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大海边有一座奇特的地下博物馆,现在居然成了婚纱摄影圣地

威海,在波涛拍岸的礁石滩边,有一组灰色简约的现代建筑,它肃穆庄严,建筑主体几乎全部沉于地下,高空俯瞰如一个巨大的十字。凭海临风,与松涛海浪相伴,它是“威海一战华工纪念馆”。

这是我国唯一的一个一战华工纪念馆,纪念一百年前从中国威海乘船远赴欧洲战场的那14万华工。今天,正是我们在富强之后回望过去,不忘初心的时刻。

一战爆发,中国14万华工参战

1914年,一战爆发,世界为之改变。那时的中国国力羸弱,为争取国家权益和国际地位,北洋政府采取“以工代兵”的模式、向欧洲战场派出了14万华工参战。华工被送上前线后,承担挖战壕、运弹药、修路架桥等危险工作,还有人会投入战斗。

山东威海就是当年华工招募的集结地和训练出发港。从此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桩重要事件:甲午海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与威海这座小城紧密相连。

纪念馆在威海市环海路合庆码头边的海源公园内,这里面朝大海,背靠青山,附近有中国油画写生基地和艺术园区。环海路旁梧桐树高大浓密,草坪青青,伴着波涛拍岸,美丽的海源公园有远离尘嚣的静逸。

一战华工纪念馆外观造型简洁庄严

来到一战华工纪念馆,它外观造型简洁利落,灰色混凝土外立面的设计庄严独特。大体量的块,面,线的结合给人崇高肃穆之感。纪念馆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面一组沿台阶而上,远方刘公岛与它遥遥相望。

刘公岛是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纪念地,岛上建有甲午海战纪念馆,它以建筑、雕塑、绘画这些综合艺术形式展现出甲午战争的惨烈与悲壮。隔海相望,一战华工纪念馆像一座沉睡的纪念碑,它无声的诉说了万名华工背井离乡甚至失去生命的无助,悲惨,和凄凉。

东边是一座用一条笔直的通道一直向内深入地下的展馆。地下空间成大十字,顶部留出天光,从通道沿坡而下,光越来越暗,采光缝从头顶射下光束,无助和压迫感袭来,这锋利简约的造型赋予了建筑一种无言的表达。因为设计独特,在通道内说话,回声从前方传来,好像与另一个自己对话。

十字通道尽头通向大海

通道尽头就是海岸,有粗粝的礁石的海岸仿佛是一百年前劳工们踏上未知旅程的起点。沧海茫茫此去也许今生再无法回头,在这里从此告别家乡和亲人。这十字天光的设计在此刻上升为一种庄严,颇具仪式感的庄严。

苦难的华工曾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众弟兄,大家来听:你我下欧洲,三年有零,光阴快,真似放雕翎。人人有,父母弟兄、夫妻与子女,天性恩情,亲与故、乡党与宾朋,却如何,外国做工……”这是当时流传于威海卫的一首华工出洋歌。歌词深重又满含思家之情。据说当年的华工出洋参战在国内是签了合同,每月有薪酬寄回家里,穷困的他们为生存背井离乡。他们哪里知道此去未来的艰险和绝望。

1917年,一艘运送华工的邮轮,在地中海被德国潜艇击中,船上543名华工全部葬身大海。当年在到达欧洲的华工中有9.6万人分配给英军,3.7万人给法军,1万人被“借给”美国赴欧远征军。这些大规模出海的华工百分之八十来自山东,他们远赴一战西线战场,有的染病身亡,有的因饥饿与劳累躺下再没起来,在敌机轰炸中遇难阵亡的劳工更不计其数,他们是血泪交织的“中国派往世界的信使”。

1918年一战进入尾声,幸存的华工被英国送回。两年后最后一批英国招募的华工抵达青岛。还有一部分在法国的华工留在了当地,成为法国最早的华人社区。

他们应被历史铭记,我们回望来路,珍惜今日生活

现在,我们国家强大了,立于世界之林的我们不应忘记,苦难的华工曾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他们的付出应被尊重,更应该被历史铭记。

站在纪念馆沉入地下的空间内,头顶蓝天射入的强光印刻在地面上,形成巨大的白色十字,这十字裂缝仿佛是艰难的近代中国曾身处的十字路口,唯有跨越苦难,奋起拼搏,才是我们走上世界强国的道路

从纪念馆走出,步入洒满阳光的环海路,喜鹊在路中间大摇大摆,旁若无人。百年前风雨飘摇的历史沉睡在纪念馆中没有几人来追忆感怀。因为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如此富足的太平时代。祖国在发展,大踏步向前,成为世界强国的我们,在今天更应该回望来路,珍惜今日生活。

远方波光点点,渔船静静停靠岸边,我喜欢这份宁静,它陪伴了纪念馆的静穆和孤独。希望更多人来到这里,驻足停留的同时,发现历史,记录历史,让历史照亮今天。

本集完感谢阅读,图文原创盗用必究。

Hash:63d390bf2451b2c15e593f16fdedce8aed515a6c

声明:此文由 包子和馄饨的旅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