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一场沉浸式实景演艺打开一座红色之城
摄影:游玩
太行山上
文/张红伟
太行山上
硝烟弥漫的战火中
关家垴歼灭战
长乐之战
神头岭伏击战……
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一个个热血青年
义无反顾投入战斗
芳华在战火中定格
生命在战火中永恒
英雄成为他们的名片
烈士成为他们悲壮的注脚
太行山上
饥寒交迫的日子里
祠堂内
村委会
区大队……
一碗碗小米
一双双军鞋
汇聚成了支前的洪流
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衣
最后的老棉袄盖在了担架上
颗颗爱心
成为八路军战胜日寇的磅礴力量
太行山上
在群峦叠嶂的沟壑间
王家垴
李家庄
忠良沟……
一个个村落
一张张朴实的面庞
凝聚成一幅幅刚毅的画面
宁死不当汉奸
合同书上一个红手印
摁下的是承诺
铸就的却是一种精神
太行山上
在血与火的交融中
王石头
姐姐榆花
姐夫二奎……
一个个小伙子、小姑娘
奔赴抗日前线
妻子送郎上战场
母亲叫儿打东洋
保家卫国的决心
成了中华民族不灭的信念
太行山上
烽火燃烧的岁月里
每一个日夜
每一座山峰
每一名战士
每一场战斗
都成了永恒的话题
山山埋忠骨
岭岭皆丰碑
无数的英烈前赴后继
倒下的是不屈身躯
挺起的是民族脊梁
太行精神与日月同辉
太行山上红旗永远飘扬
摄影:王步红
江城子•观《在太行山上》实景剧
文/赵红英
龙湖水畔话峥嵘,暮云生,角声鸣。光影参差,形神俱盈盈。演者悲容观者泪,情谁共,夜泠泠。
太行御寇鏖战迎,动危旌,燕脂凝。鱼水深情,碑石书永恒。不灭军魂寰宇荡,天地鉴,志传承。
摄影:无意
观剧《在太行山上》演出
文/王俊利
大剧席地堪幕天,铁马长刀撼心扉。
旌鼓激越英雄气,明月青山坐忘归。
摄影:太行山醉人
今晚,在太行山上
文/赵秀红
在太行山这沟壑之间
今晚,历史与现代交汇
光影中,冲锋的号角已吹响
向前冲,继续向前
炮火纷飞,硝烟弥漫
再一次体会前仆后继
和在身边漫延开来的悲壮与无畏
信仰,是一束簇亮的火光
将你们的剪影勾勒成英雄的形象
一首歌在山风中婉转,在河川里回旋
一双布鞋千针万线,织进多少牵挂与惦念
半碗小米,鱼水情深,血脉相连
然而,炮火将山村这最后的安乐祥和
一下子击得支离破碎
襁褓中的婴儿,白发苍苍的老人
慈爱的母亲,奔跑着的小小少年
一个个倒在侵略者的枪下
残暴的杀戮践踏着生命与尊严
战马长嘶,旌旗猎猎
大刀挥舞,杀声震天
抗争,痛击,驱逐,保卫家园
流血,牺牲,依然勇往直前
千沟万壑燃烧着不灭的信念
一个生命就是太行山上的一颗星星
千千万万颗红五星撕开无边的黑夜
一切都已隐藏在历史的云烟
一切又真切地激荡在身边
这一刻,所有躁动的心都安静下来
睡着的,醒着的人
将镰刀和铁锤撞击的声音
再一次倾听
金属的脆响,撼动世界
正是那些心中装满赤诚的人
推动着历史的车轮
长风正起,这一刻
岁月不是被定格
而是以一种崭新的方式
与我们重逢
那一抹色彩,晕染着时光
成为太行山上
最激动人心的红
摄影:一帆风顺
他们,我们
文/李丽萍
他们就死在这儿
死在脚下
左边和右前方
我走过的山圪梁
村委大门旁
校园、寺庙
还有这个走廊
他的身子倒在脚下
小腿被炸飞
落在斜后方
连长小腿上的肉
被敌人砍掉
不知落在何方
早期共产党员的头颅
曾被砍掉
挂在南墙
身子埋在山梁
头没有一同入葬
班长的墓里
没有右手掌
他们那么英勇赴死
这些细节却不能
告知爹娘
只让亲人知道
他们战死疆场
无愧高山眺望的老娘
不,他们就是我们
我们曾死在这里
我们曾找不到腿
找不到皮肉
找不到手掌
找不到头颅
不要说我们还在
能那么庆幸吗?
他们的头颅就是我们的头颅
他们的手掌就是我们的手掌
摸摸我的胸口
看看你的皮肉
都是我们的人
换的——
……
我们的国土曾被人践踏
就在今天,今天
帝国主义还在狞笑
侵略者还在把杀人炫耀
他们的展览馆里
还展示着我们被虐死的同胞
前仆后继的我们
谁有资格骄傲?
今天,
华夏各行业不再怯大压小
每个人不会把善良强暴
宏观有引导
基层要微调
不会忽略老实人
这群人是大地的依靠
我们青年人不会把青春耍笑
历史和未来的交汇
今天是关键通道
我们老年人不会倚老卖老
经验把每个大家的家人指导
能人不会恃才而骄
因为宇宙里的风暴
都在大脑
更多的基层需要被引导
需要被及时武装部件和头脑
孬的要不孬
好的要更好
大的要更大
高的要更高
每个人
每寸土
都要把周围恰当照耀
地下的我们
将来的我们
才会说这时的一切
刚刚好!
摄影:王步红
Hash:b7f3611000e2b39d27ea62af108009cfb95b7c40
声明:此文由 本地灵通小达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