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汗塔拉的前世今生——去看看记忆中的包头赛罕塔拉城中草原

赛罕塔拉

城中

草原

中国共产党带领包头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基地的这段壮阔历史中,有许多老地标、老建筑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虽然这些老地标、老建筑大部分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是在市党群服务中心党史厅展板中的一幅幅影像资料依旧在诉说着那段光辉岁月。

今天小编带你穿越时空

去看看记忆中的包头赛罕塔拉城中草原

图片来自包头市党群服务中心

赛汗塔拉生态园是包头市区原始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又名"成吉思汗草原生态园",在蒙语中意为"美丽的草原"。现在是全国城市中最大的天然草原园区。

根据包头市对于草原绿地“只能增加、决不减少”的规划要求,在赛汗塔拉城中草原现有实际面积的基础上,对西侧的建筑实施整体拆迁,恢复草原景观,此举为赛汗塔拉增加绿地2800亩。

至此,赛汗塔拉城中草原面积达到上万亩,成为名副其实的万亩城中草原。

图片来自包头市党群服务中心

一开始这片地方打算作为房地产开发区域,但包头人民政府认为,一个城市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把它列为标志性文化惠民工程坚持数十年不改规划,持续建设。

1985年10月16日,包头市人民政府决定把这里划为公共绿地。

1994年包头市人大作出了"建设赛汗塔拉公园"的决定。中共包头市委、包头市政府非常重视这项园林工程,把它列为包头市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2001年,市委、市政府将生态园列入包头市形象工程,并改名为成吉思汗原生态园,开始实施生态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园区主环路、门前景区、生态围栏及绿化工程。

2003年底完成园区水系和民族文化博览区的建设。经过两年的恢复保护和建设,园区生态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置身其中,油然而生"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感觉。

2014年包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对《包头市赛汗塔拉城中草原保护条例》(简称《条例》)加以修订,进一步明确了任何人不得侵占、买卖、转让、租赁或者破坏城中草原保护区的绿地,以图表入法的创新形式对赛汗塔拉进行保护。

园区属于下湿地,地下水位较高,区内大部分为天然草滩,草地中生长着大量的杨树、柳树,林草之中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动物及种类繁多的候鸟。草与树相映构成了天然的疏林草地景观。

赛汗塔拉生态园,蕴含着草原民族餐饮、服饰、游乐、民族歌舞、草原婚礼,礼仪接待等风情文化内涵。交通四通八达。

园区分为8个大的景观区,即门前景区、民族文化博览区、综合开发区、休闲度假区、生态科普示范区、民族体育竞技区、天然湿地保护区和草原风光展示区。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之间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因此,发展赛汗塔拉城中草原要做到旅游、休闲产业、文化资源并举,深入探索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形成包头本土相互促进的体制机制。

来源:包头市党群服务中心

责 编:沐 风 | 校 审:一 菲

阅读原文领取免费门票吧!

Hash:16b70f02bece0a5ae9fd76c9b965533b8785775a

声明:此文由 一起读书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