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文山揽记
01
“中国第一文山”,这是当代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高耀庭先生为枞阳浮山书写的楷书斗字山名钢牌,高空悬挂风景区正门出入口,招迎着慕名拥来的海内外贵宾游客。
这座文山,古称螯宫,名曰浮山,又名浮渡山,位于皖江示范区核心地带,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境内,滨临长江,偎倚白荡湖畔,形成“山浮水面水浮山”的奇观,远远望去,好似一叶轻舟泊于江海,宛如“江上绿叶”、“海上蓬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山面积76.8平方公里,最高峰165米,虽不比黄山大,不比天柱峰高,但它集黄山、天柱山之奇特,九华山之佛光,五岳之锦绣,尤其彰显自身特色——文化圣山,世界罕见的亿年古火山地质奇貌。
五千年前人类就在此繁衍生息,特异古刹祈福香火,千年摩崖石刻文化瑰宝,晋、南北朝、唐宋以来,众多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结下了不解之缘,以方以智为代表的明清时期中国最大家族学派“方氏学派”居住之地,方氏是继山东孔子世家之后中国文化盛大世家,昔有“北有孔氏,南有方氏”之称,证实此山乃中国文化世家悠久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自唐至解放前夕,枞阳属桐城,同是一县,山灵地杰,一方水土,名士辈出,群星灿烂,故历代誉称:“中国第一文山”。日本学者佐藤一郎游览文山题联:“天下形胜地,文人争霸处。”中国思想史学家、台湾清华大学张永堂教授在海峡两岸历史文化研讨会上兴奋地说:“浮山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我们希望通过旅游开发,能够让更多的人知晓这里的文化成就。”
如今,文山圣地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北京天上天集团和浮山旅游开发公司,有远大目光,创新理念,宏大谋略,实干精神,已于2009年投资3.5亿元,二期投资10亿元,三期投资20亿元,对景区的火山遗址、摩崖石刻、历史文化、人间真情、创意休闲等八大功能区,全面规划,科学开发,分期实施,以创建5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知名的文化圣地为目标,精心打造成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02
据近代科学家考察,这座距今约1.4亿年古火山,是一座保存比较完整的具有典型性的白垩纪晚期火山爆发形成的破火山,火山遗迹被中国地层典命名为“浮山旋回”,具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
在此山西南区域兴建陈列的地质博物馆,是地质标本的集中展览场所。馆内分为:展板展区、火山模型展区和演播厅。这里全面介绍火山学知识,展示浮山的火山岩、其它地区的典型火山岩与火山岩有关的矿石等。以现代声光电技术,通过火山模型模拟火山的喷发,游客能零距离感受到亿年前浮山火山喷发时的模拟景观。这里是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学习地质知识和亲近大自然的窗口。
亿年古火山,这里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山丘,隐藏着数以万计的神秘奥秘洞穴,隐藏着世人瞩目地质奥秘。2011年4—6月,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摄制组对此山地质地貌、人文景观等进行了深度采访、拍摄、报道,央视科教频道连续播出《怪洞之谜》专题片,引起了海内外极大兴趣和关注,扩大并提升了“中国第一文山”的知名度。
03
在方圆仅约十五平方公里的文山,有名可指的峰,就有七十二峰,最著名的有飞来峰、缥缈峰、妙高峰等十多奇峰。飞来峰尖,凌空巨石,形如海螺、状似葱头,古诗赞曰:“何处飞来石,蓝天耸玉葱。”缥缈峰顶,竟有如床平地,游人立此远眺,谁不赞赏?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登上此峰,赋诗一首:“登临一望水滔滔,还被蓬莱立巨鳌。细认江流分笠泽,界寻烟树辨毫毛。”妙高峰是此山最高峰,素有“文起妙高”之称。登上妙高峰绝顶,远眺大江滔滔水连天,可见九华、天柱诸山隐约若笋尖。
此山的确是岩洞世界。洞穴广而形如龛如厅者称“岩”,小而幽而曲者称“洞”。岩洞奇特,星罗棋布,天下罕见。其中著名的有摘星岩、洗心岩、会圣岩等三十六岩;有金谷洞、九曲洞、滴水洞等七十二洞。有的一岩通数岩,有的一洞兼数洞,洞尽即岩,岩尽即洞。
据说会圣岩内有小洞一百零八个,洞内鸣爆,响声各异。滴珠岩,又名滴水洞,洞顶岩头“常泄四时雨”,悬瀑奇观。宋朝王安石曾游此洞,并赋诗《水濂洞》。斯山奇特岩洞,地质学家们认为,它可与世界著名的美国印第安人洞穴相媲美。
文山的峰、岩、洞,为何多而奇?据地质学家考察,在一亿多年前,浮山是一座活火山,曾两次爆发,一次岩浆侵入,形成了许许多多高高低低的奇峰怪石和大大小小的岩洞。至今这里还留有火山口、火山塞、火山碴等火山爆发的痕迹。
这次我们几位老翁也同一批年轻人一道登上了奇峰“天池”——当年喷发岩浆的火山口。我足踏“天池”,环顾,近瞰,远眺,欣赏眼前锦绣江山,极乐之中,不禁情绪急转,神驰遐想这里当年火山爆发大灾难的情景。
然而,这极可怕的大灾难,也未能毁灭大自然,大灾难之后,这里居然还能出现如此奇迹奇观。这也证明了人类与大自然即使遇上任何意外都永远不会毁灭,只会发展更美好。此乃登“天池”之心得焉。
04
琳琅满目的摩崖石刻,文山人文鼎盛见证,珍贵的中华文化瑰宝。
这里石刻,星汉灿烂,列为省重点保护文物。千百年来,名流雅士,墨客骚人,接踵而来,挥毫泼墨,赋诗撰文,题词题字,刻石摩崖。
唐朝的白居易、孟郊、吕洞宾,宋朝的苏东坡、黄庭坚、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陆游,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左光斗、王守仁、袁宏道,清代的张英、方苞、戴名世、姚鼐、刘大櫆等名家,都在浮山留有铭刻。
现存石刻字最少的仅二字,多的超过千言。就其内容可分为景物景观、命名、纪事、佛教用语等类。
景物命名,如“一线天”、“天河坠玉”、“绕云梯”、“何地飞来”、“奇观第一”、“会圣岩”、“金谷寺”等题刻,既是胜景写照,又是妙境画龙点睛的精括。游人赏景,由景观字,由字览景,领略山川之锦绣,赞叹世间之奇观。
石刻纪事,如远录云游讲佛,成为开山禅师。欧阳修慕名而来,与之下棋,远录连胜数局,借棋理给欧阳修解说佛教,欧公折服,故会圣岩铭刻“因棋说法”,并刻有对联“千里飘囊归叶省,一屏棋局付欧公”。
以唐代孟郊题刻《悦柯亭》、宋代杨杰的《隐贤岩记》、明代雷鲤的《浮山记游》、清代吴元澄的《登浮山绝顶》等为代表的众多的石刻诗文,乃是文史的见证,也是文学书法艺术之宝。
这些珍贵的石刻,有镌凿于千尺峭壁之上,有雕刻于幽邃洞岩之中。有的字大如斗,有的字小如盅。黄庭坚的雪浪岩题诗石刻,尤为珍贵。有些珍品,由于年代久远,风雨剥蚀,也有不应有的人为损坏,题刻已无法辨认,实在可惜。
据文史资料记载,浮山摩崖石刻有四百八十三块之多,仅会圣岩一处就有二百多块。这里几乎峰峰有题诗,洞洞有刻铭。如此琳琅满目的石刻,不正是反映了这里曾火山爆发,在“浩劫”之余而出现的天下奇迹吗?
05
特异古刹,皈依佛光,海内外人士祈福圣地。
天下名山多寺庙,文山古刹尤特异,按山岩自身特点,所有寺庙均依洞而建,形成“岩寺”。其寺庙,佛殿、佛龛、佛雕和佛像,大都建安在如龛如厅天然的岩洞里,就岩建寺,就洞安佛,遍山佛洞,遍洞有佛。当
我们好奇而肃静地走进这天然的一座“佛洞”,佛殿西侧打坐的是位高龄老僧,相敬交谈,他向我们讲述了浮山佛教史实:浮山佛教始于南朝梁代,天台山名僧智者禅师来浮山建立了寺庙,五代时寺庙毁于兵燹。
到了宋朝天禧年间,河南郑州名僧远录云游名山经四川来浮山讲佛,重建浮山寺于妙高峰麓,成为浮山开山禅师。宋天圣年间,仁宗皇帝派内翰吕济叔到浮山传旨,赐《大藏经》5048册,赐额“敕赐大华严寺”,并赐远录禅师为圆鉴大师。圣旨碑及亭现立于文山名校浮山中学校园内,历代万人瞻仰。自圣旨下达后,佛山香火日益兴旺,和尚多达千人,皈依佛光,名传海内外。
另据文史资料记载,明末清初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杰出的爱国科学家、文学家桐城方以智,不愿为官,削发为僧,来浮山大华严寺住持,他是浮山第十代住持僧,自号浮山愚者,人称药地和尚。卒后葬于浮山东麓,现为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今来文山游客,大都来此敬览,美谈这位“愚者”轶事。弃官为僧的“愚者”,竟对“浩劫”之余的浮山这块净土如此深情,谁能真正理解?
进入新时期以来,文山寺庙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众多寺庙焕然一新,佛教走向兴盛,皈依佛光圣境,吸引着海内外人士向往祈福。
06
游客来文山,必游名山名校——浮山中学。
遐迩闻名的浮山中学,历来为安庆市、现是铜陵市示范重点名校。
背靠浮山峭壁,山奇洞幽,面前白荡湖,湖水澄碧,校园古树参天,翠竹掩映,新楼高塔,美景如画的浮山中学,由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房秩五先生于一九二四年在此择址创办的。
学校创办后地下党常在这一带活动,一九二八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浮山支部,吴克振任第一任支部书记,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烈士生前曾多次来这里指导革命工作。著名的将军、外交家、书画家黄镇曾在浮山中学任美术教员,并从事革命活动。红军高级将领孙炳文烈士的夫人及子女也曾在此校工作,在他们直接教育和影响下,大批学子纷纷投身革命。
先总理周恩来于一九六八年五月接见浮山中学校友、原二十军副军长朱铁骨时说:“浮山中学不同于一般的学校,这是当时那个地区革命活动的中心。”这座名山,这所名校,在我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浮山中学师生,继承和发扬了光荣的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以“敬业、进德、见智、健体”为校训,确立“言教、身教、勤教、善教”的教风和“求勤、求诚、求精、求实”的学风,在激烈竞争的潮流中,争创辉煌。全面深入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道德、学识培育新人。多年来,年年高考成绩显著,陈良文同学曾一举夺得安徽省文科状元。
近数年来,高考更是大面积丰收,向高校输送了数千名大学生。坐落在这静僻山区小镇的浮山中学却如此硕果累累,成绩辉煌,博得游客称赞不已。这正是:文山孕名校,名校育英才,山灵人杰啊!
Hash:c4cae4872337d332be72dde8407bc772ebf381e6
声明:此文由 六尺巷文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