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古村落
《仙劍波斯臥龍崗》
《皇氏古建築大全》
【JUMBO HERITAGE LIST】©【Hakka Clan Assembly Castle】
普宁之光
普宁青年摄影人张声金简介
青年摄影人、潮汕文化(岭东文化)研究者张声金先生,长期以来注心于对潮汕村落特别是对普宁村落的古建筑、民俗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多年来张声金先生不畏劳苦,脚步几乎走遍普宁村落的每一寸土地。且在广东省及潮汕的古村落、潮文化学术圈内有较大的知名度影响力,多次和国内及省内的文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探讨。
采访花絮
张声金先生以笔名“安静声音”这样接受记者对其关于普宁村落记录的感悟:
在“安静声音”看来,村落的拍摄,记录比艺术含量更重要。他说如果早几年拍,能记录下来的东西更多。很多地方都在高速城镇化,许多代表着农业文明的村落,随之变成一个个简单的地名。他有一次在平湖村的一个小寨拍摄,当时还有寨墙,不少老房子,以及祠堂。一年多后重游故地,大多数拆除了,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祠堂。这个情景让他感触很深。
记者问“安静声音”,有没有遇到志同道合者。他说似乎还没有。曾经有人因为看到他的作品,非常激动地与他交流,也说要拍村落,但几年过去,“连个鬼影都没见到”。他拍摄村落用的全是自己的钱,自己的时间,发布也是免费。有时地方志或者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会找他拿几张照片。他也常常发现自己的照片被随意盗用,即使加了水印。他说自己并不排斥有人愿意为这些照片付费,但在心底,并不想它们成为求财的工具。普宁的村落于他而言,几乎是一种情怀般的存在。他还是希望能够用其他的方式赚钱,让拍摄村落一直成为一种“业余”的兴趣。
“安静声音”说,每个村落拍摄的量都远大于发布出来的。一些很重要的信息被他有意识地隐藏起来,比如那些精美的木雕,目的是为了防盗。他目前还没有拍完的村落,主要集中在普宁东部和西南部,以后打算拍摄客家村落。以户籍人口论,普宁是中国内地第一大县级行政区。在250余万人密集分布的这片土地上,仍然保存着500多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村落。虽然它们在不断变化着模样,但至少还有“安静声音”这样的年轻人,用普通的相机,朴实的手法,拍下它们的素颜。无论以后城乡的景观会变成什么样,这些村落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某个瞬间,已经永远凝固在这十几万张照片里。
《仙劍波斯臥龍崗》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24817:普宁白沙陇陈厝寨围;第24818:大坪镇粘田村;第24819:福新楼房氏家祠;第24820:卧龙岗南天寺(Nan Tien Temple Wollongong);第24821:船埔镇梅田村安民围雪梅公祖祠永惠堂;第24822:日本上胜町镇;第24823:零垃圾啤酒厂;第24824:张声金普宁古村落群;第24825:普宁市后溪乡坑楼村鲘溪石壁角钟氏司马第;第24826:永锡祚胤寨;第24827:普宁浮江寮村顶乡;第24828:南溪镇金滘村赤窖王;第24829:流沙后坛城中村;第24830:普宁流沙南里宅村;第24831:秀陇寨朝祖祠大夫第锦峰公祠树德堂;第24832:普宁洪阳后坑村韦氏祠堂;第24833:普宁泥沟乡辛卯年营老爷百岁坊;
第24834:南溪镇三福村福源里三北寨围;第24835:开寅公祠(三源里驷马拖车);第24836:南溪镇蟛蜞蔡厝平薛村薛厝;第24837:平苏村;第24838:普宁泥沟大房祠谢土旺火仪式;第24839:大南山灰寨村;第24840:梅塘镇沈氏狮山埔西山村老寨;第24841:普宁南溪村老寨;
第24842:王氏家庙植槐堂武魁光中祖厅;第24843:南溪老方村方氏房祖祠崇德堂;第24844:南溪新溪村泗竹埔马厝张氏家庙金鉴堂;第24845:南溪镇下尾张村龙头寨张氏家庙报本堂新老后滘;第24846:普宁桥柱中兴里;第24847:盖公寨;第24848:顶洋尾高田大祠堂糖房;第24849:陈氏祖祠敦本堂、陈氏盖祖祠、陈氏仰祖祠;第24850:普宁鸣岗村方氏始祖祠后山头大寨内前沟进上柑园候洋新寨;第24851:永春寨;
潮商摘要:
近日,TCVB(Traditional Chinese Villages Bulletin)《中国传统村落通讯》刊本进入UNESCO,即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部,刊本上有广东省普宁市青年摄影人张声金关于普宁村落泥沟的纪录作品,这是广东首个上刊TCVB面向全世界的古村落。TCVB是2015年创刊,是首部中国传统村落的国际刊物,其响应“看山、望水、记乡愁”的时代呼声,秉承“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村落文明”的宗旨,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村落案例。
人类共同的遗产没有时空界限。遗产的视野随着时代不断扩大,不断诠释着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中国传统村落承载着独特的文明与活态的传统,价值巨大。《中国传统村落通讯》英文版正是顺应了时代大潮,力图向全世界讲述中国村落的文明与发展,开辟了一条文化交流的新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传统村落通讯》英文版主编、麻省理工学院SPURS访问学者、清华同衡规划院名城所所长霍晓卫先生在创刊号卷首语中表示,中国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结晶,昭示着这个伟大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丰富面貌与不朽成就。传承好村落文明,正是中国承载这无尽的文化宝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中国传统村落通讯》希望成为第一个面向世界的窗口,宣传中国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所做出的积极探索与行动。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明史的国家,中国广袤的国土上遍布着众多形态各异、风情各具、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进步的历史文化传承。
潮汕古村落文化是中国文化及潮汕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数量居于全国之首。潮汕古村落的思想观念秉承了中国五千年以来的思想观念体系,极其注重宗族伦理观念,生活方式以聚族而居,姓氏祠堂在古村落亦是非常常见。潮汕人民注重堪舆风水,直接地将“天时、地气、顺风”这些大自然因素融于建筑之中,体现出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潮汕建筑作为岭东的代表性建筑,因为地域、社会、政治、经济等原因,其整个地区的发展比较缓慢,所以相对于其他发展迅速的地区来说,传统建筑的破坏程度就相对轻一些,保留下来许多传统特色。特别是普宁泥沟乡,传统民居保存得十分完整。
泥沟乡,位于广东省普宁市燎原镇,地处练江上游,有虎山作倚,铁山为朝,南山如屏,白湖拱照,有后岭溪绕流而来,水源入乡,沟渠纵横交错、池塘星罗棋布,自古为南迁先民择据之地。宋末元初,张氏七峰兄弟及妹共八人,由闽漳避元乱而南下入潮,其中排行第四的翠峰公创居于此。
在堪舆学上的说法,泥沟地理是倒地梅花遍地开。乡中聚落呈块状分布,以老寨为中心点,四面八方有卫星般环绕的古寨多座,而随着发展及时间推移又往外围先后拓建有新寨围、新厝局、楼房局等。其中民居多以贝灰三合土结构潮式建筑为主,如下山虎、四点金、五间过、三厅亘、四厅会、土库楼等,有复式院落九天井、麻雀跃、三壁连、五壁连等,更有清代民国下南洋经商后归梓乡人所建仿西洋风格的侨宅。
张声金足迹遍布普宁:
1)位于广东普宁市区中心处的白沙陇,是一个创于明代的古村落,有秦陈卢胡等多姓聚居。村之中心处老寨是发源地,诸姓沿老寨周边扩建新围,陈氏便创聚于老寨外的西南侧。多年前记录白沙陇时,据介绍来到陈厝聚落中,未曾见到较老的寨围,一路穿过一片间插着楼房的下山虎之后,就到兰花广场赤华路。前几天放灰机,专门飞下这一片区,还真没古寨围,只有一个模糊的寨场,以及隐约于楼房之间重建的绍洲陈祖祠。
2)位于广东省普宁市西南方向50公里处的大坪镇粘田村,由粘田、水口埔、蕉窝、高岭、羊栖肚、锣鼓坑、下粘田、头金石、上车等自然村组成,总人口约3000,村民多出外经商务工,少部分留守以农林为业。明朝中期,詹姓、曾氏在此拓荒定居,嘉靖年间房氏迁入,万历三十八年后迅速发展,后詹姓、曾姓外迁,原詹氏开垦之田地由房氏接管,故村名詹田;詹与粘谐音,故惯用今名。聚落呈块状依山沿水分布,传统建筑多为山区特色的石砌结构合院式或排屋式民居,现代大部分改建为钢筋水泥结构楼房。 周日闲游至大坪,顺道看看已经重建的福新楼房氏家祠,真差点认不出来。放灰机,村落布局一目了然,古人置寨的智慧,真让人赞叹!
3)广东省普宁市流沙西南方向32公里处南阳山区中的船埔镇梅田村,最近因为围龙屋特别火!村由福建永定移民吴前溪于明万历年间所创,是现镇内及周边吴氏之发源地。据载,吴氏一世祖妈卒葬村后观音坐莲山地,其育四子,长子相传遭虎祸而夭,次子居半溪,三子移广东下四府(传当地人口众多),四子居本村及后分衍周边万六余人口。村现保存有古寨安民围、古祠吴氏种德堂,及少部分古民居,余下皆改建成水泥楼房。安民围,当地人称之围龙屋,位于山坡之上,为内方外圆的组合建筑,其内主座系二世四房雪梅公祖祠永惠堂。比较可惜的是,由于年久无人起居且失修严重,该围已经破落近乎遗迹,散落在四处的武魁恩魁拔贡官旗夹,昭示着过去的辉煌
4)广东普宁市后溪乡的坑楼村辖下有石壁角自然村,该村聚落以老寨为中心,依山而沿南北流向的鲘溪两岸分布。在老寨所处北侧相邻不远,有当地俗称的司马第,为三间二进式传统砖瓦土木石砌结构建筑,坐东朝西,面前有阳埕、风水池,远处则是普宁第一峰峨嵋嶂。司马第的门额塑永锡祚胤,后进厅设有先祖香火炉,墙壁上挂建造者举人钟子范画像及科举官衔等牌匾,有司马第、康熙庚子年举人、特授直隶江南陆安州正堂、皇封五品司马、奉旨挂印返乡等。据资料介绍,钟子范是后溪钟氏第十世孙,于1720年21岁中文科举人,朝廷授官赐禄,其在外27年而返乡建司马第颐养,1767年终老。当地有钟举人题马仅三脚而辞官不再出仕的流传,听说后人还闹了些小故事。
5)位于广东普宁市区流沙东北侧的浮江寮村,是一个张、孙、许聚居的明清村落,由顶乡、下乡组成。 据载,张氏下潮七峰之一的锦峰公,年迈近百岁于明洪武初年再由大埔携家移来潮阳延长埔(今普宁)定居,传八代二百余年而遭贼匪破寨,百余口之族四散,分衍现普宁及周边三四十村,其中七世君锡避创浮江寮顶乡,传至今。 孙氏一世祖玉川公,于元至正间由海阳西林移潮阳贵屿,生五子,其中三子运海迁垾塘、五子石壁迁浮江寮;清顺治间,浮江寮孙氏曾遭国胜贼郑国胜部队杀掠,幸有尚宾、奕士外出避过一劫,后暂居垾塘,再与族人返乡重新家园。 北山许氏双溪公传下三世孙许芝展,移浮江寮创居。
6)昨天天气真不好,但过来了,还是飞一下金滘。记得上次,天气好,可小飞机操起来太麻烦。金滘村,属广东省普宁市南溪镇辖,离市区流沙北21公里,有人口三千。约明宣德五年,王氏由福建迁此。因村前有溪涧,大篮山洪水注入而呈赤色,故名赤滘,为别相邻韦畔,又名赤窖王;1949年以金代赤,改为今名。每年正月初九有走老爷习俗。大革命时期,八区苏维埃政府设于本村祠堂,及后祠遭烧毁…
7)普宁在进入共和时期移址建城于流沙,随着发展特别是新近十余年,市区的面貌翻天覆地。而于此之中原本大大小小遍布在流沙的明清古村落也逐渐演变消退,步入城市化中,有部分是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但相对来说,流沙的城中村核心依旧没有变化,该有的部分还是保留了下来,比如最根本的祠堂和庙宇,甚至也有古寨围。对于流沙的村落特别市区部分,很想多拍点,不过飞机毕竟放起来没那么靠谱且太费精神,但有机会是得快点记录下。图为后坛村,其位于流沙南,有人口二千余,皆一姓田。按资料载,后坛田氏系出福建诏安,其一世田四郎,元末从宁化石壁迁潮州饶平东山小榕坑尾,传至七世田玉明再迁普宁后坛。后坛所处,为市区繁闹处,已为城中村,然村中还保留有传统聚落,就是估计存留不久了;
8)里宅村,位于广东省普宁市流沙南,处市区中心偏南1公里。相传,村落为元末张姓先民所创,因村大地广,初名大宅,后由于族长囚禁按察官,村庄被朝廷剿毁;至明弘治八年,有沈、杨、陈、江、吕等姓居民聚居于此,取聚居为里,宅含安定之义,改为今名。现总人口近二千。 前天在后坛放飞机,想了都这么近,把隔壁里宅也拍了吧,不然不知道老寨哪一天突然就全拆掉了呢。这也是个城中村了,外围团团高楼。
9)秀陇村,是我在2011年最开始所拍摄普宁村落中的第三个,好久以来都念叨要重拍一次,但实在太懒;也想换个方式,拿飞机飞一下,可懒癌发作,拖着。前几天下午,出来拍后坛,想了走吧,也去把秀陇搞定,要不然真不晓得这个市区东北缘的城中村过段时候会变成什么样。 高空一看,秀陇的村落样貌还很完整,寨内的一排祠堂,还有那座怀疑是普宁第一任民选县长五云先生的大夫第,都好显眼。 秀陇是张氏七峰的锦峰、铁峰后裔聚居村落。据资料,锦峰公年迈近百岁于明洪武初年再由大埔携家移来潮阳延长埔(今普宁)定居,传八代二百余年而遭贼匪破寨,百余口之族四散,...
10)2012年10月的时候去拍摄记录了后坑村,村里韦氏祠堂当时正在重修,现记忆还很清晰。多年后,没想带着飞机拍塔就顺便拍村。 后坑村,位于广东省普宁市洪阳镇北部,距市区流沙偏东18.5公里。清中叶,韦、黄、林、钟等姓氏由福建移徙迁此,因其地势低洼,又村后山有坑沟,故名。村西南是池揭公路与马白公路交汇点,村北有流经汇入榕江的洪阳河,塔脚码头便设于此。村后有普宁八景之一的培风塔,后坑冠首联云:后倚宝塔峰似笔,坑汇榕水鱼化龙。有人口2500。有灌溉站2个,电排1座。有个体工业塑料吹膜厂、锯木厂等,普宁果菜公司柑厂、单车配件厂设于此。洪阳塔脚初中建于村后山坡,另塔前又建学校一所。
11)三福俗称三北,属广东普宁市南溪镇行政村,有人口二千余。清康熙39年,林开寅由福建迁此,其长二三子后移玉竹港、揭西池畔、海丰梅陇,四五子留居本村;三房梅陇极其昌盛,现有人口三四万。相传先祖创村时,只建三座房屋,因处榕江南岸北缘,故取名三北,后为纪念祖籍,再名三福。村现共有四处寨围聚落:老寨、福源里、三源里、三河里,其中三源里为标准驷马拖车加多重外包的格局,主座为始建于1947年的开寅公祠
12)历时四年,广东普宁泥沟张氏二世大房凤梧公祠桐德堂,俗称大房祠、大祖祠,已于七月廿五安龛升匾,将于八月十一日即举行谢土,十五日即10月4号进行请香灵仪式,十六日即5号晋祠而告落成。宋元之间,张氏七峰由闽漳分潮,行四的翠峰公创居普宁泥沟,传至今七百余载海内外十万裔孙。明时修宗祠,二世大房因风水之故有大房二、大房三外迁至陆丰沿海后分创多乡。清雍正三年,大房三玄孙御前特等侍卫张灿显贵回乡祭祖立匾。现大房祠修成,与乡中二房祠、三房祠凑足二世兄弟三祠,正应辈序之:伯仲怡和咸济美。
13)广东普宁南溪镇平薛村:明嘉靖十六年(1537),薛、苏、蔡3姓从福建移民迁此定居,因地处旧洪阳河出口处,地势低洼,蟛蜞(潮语称磨蜞)甚多,因蜞与麒同音,故名磨麒村;后称其景色常年如春,而名平时春。1950年,平时春苏薛两姓分为平苏、平薛两村。平薛村位于榕江南岸,寨围建筑与水脉交融颇有特色。图4、5为薛厝老寨,图6为失修的蔡厝老寨。平苏村现有人口二三千。想来,真有点意外,平苏这村虽然位于普宁最北且并不算大,但真的陆陆续续来了好多次。
14)今天是丁酉年八月十六日,清晨5点40分,广东普宁燎原泥沟乡张氏二世大房凤梧公祠桐德堂举行晋祠和祭祖的庆典。 晋祠是四年来祠宇继平基兴工、竣工落成、安龛升匾、谢土旺火、请祖引灵之后,最重要的仪式,其由祠外请祖公妈神主、祭门神与开门进祠、捧炉陞座、揭匾、陞龛、开龛、点主、背主捧主登座等环节组成。 在晋祠完成后,便开始祭祖的活动,这是一个三献礼的仪式,间有献礼、进馔、读祝、诵嘏、侑食、撤馔、焚祝化宝,以及三世双望、双义、念三诸公后裔代表依次进行集体参拜等节。 两项活动毕,已8时许,随后进行大合影,再后有嘉宾参拜等活动,最后进行六百余人的宴席。
跟了四年,终于完成大房祠建设落成以及期间迁陆丰多村裔孙认祖归宗的记录,忙完还真有点累。中秋,半夜忽来一场雷雨,天明转阴,是个户外的好日子。 清晨7时许,泥沟二世大房凤梧公祠开始举行请祖引灵的仪式。 由大房裔孙持灯引路扛炉,族老及二三房族人代表伴行,队伍从南门内桐德堂出发,至南乡门会同迁陆丰创乡的族人请来大房二双义公、大房三念三公及下各村列祖香火入炉,及后列队往乡西山麓大房公墓、大房大双望公墓、双义公墓捻土请灵入炉。 最后,请祖队伍返回寨内,将香炉捧奉于祠外案桌上列祖神位前,再进行集体参拜而告仪式完成,待翌日晋祠安座。净油火是道家闾山派的仪式,其过程可繁简,如昨夜这一场由光南祖传五代的红头师公所主持活动便特别完整,有拜天地、拜先人、请神、请兵、渡符、走文书、送兵、咬犁头秤砣、排龙、驱邪、打火送火、谢神等环节。有趣的是,这是以仪式拜绝某些看不见的东西,如最后送火时拜一下便把东西全部丢出去,十分决绝。
15)西山村,隶属广东省普宁市梅塘镇下行政村,位于市区西北方向7.5公里处。全村人口约800,村民多数出外经商务工,部分留守以农林为业。清代末年,沈氏一支从揭阳县(今揭西)景源村迁此定居,因村后山地形似“狮”,而名狮山埔,后人为书写方便,兼之谐音,改称西山。村有老寨、新寨两个自然村,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传统贝灰三合土结构潮式民居,近年多兴建起的钢筋水泥楼房。有耕地180亩,山地300亩,果园200亩,农业产水稻、甘薯、柑橘,山林盛产橄榄、油柑。辖区内水库三个。引榕干渠从村前自西向东流经。有小学1所。
16)位于广东省普宁市北南溪镇的南溪村,是一个创于元明间的水乡,其因村寨前有溪流而得名。初时此处有林方李黄等姓聚居。明洪武年间,七峰张氏一支从相邻下尾迁入居狮头围,后随历代繁衍,原住各姓相继他迁。此外,现在村辖下有一处陈姓聚落。南溪老寨规模庞大且现保存完好,周边有诸多寨围,有祠堂、庙宇多座,有具备特色的婆楼。每年端午前后,有龙舟于寨前溪中竞渡,是普宁龙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
17)明万历八年(1580),洪阳城内方氏一支往北迁黄坑都下社,因村寨建于南溪之畔,时称南溪方,后至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分建新村,以新老区分,而名老方,现属广东省普宁市南溪镇辖下行政村。老方村的老寨现保存相对完好,寨内中街主座的三厅亘颇有特色;寨外南面有方氏房祖祠崇德堂,寨后及村南多为现代新建寨围、楼房等,有一定规模。
18)民国十一年,下尾张、南溪、北溪及普潮揭三地(七峰)张氏,于新溪入榕江出口处,建会宗祠张氏家庙金鉴堂,历三年而落成。祠所在处规划有寨场,为五街五座兼四周一二三重护厝之格局。据载,除了有南溪三张于此定居,时亦有外村张姓认购其中厝座,如马厝宅、千金湖、泗竹埔、东山等村。随着后世发展,此处渐形成了新溪村,也称华溪,现属广东省普宁市南溪镇辖下行政村。
19)宋末,张氏七峰兄弟避元乱,从闽漳(漳浦)南下入潮州,行一的张德峰创潮阳院后,其第四子及裔后沿榕江西行另创新村,因置寨所处为黄坑都下社之末,故名下尾,雅作华美,为别于相邻王厝,又称下尾张,今属普宁市南溪镇辖下行政村。这里水脉密布,元明清民时诸多寨围临溪而创,俨然水乡。图1为张王两村核心区,余有旧寨、龙头寨、土头、港边、东头、张氏家庙报本堂、新老后滘等。
20)据资料记载,元末明初,由福建南下的一支方氏最初定居于现在普宁邻县的厚洋村,及后,再移来洪阳城南门外的溪边创寨,村名进上。随着族群和村落发展,到了清康熙十六年,方氏一族在进上的南面不远处豪岗山之东麓建方氏始祖祠,祠地喝形曰飞凤地,后取凤鸣皋岗之义,将全村落更称为鸣岗。现在鸣岗村有人口过万,皆一姓方,由永春寨、后山头、大寨内、前沟、进上、柑园、候洋新寨等七个片村组成,其中前五个片村的聚落沿着洪阳河上游文溪段东岸以南北方向呈带状分布。下面几张航拍图,即为文溪东岸由南往北分布的永春寨、后头上、大寨内等聚落自然村
...待续...
"安静声音"声明:
本作品不包含任何商业性质,仅限于网络分享交流之用,请勿恶意歪曲传播!
欢迎转载,但请注明来源、及作者“安静声音”,并保留原图片水印说明等。
请尊重个人劳动成果!谢绝图片非完整性转载!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如作品著作权、作品中出现人物的肖像权等。)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
以上内容来源于普宁城市网之普宁村落版块,版权归安静声音所有,严禁转载,以上内容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Warning: Above content was from pncity, right reserved.
发表于 2011-3-13 19:30:54
资料参考:
《首部中国传统村落国际电子刊物《中国传统村落通讯》发布》
《普宁村落:燎原泥沟村》,作者张声金
《普宁500多个村落他要拍个“全家福”》,作者卜松竹
(来源:粤东城市网)
Hash:9edcc95dafb23a14cb85dfc7eab930286b4a4bd0
声明:此文由 黃劍博采風追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