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战役主战场——山西屯留/列国志

屯留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侧,自古有“古韩要地”、“三晋通衢”之称。屯留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古城,夏商时代属商州,已有2500多年历史,从韩国时开始立县,原名纯留,唐武德五年迁至获壁村,县名也更名为屯留。

老爷山革命战斗遗址

1945年,闻名中外的“上党战役”主战场就发生在这里。共歼俘敌援部队2.2万余人。为上党战役的最后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从而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

1945年9月中下旬,晋冀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率部解放襄垣、屯留、潞城壶关长子五县城之后,于10月初在老爷山截住了阎锡山派其第七集团军司令员彭毓斌和炮兵司令员胡三余所率领的三个军八个师,共2.2万余人的增援上党的部队,激战四天三夜,将敌全部歼俘,这对赢得上当战役的最后胜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我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和以少胜多取得全歼敌人的光辉范例。

三嵕大庙

古代,老爷山有叱咤风云的神话故事。《淮南子》载:"尧使羿射九乌于三嵕之山,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由于三嵕山有这么多的神话传说。所以自唐代开始山上屡建庙宇,宋朝"额封羿神,为灵贶王岁",赐建三嵕大庙。之后,历代帝王都有重建和扩建。

旧时人们把三嵕爷当成了可以管天,管地,管风,管雨的显灵神仙,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和七月初七日两次香烟盛会,晋、察、冀、鲁、豫、陕等省的善男信女,朝山进香的如蜂如蚁,云集三嵕,磬声不断,金钟长鸣,敬唱大戏,祈雨还愿,盛况非凡,历代沿袭。

盘秀山

秀山古称鹿渎山。山呈西南——东北走向,西南高而东北低,山势耸峙云端,逶迤弯曲,主峰高陡,支山重叠,其间镶插有育红岭、摩诃岭,连接着田石山、南屏山。主峰海拔1574米,直插云天异常峻峭,仰视山顶,大有“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依绝壁”之感。山体岩石盘曲,蜿蜒百余里。由山底攀藤附岩爬至绝顶“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感慨油然而生。鸟瞰山容,山态、山情,神秘幽深,仪态万千。

金禅寺

《屯留县志》载,金禅寺始建于唐,舍利塔风格具备唐代早期密檐式砖塔的特点,与宋塔的风格完全不同,塔的修建应在唐代。塔是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于一身的特殊的建筑类型,先师和尚舍利塔的简约质朴手法,表现出早期砖塔的艺术风格。

舍利塔身采用了传统建筑惯用的收分、侧脚的做法,每一层塔的立面都采用下大上小的收分方式,每角的角线以45°向中心倾斜的側角手法,使每层塔身的每个面都构成梯形的立面逐层缩小,塔檐也采用不同的叠出层数,尺度逐级缩小。这些工艺技法的应用,使得僵直的线条却构成了弯曲线型的塔身轮廓和弧线形状的立面效果,以最简洁的手法塑造出典雅质朴柔美的塔身,表现出近乎完美的整体造型,是舍利塔的艺术价值所在。

嶷神岭

嶷神岭在屯留县城南,岭高1021米,无险峻高峰但山势蜿蜒盘曲,犹如一条卧龙云腾雾罩,忽隐忽现奇幻美丽。嶷神岭西有凤凰山,山上有座王伯当庙。

石室蓬莱宫

属后梁吕光龙飞元年所建。有献殿、汪皇殿、角殿共计28间。整个建筑规模宏大,做工精巧。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殿脊檩有清咸丰九年(1859)重修题记,现存戏台为清代遗构,其余建筑皆为明代遗构。

宝峰

创建年代不详,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8平方米,坐北朝南,依中轴线分布有水陆殿、五方佛殿、厢房,其中五方佛殿为元代早期遗构。

和子饭

俗称菜饭,屯留县民间小吃。其特点是:在形态上汤、米、面、菜同锅,技巧上熬、擀、炝、焖兼有。做此饭讲究熬,以将小米、菜(豆角、山药旦、南瓜)熬溶为一佳。又讲究擀齐子(白面、豆面、粉面和在一起,俗称“三和面”),以齐子擀得薄、切得细为二佳。还讲究炝、焖(做此饭最后一道程序),以勺子红透油不冒烟,入锅见滚有响,迅速加锅盖稍焖,揭盖后异香扑鼻为三佳。如此三佳俱全者为上乘和子饭

鏊糕

是屯留县民间小吃。是将鲜嫩的玉米碾碎,拌以玉米面、白面,与烙饼相似,用铲子将拌好的原料摊在抹油的鏊子上烙煎。刚出鏊子的鏊糕,色泽金黄、外脆内酥、香甜可口、食而不腻。鏊糕分咸甜两种,加调料为咸,不加调料为甜。

抿圪斗

又名擦圪斗,因形如小蝌蚪,而得名。做法是用温水、凉水合面均可,用抿床(擦床),抿床有圆眼、扁眼多种;选用上等的无化肥、无农药的白面、豆面、粉面、杂面、荞面、玉茭面、高粱面等绿色食品做原料,农家酸菜辣椒也行,肉禽蛋也可;食用且具有干捞、汤喝、凉拌几种。

黄金煎饼

是该小吃风味独特,选料考究,主要配有玉米、小米、豆类芝麻杏仁大枣核桃和多种新鲜蔬菜等,制做时将其磨成粉料,打成糊状,在烘好的鏊子上,用煎饼耙子将打好的浆料均匀摊开,经火烘烤,然后将其叠成长方形,按个人口味夹以大葱、牛肉等食之。

屯留道情

又名“莲花落”,俗名“打莲花板”,起源于屯留县的上莲,是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屯留道情在明朝末年初具雏形,以后逐渐兴盛,到清初满汉文化交融时期最后定型,曾流行于长治、长子、潞城、壶关等地。

屯留道情唱腔属板腔体,规整有序,富于音韵变化,善于抒情叙事,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演唱方式简易独特,演唱者一身多角,表演灵活自如,惟妙惟肖;乐器与道具兼而使用,有简板一副,官钗一扇,筷子一枝,无弦乐伴奏,在全国唱曲范畴中亦属罕见;唱本体例顺畅自然,段落结构层次分明,容易识记;曲目主要有《珍珠倒卷帘》、《林英送茶》、《黑闺女嫁了黑女婿》、《五朵金花》等,故事情节生动,跌宕起伏,以宣扬抑恶扬善、和谐相处、诚实守信、勤劳勇敢、尊老爱幼等传统道德精神为主要内容。

晋东南说唱道情是稀有的民间传统艺术品种,是上党地区盛开的一枝艺术奇葩。挖掘、抢救、保护这一传统曲种,对道教民间音乐、中国曲艺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目前,一些颇有造诣的说唱艺人年事已高,或已退出舞台,或已谢世,而参加演唱活动的年轻演员愈来愈少,因而绝技难以得到有效传承,加之大多曲牌在文革中遗失,搜集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导致许多优秀作品及唱腔逐步失传,故抢救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屯留茶道

屯留县不产茶,但屯留人特爱喝茶,而且是专喝很浓的大叶茶。许多屯留人几乎是嗜茶成癖,买茶叶时一般是论斤买,用篓装。

屯留人还很讲究茶道。沏茶时要先用大铁壶把水烧开,再把大把茶叶装入瓷壶内,用沸水冲沏,壶满水停,滴水不漏。倒茶时,第一次冲好的茶水只倒至茶杯的三分之一;冲第二遍、第三遍时再逐次加至满杯。这样沏的茶初尝苦涩,但茶味香甜清爽。

屯留人以茶待客的方式尤为特殊。客人饮茶时,主人要不断为客人添加,客人端起茶杯哪怕是只呷了一小口,茶杯一放下,主人就会马上给你添满杯。即使是客人一再表示不喝了,主人也会认为你是在讲客气,还会不断地给你添加,使你总是一杯茶喝不完。如果你懂得那里的规矩,只要将杯中剩的茶水往地下稍稍泼一点,主人就以为你真喝够了,不再继续给你清茶,叫做倒了茶羹不再喝。

友情链接

Hash:a23fb793b7a4b7b42af56bcf64ac532bcd802ddf

声明:此文由 西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