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草地,如今怎样了?说出来你别不信

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的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信仰,抛头颅洒热血,克服了千辛万苦。在那个暗淡的年代,革命先辈们所展现的精神,成为拨开云雾的耀眼光芒。例如坚定信念,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不怕吃苦、不惧艰难的长征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南泥湾精神……这些伟大的革命精神至今仍然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成为我们民族不竭的动力源泉。其中的“长征精神”,更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红军当年的长征之路。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岸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诗所描述的,正是当年红军长征时的情形。在长征期间,中央红军不仅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作斗争。在领导人的带领之下,红军无数次地击溃国民党的围剿。经过14个省,翻越高山,渡过大河,走过荒草地。总里程达到了两万五千里,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但是,其间的艰险是现在的我们难以想象的。例如在红军过草地时,就面临着行军难、食物难等诸多的问题。那红军又是如何跨过草地的呢?这片草地,现今又如何了呢?说出来你别不信。

现如今在四川,有一处景色优美的地方,多年来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观光。这个地方,就是松潘草原。如今人们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青草地,蓝天白云,仿佛画境一般。人们怎么也不会将这里,与当年给长征的红军带来巨大困难的地方联系在一起。因为一切,看起来都是岁月静好的样子。当年的红军,就是在衣不蔽体的情况之下,穿越的这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第一眼看来,这片草地并没有存在什么危险。然而说是草原,其实这里更多的是一片湿地。到处都是泥质的沼泽,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灰绿色的海洋一般,没有山丘,更没有树木。其实在过草地之前,红军们就竭尽所能地做好了准备工作。但是草地环境的恶劣程度,还是超出了红军们的想象。进入草地后,红军们发现,这里到处都是沼泽泥潭,根本就无路可走。往往遇到泥潭处,还要顺草甸跳跃前进。这样不仅使行军的速度减缓,而且对战士们的体力也是一个巨大的消耗。甚至有些士兵由于深陷泥潭来不及抢救,就被吞噬了。要是遇到雨天,情况就更糟糕了。很多的战士就是在草地中倒下,再也没能够站起来。

除了行军困难之外,在半途中,部队还遇到了粮食枯竭的问题。出发之前带的干粮严重的不足,为了节约粮食,很多的士兵都是一颗一颗的数着麦粒吃。即使是这样,还是不能解决粮食的问题。将士们只得到处挖野菜。然而有些野菜是有毒的,将士们吃了之后上吐下泻,有的甚至中毒身亡。到最后将士们只得吃皮带、草鞋、草根,但是仍然有很多的士兵,没有能够扛到最后。他们挺过了战场上的厮杀,却没能够熬过这片草地。

最终,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之下,红军官兵们带着共同的革命理想,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走出了一望无际的草地。用革命的星火,点亮了整个人间。如今我们再看看这里的环境,经过近年的生态治理,这里已经是十分优美的自然风景区。很多的沼泽,也被保留下来调节周围的生态环境。每到旺季,就会有许多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或许有人可能认为草地早已经被破坏,很难想象,它如今保护完好。

现在我们站在这里,已经看不到当年红军过草地时的身影。这里春风和煦,祥云万里,而曾经的人儿去了哪里?想必早已铭刻在你我的心中。

Hash:3b078bf04bf7842434b17ea51d30f28719e76146

声明:此文由 生活中的情感不会无趣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