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观古迹品古韵赏美景

襄垣观古迹品古韵赏美景

中国地名》2012年11期翁同仁

襄垣县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北部。襄垣县始建于战国时期,由赵襄子在此筑城而得名,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襄垣以拥有政治家张良、世界上第一个到达美洲新大陆人—法显而著称于世,以打响解放战争第一枪的地方而闻名。2009年,襄垣县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授予“千年古县”称号,正式列入中国地名遗产保护行列。

襄垣历史悠久,建制沿革变化频繁。春秋时期,周桓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99年)地属鲁大夫党氏食邑,后被赤狄所夺,地归潞子婴儿国。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晋景公灭赤狄,地归晋公族食邑。周敬王十二年(公元前508年)行政区调整后,地属干阳。战国周贞定王十四年(公元前455年),归晋侯赵襄子领地。襄子筑城于甘水之北取名襄垣,亦曰毅垣。周安王姬骄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韩首置上党郡,郡治襄垣城。赵王迁十四年(公元前222年),秦置襄垣县属上党郡。西汉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襄垣为上党亭。东汉光武建武元年(公元25年),易亭为县,复称襄垣,属并州上党郡。北魏太元十九年(公元394年),割上党置襄垣郡,领屯留长子壶关、寄氏、乐阳五县。北魏泰常五年(公元420年),废郡复县,属乡郡。北魏建义元年(公元528年),复治襄垣郡,领五原、建义、刈陵、襄垣四县。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改襄垣为潞州,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州。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于襄垣置韩州。隋大业初年罢州为县,届上党郡。唐武德初,复置韩州于襄垣,领襄垣、铜辊、黎城涉县武乡等五县。唐代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废韩州,以县属潞州。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属隆德军,后属隆德府。靖康初,属金河东路潞州属县。元代至元八年(1271年),废屯留县并入襄垣,为潞州辖县。至元十五年(1278年)屯留、襄垣分置。明清之际,沿袭旧名。1958年9月,襄垣与沁县合并,改称襄沁县,后又与沁源合并,称沁县。1959年,三县分治,襄垣县名再度启用,沿袭至今。

襄垣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现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百处。全县历史文化遗存星罗棋布,形成了以县城为依托,东山仙堂山、西水(后湾水库)、中文化(凉楼景区的旅游格局。

现存的县城为唐武德年兴建,金天会年间扩建,是长治地区现存古建筑最多的县城。县城北关金代永惠桥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崇福寺、文庙大成殿、上党战役高级干部会议旧址大丰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昭泽王庙、城隍庙内的娲皇宫、戏台、寝宫等10余处县级保护文物成为得天独厚的文物旅游资源。

仙堂山古建筑群山西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景区四面环山、怪石奇松、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浑然天成。已载入《中国名胜词典》的山西名胜之一仙堂寺,宋代、明代、清代建筑风格交相辉映。仙堂寺周围还有文庙、灵宫庙、九龙洞、朱砂洞、蜜蜂洞、滴谷洞、纺花洞等自然景观,令游人留恋往返。新建的明代兵部尚书刘龙碑亭、东晋高僧法显纪念馆更为景区增添了高深的历史内涵。

后湾水库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1997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投资300余万元,对坝区进行了绿化、美化、净化、硬化。兴建了休闲度假村、饭店、商店和游泳场、钓鱼台垂钓池,购置了快艇、皮划艇等,使库区旅游开发初具雏形。整个开发规划用将六年时间,建成森林别墅区、游泳区、综合娱乐区、健身疗养区、商业区五大区域和明王岛、人工瀑布、水下龙宫、水下族馆、荷花池赤壁赛马场张家祠堂烈士纪念馆、上党战役纪念馆、上党战役土落截击战、磨盘垴战役纪念碑亭、宝峰寺十大景点,集旅游、观光、健身、疗养、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开发区。

位于县城西南5公里处的凉楼景区,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凉楼为襄垣八景之一,古名通天楼。相传,周文王首在此研究天文、演易八卦,故又名八卦楼之说。凉楼景区,西北依漳河水,东临淤泥河,南望鹿台山,是集避暑、佛道活动为一体的旅游胜地。现存的北魏、唐宋石雕、石刻、东岳庙南丰寺保存完好。抗日战争初期,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彭德怀左权、杨尚昆等在南丰沟村留下的光辉战斗足迹,保存完好的上党连祠,对研究上党连氏源流具有较高的价值。

高僧法显以"四个第一"赢得后世爱戴。东晋咸康元年(公元335年,法显出生于平阳那武阳(今山西省襄垣县)龚姓的农家小院里。三岁时,法显成为佛寺的一名小弥撒,二十岁皈依佛门。法显的一生"志行明敏,仪轨整肃"。公元399年,已是六十五岁高龄的法显,决定赴印度取经求律,瞻仰佛迹。从他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到取经成功、返回故土,前后历经13年。其间法显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栉风沐雨,经历了人们难以想象的艰辛和痛楚,夙愿得以实现。法显的历史功绩可以用几个"第一"来定义∶他是我国第一个到达印度取经的僧人∶第一个将外文译为汉语的中国人∶第一个到国外留学的中国人∶第一个到达和发现美洲大陆的中国人。位于襄垣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仙堂寺是当年法显大师出家修行之地,已被载入《中国名胜辞典》。襄垣人对法显大师心怀敬仰,深入挖掘以法显大师为核心的佛教文化,大力弘扬法显大师不畏艰难、矢志不渝的精神。在如今的仙堂寺,一座10米高的法显塑像栩栩如生。他风尘仆仆屹立船头,双目炯炯凝视远方,昂首挺胸踌躇满志。塑像旁,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的亲笔题词"东晋高僧法显法师",身后建有法显纪念馆,表达了襄垣人对这位大师的崇敬。

Hash:6480d5d0ef51f651932d1dbe6a7ee919ffb5379f

声明:此文由 考古快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