fd7

声明:此文由 重庆生活手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