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博物馆之城系列报道①14个展厅1300余种展品——绥芬河博物馆将焕新开放

绥芬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辖区面积460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7公里,有公路、铁路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年过货能力3850万吨,是我国沿边开放重点口岸和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通道,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前沿窗口、开放平台和战略枢纽作用。通商历史悠久。1903年中东 [详情]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绥芬河市博物馆将在这天新装开馆。重新设计建设的新博物馆有哪些亮点?5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即将开放的市博物馆,一睹芳容,领略了新馆的风采。

记者 曲香泓 摄

座落在光华路与迎新街西南侧的新博物馆,四周古树郁郁葱葱,这是一幢古朴典雅、平面呈“山”字形的二层楼房,黄色的墙体、厚重的门窗、几何形浮雕,彰显着俄式建筑特有的风姿,这里是原苏俄学校旧址。如今,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老房子”,已成为国家重点保护建筑,并开始承载新的使命,将百年口岸博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展示给后人。

进入博物馆大门,院内一排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石盘、石臼、石碾、夹杆石首先映入眼帘,这里是绥芬河区域近代石具展区,也是新馆设置的唯一一个室外展区。

熟悉我们这座城市的人都知道,绥芬河因水得名,伴铁路而生。新馆序厅内,一座中东铁路遗存二号洞复原装置的火车头格外显眼,它代表着绥芬河二十世纪初中东铁路运营后,由此开启了边城绥芬河随口岸兴衰的百年历程。新馆处处充满了新颖的立题。一楼长长的走廊如行驶的绿皮火车,踩着软软的“车厢”地毯,再透过“车窗”目睹一幅幅历史景观,你会立即置身于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中。

以中东铁路为核心,新馆共设14个展厅。一楼6个展厅,展示了绥芬河从新时器时期至今,伴铁路而生的城镇、铁路附属地殖民统治以及绥芬河抗日锋火等内容。在这里,绿皮火车会带着你穿越岁月,看到绥芬河的往昔,了解到中东铁路时期绥芬河畸形的繁荣,还有抗战时期绥芬河涌现出的英雄嘎丽娅和红色特工赵兴东的故事。

沿楼梯来到二楼,走廊设计成了一列高铁动车。进入展厅,你会看到栩栩如生的绥芬河近代东北地域文化的场景再现,也会感受到绥芬河在边贸带动下的发展繁荣、中西交融的城市文化和“一带一路”追逐梦想的历程。

“新馆建筑面积1958平方米,展品1300多件,展区面积比老馆增加了不少,展区内容和展品、资料也更丰富。”博物馆馆长薛凤彩这样向记者介绍。的确,记者看到,与老博物馆相比,新馆不仅外观浑厚大气,内部设计也秀丽精致,每个展区的展品也很丰富。除设置14个常设展厅外,此次还增设了秦洪宝海外回流藏品艺术展厅,其中艺术及工艺藏品42件,历史影像资料200册,展示了近代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的文化精华和侵华日军影像资料,从艺术欣赏和历史研究方面都堪称弥足珍贵。

Hash:5b30b157ebe7121bc55b318d9232f3a7fe19ef8f

声明:此文由 牡丹江市绥芬河市人民政府_discard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