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鹿塞,汉时的阴山西端门户

内蒙古旅游网】

离开阿贵庙所在的山口,往东而行到哈隆格乃山谷谷口,沿着山谷往北而行,地面宽阔平坦,表面砂砾细石,偶有大石挡道,绕过车可通行。行进不到1里路,在山谷西侧蔚然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古城遗址,这就是汉朝时把控阴山西端的门户——鸡鹿塞

(图:段忆河摄)

站在古老的军事要塞下,遥望谷内,地势险要,两壁山崖陡峭,中间是一条宽而平的理想行军大道,2000年前,强大的匈奴兵士横越阴山南下时,整个阴山的几十条山谷就成了吹向汉王朝不安信息的通道,也是匈奴将士横马立刀、鞭指中原大通道,越过阴山,对他们意味着就能兵进河套平原,从而染指中原,因为,这一条条山谷对中原王朝来说,就是一个个生命线,守住了便意味着中原王朝多了一份安全。因此,秦汉时期,就开始在这一条条山谷间的高地上,修筑要塞,防御匈奴。尤其是汉武帝在汉军击退匈奴后,下令在阴山的诸多谷口修建了城塞,屯以重兵防守。中原王朝离都城蕞远的防御战便在这一座座古老的军事要塞前,拉开了序幕。

整个阴山是汉朝北部边疆蕞大的防御阵线,一座座隐藏在阴山山谷中要塞,便成了阻挡匈奴南下的障碍。鸡鹿塞是阴山众多要塞中蕞西端的一处。

(图:包永利摄)

虽然名为“塞”,实为一石砌的小城。小石城为正方形,位于谷口高地。边长68.5米,四角有加固工事。城墙虽有倾塌处,但大体完好,依然透露出那段冷冷的历史中残酷。站在塞下,高7至8米的残墙需要抬头仰望,漫步走进塞内。有石砌道直达城墙上。不难想象那时站立城墙上的兵士,带着怎样高度的警惕或惶恐,眼睛盯着谷内的方向,一旦发现来敌,便有了白天放狼烟,晚上点堆火的战时警报系统。我想,那时的狼山,一定有很多的狼,狼烟成就了那时的报警系统,也成就了狼山的名称吧。

历史的真实场景不可复原,现代的人走进这里,只能漫步于古老的石头城内,无意间会发现铁块、陶片,从汉朝到西夏时期,这里一直就没怎么安静过,因此,地面上的铁块、陶片是哪个朝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流淌着连续千年的战火脉迹,这里为中原王朝、西夏王朝扮演了千年的阴山西大门的守门员角色。

站在城墙上,千年间的山风劲吹,历史的温度消退了,甚至因为少有人来而透出一种冰冷,但石头的力度依然在,脚下依然感觉坚固无比。俯视谷底,顿有居高临下之感;远看西北谷中,几里之外尽收眼底。环顾四周后,你不由得赞叹古人选择防御地势的精明:他们当时选择石城所在位置时,充分注意到了 望、防守、传递信息和出入便利等有利条件。而那些在一轮冰冷的边关月下,防守的将士,远离家乡和亲人,怀揣一份对家国的零碎概念,或许将青春时光洒在这里,或许战死于这片冰冷的土地,又有几个人能得到来自朝廷的赏赐和封爵呢?

一股阴山之风吹来,仿佛将一部《汉书·匈奴传》吹开,我在风里看到这样的一段记载:记载,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匈奴呼韩邪单于亲到长安与汉修好,归返,汉遣官兵护送到鸡鹿出朔方;汉又送他当地出产的粮食米炒三万四千斛(米炒,古代称干饭,即现在炒熟的糜米,俗称炒米,蕞适合游牧民族食用;1斛为10斗,1斗为15公斤)。

这段记载透露出这样的历史信息,呼韩邪单于从长安返回时,是经过这里的。历史没有记载他后来迎娶的王昭君是否也来到这里,但在阴山脚下留下了王昭君也曾来到这里的传说。

不仅呼韩邪单于返回阴山之北的草原时经过这里,公元89年,汉朝大将窦宪大破匈奴,就是从鸡鹿塞进军漠北的。鸡鹿塞,就这样以自己的分量,定格在了汉朝的历史天平上。

1998年,鸡鹿塞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周围民众也注重了保护,轻易也不进去,更没有让羊进去过,古城成了名符其实的文物,自然也因自身的历史分量而成了磴口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文:选自《文字背后的美丽》作者/唐荣尧)

图: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蒙古旅游网汇编)

Hash:571b9919abccae952c4e6833f3f5bb8cda401ff3

声明:此文由 内蒙古旅游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