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北名山,蟠龙山穿越札记

龙山,地处辽宁北部大城市铁岭,在铁岭地区久负盛名,为辽北名山。我始终有个愿望,一定要穿越一把这辽北名山。蟠龙山,一定是型若一条盘卧的巨龙,要不,怎么会成为---蟠龙山呢?

日前,参加户外登山群穿越铁岭帽儿山--蟠龙山,算是圆了我许久的梦想。但是,全程五个多小时的穿越过后,我的头脑中却很难形成一个“巨龙盘卧”的概念来,我在想:是我的思维有错,还是“盘龙”的叫法“有误”呢?于是,回到寓所后便捡拾记忆、搜索史遗、整理思绪后,似乎有个声音传来说:“蟠龙山其实应该叫双龙山”。叫“双龙山”,有山中一块石碑为证:“双龙山-圣水寺”,这是一块至今还立于山中的石碑的碑文,文中的“双龙山”即指蟠龙山,那么碑文中的叫法又从何而来呢?无可考。那么,蟠龙山除了叫双龙山之外,还有无其他的叫法吗?有,当地人还叫它“香山”和“响山”。然,此两种叫法皆与圣水寺有关。

“圣水寺”,全称为“蟠龙山圣水讲寺'.讲寺,顾名思义,定是以“讲”著称,所以,圣水寺有讲经院,每到开讲时常会聚集四海僧众数百人,场面可谓宏大,北方难见。相传元末时某秋日,一云游僧人为躲战乱,从南方路北行,这日云至帽山与蟠龙山之间处,已是饥肠辘辘,口渴难耐,四处观望欲寻化缘之所,然满山深秋萧瑟,落叶纷纷,哪里有烟舍人家,于是喟叹:命运多舛,人生不易,好生绝望。于是寻一树下打坐歇息,双目微闭,正似睡非睡之时,耳边忽闻“咚、咚、咚”的悠慢的木鱼之声,初觉似梦,待凝神细听,确信是木鱼无疑,于是起身寻去。说也怪,转过山脚,映入眼帘已不再是秋风萧瑟、败叶枯枝,而是红叶漫山、金光耀眼,你到怎地,这僧从北坡转到西坡,此时正是夕阳璀璨,山中又多为枫林,红叶映晚霞,夕阳霞满天就不为奇了。这云游高僧循着木鱼梆声此时更无心揽胜,只是一门心的向那声音处盘桓,踏石避荆,真个是跌跌撞撞,待一多时辰后,来到一处开阔地带时,木鱼声止,淙淙之声传来,细观則见一处泉水挂于山腰,四周布满参天古树,云僧慨叹:真洞天也!掬水而饮,清澈甘甜,一路疲惫顿消,神清气爽。这云僧于是驻足下来,以泉水果腹竟不觉饥饿,遂堆石成屋扎下营寨。不数日,山中来一高僧便传遍附近山村,人们纷纷来找高僧疗病索药,高僧亦不推却,每每舀出泉水送与村民,村民敷伤煮米,伤病痊愈。高僧神泉治病的消息迅速传开,人们都称这泉水为神水,高僧也在不愁化缘,于是生出在此建庙讲经布道的想法来,十里八村的乡民也都愿意想应,纷纷捐钱捐物,出人出力,经一年时间,这庙宇果真立了起来,因这庙是因水而来,故取名:圣水寺。

之后,不知是何年何月,人们把这圣水寺所依后山叫做了“蟠龙山”。我今入山观之,却怎么也找不出“盘龙”的影子,但在山脊细观,却见山脊蜿蜒起伏,成“之”字形走向,更为奇特的是,四周群山均植被茂密,唯独山脊处植被稀疏,不时有山石裸露,状如“鱼鳞”,想来,这便应是龙的来由了吧。虽不是盘龙,而应是长龙倒也贴切。附近有民间传说曰:远古时曾有二龙闹海,后被天庭罚下民间化为石龙之说,看来,山中立有“双龙山”的石碑还是有些因缘的。

Hash:583731f33cca7229a4270c2a3084ff7e918cd5ae

声明:此文由 张福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