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中国史研究》2021年第4期目录
来源:中国史研究、社科期刊网
目 录
内容提要
西周金文“五邑”及其相关问题
周博
内容提要:西周中晚期金文中的“五邑”当指岐周东边鄙野上的五个邑,它们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从考古学观察来看,“五邑”处在美阳河东流域、漆水河西岸的可能性较大,其职官如守堰、走马、驭人之设置基本符合了岐周东鄙的实际,而在岐周东鄙既有“五邑”这样的王朝公邑,也存在伯吉父、师、仲柟父等贵族的私家采邑。这些邑落东濒漆水河,其设置当有扼守漆水河,保卫岐周的目的。周王朝通过对“五邑”加强管理,保证了岐周的安稳。
关键词:西周 五邑 岐周东鄙 漆水河
论晋国早期都城与疆域
陈康
内容提要:叔虞为武王之子,在成王时受封于唐。翼城县唐兴镇、里砦镇一带很可能为唐人旧地,叔虞所居的鄂可能为东午寄东或苇沟—北寿城遗址。周人分封晋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统治唐人旧地、监视异姓国族与安抚戎狄、控制铜矿与盐业等资源及扼守交通要道。晋侯燮父在位时,晋人由唐迁晋,晋地应在天马—曲村遗址附近。根据北赵晋侯墓地等墓葬资料可知,从燮父到晋文侯,晋国一直以晋地为都。文侯死后,晋国大宗、小宗发生君位之争,导致昭侯被迫迁都翼,翼可能为羊舌墓地附近的王村西与王村北遗址。终整个西周时期,晋国疆域并未超出曲沃盆地的范围,两周之际尤其是曲沃小宗取代大宗后,晋国疆域开始逐渐扩张,为春秋中期晋国称霸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晋国 西周时期 都城地望 疆域变迁
秦汉时期的“妖言”
尚宇昌
内容提要:秦汉时期的妖言指预言在位者统治颠覆,并被认为有害于国家统治的言论。妖言在言论内容、形式、对象等方面与诽谤有别;西汉中期以后妖言中常见的灾异、神鬼内容更多是工具性的存在。岳麓秦简“以不反为反令”是对秦“行訞律”的扩大解释,其制定可能与秦始皇末年关东动荡的政治局势有关。秦汉时期的部分妖言实为谏言,将这类言论评定为妖言表现出在位者杜谏的态度;汉代针对妖言案的数次赦令以及多次下诏“举直言极谏”,显示出汉统治者对妖言案的反省和慎重。
关键词:秦汉 妖言 国家统治 岳麓秦简
史籍失载的秦始皇荆楚故地的一次出巡及其诏书析证
——岳麓书院藏秦简《秦始皇禁伐湘山树木诏》新解
孙家洲
内容提要:《岳麓书院藏秦简(伍)》公布了新发现的《秦始皇禁伐湘山树木诏》。确认它颁布于秦始皇廿六年(前221),使得完成统一的当年秦始皇出巡荆楚故地的重要政治举措得以确认,从而增补《史记》的漏载。联系《史记》的相关记载,可以为确认秦始皇的出巡就在这个特殊年份提供关联性思考。这道诏书所体现出来的文风与传世的秦始皇诏书,有明显不同。对这种可以概括为“文士抒情式”诏书的形成原因,做出合理性探索,也是本文的旨趣所在。
关键词:秦简 秦始皇 出巡 诏书 《史记》
居延新简《马建与张掾书》新考
刘乐贤
内容提要:《马建与张掾书》是居延新简中一封保存较好且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书信。虽然已经有不少学者作过研究,但在识字、断句乃至文义理解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根据《居延新简集释》刊布的清晰图版对《马建与张掾书》的释文作了校正,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中提到的“癸(葵)”“门菁”两种蔬菜的释读及名实作了新的考察。
关键词:居延新简 书信 蔬菜 葵 门菁
历史论述与地域统合:刘曜的国号
选择与十六国新法统之创建
李磊
内容提要:刘曜徙都长安、除宗庙、改国号,在以“夏后”为起点、纳“北夷”入华夏的历史论述中,视“赵”国为华夏正朔转换的标志,由此开启十六国的新法统。刘曜改国号,意行汉、赵嬗代,从权力结构及地域空间上重构五部屠各。管涔山受剑及“赵皇帝”尊号的传说,隐晦表明汉、赵的历史联系与现实区别。刘曜借由亡命朝鲜的人生传奇建构凌驾于五部屠各之上的个人权威。“赵”旗号意味着五部屠各与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之间的历史关联,借以笼络关中的“关东流人”并争取河北人心,化族群矛盾为政治矛盾,动摇司马保在关中、石勒在河北的统治合法性。
关键词:赵 刘曜 五部屠各 政权建构
赵贞
内容提要:敦煌吐鲁番文书表明,唐代对于死亡人口的审核与勘验十分严格。不论死者的身份是普通民户、奴婢贱民,或者府兵卫士及其父母,甚至寺院人口,官府都要进行严格缜密的勘察。籍帐文书中“籍后死”“帐后死”“〇〇〇年死”和“身死”,都是经过官方审核、勘验后的死亡记录。进一步来说,官方对于“身死”的关注绝不仅仅是死亡人口的覆核与统计,还关乎名籍、田赋与课役的变化,唐王朝正是通过对田地、赋役和差科的重新调整与分配来实现对不同身份民众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吐鲁番文书 身死 籍帐 勘责 替人
控制、法定与自称:唐宋之际归义军
辖区变迁的多维度考察
李军
内容提要:传世史书中张议潮于大中五年两次派遣使团献地的范围以及唐政府据图授地的记述,均是史臣根据张议潮所获法定辖区反推其入献区域的结果。以河陇政局的演变为考量,懿宗通过在河陇增置藩镇的方式,完成了对归义军辖区的调整。随着唐政府对归义军的态度由支持转为限制以及甘州回鹘等势力的崛起,归义军的实际控制区和法定辖区呈现出逐渐萎缩的趋势,自称辖区则时有变动。以曹议金击败甘州回鹘为契机,归义军宣称的辖区出现了大幅度的膨胀。在曹议金之后,由于归义军无力对外拓展、中央政府亦无意经略河西西部地区,归义军的实际控制区、中央授予及自称辖区最终趋于一致。
关键词:唐宋之际 归义军 辖区变迁 政治互动
南宋初年中央统军体制的调试
及其运作方式研究
——以御营使司的兴废为线索
贾连港
内容提要:南宋建立后,既有的枢密院-三衙体制已经废弛,宋廷迫切需要组建新的中央统军体制。御营使司便是在这一背景下成立的。初设的御营使司,主要职能是“总齐军中之政”。随着御营使司长官人选从李纲到黄潜善、汪伯彦的转变,御营使司统军局面逐渐形成,三省、枢密院反成其陪衬。由于外有金人追袭、内有诸将难制及统军体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御营使司的职能趋于衰减。维扬之变后,御营使司丧失边防措置权,三省、枢密院的职能开始有所恢复。苗刘之变后,御营、御前军分立,“御前”统军的局面开始出现。在吕颐浩主政时期,中枢军政运行仍存在诸多弊病。范宗尹主政后,赵鼎主持改革中央军制,罢废御营使司,并向“御前-枢密院”体制转变。南宋初年中央统军体制的调整,对于勉力维持风雨飘摇的南迁朝廷立足东南,有重要意义。其运作方式,对新的统军体制亦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南宋初年 中央统军体制 御营使司 运作方式
西夏建国前史事探微
——论盐州乌、白池与李继迁的崛起
叶凯
内容提要:李继迁从太平兴国七年出奔地斤泽,迄至道三年宋朝重新封授其定难军节度使,淳化年间是一个关键,这段时间党项人的实力有了显著增长。有迹象显示,淳化二年李继迁将基地由地斤泽一带转移到盐州乌、白池,而其当年降顺宋朝与此不无关系。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控制青白盐的产地,充实力量,拉拢其他蕃部,另一方面也是基于乌、白池的地理位置对新战略目标灵州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乌、白池 李继迁 青白盐 灵州
元代元日朝会考
贾建增
内容提要:元日朝会是元代非常盛大的朝会活动。元日朝会的各个环节,百官习仪,帝后升殿,百官待漏、进贺,礼物与贺表的进献,元日大宴等都有严密的制度规范。地方官府在元日也举行贺正仪式,并遣使入都进献贺表。元代元日朝会规模宏大,仪式庄严隆重,继承了汉族王朝元日朝会的基本形式,蒙古旧俗也大量融入其中,呈现出明显的蒙古统治王朝的特征。元代元日朝会从礼仪层面彰显了元代君臣关系,有助于元朝蒙古统治者构建正统性。
关键词:元代 元日朝会 蒙古旧俗 正统性的构建
明代卫所军户原籍田产处置初探
吴才茂
内容提要:“成化二年转批粟文海田地合同”是清水江文书目前发现最早者。由于明代清水江文书极为稀少,从已见文书来看,所涉多与卫所、土司等制度相关,因此,对明代清水江文书的精读与细研尤显重要。这件合同中的永安乡,经考为湖广会同县辖下乡村,由此可知,文书虽然发现于清水江流域,但所涉事项并非卫所军户抛荒屯田,实系卫所军户在原籍的田地。这件合同签署之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卫所军户与原籍军户军役纠纷与分担问题。经原籍州县的介入,卫所军户在原籍的田地,正式转批在粟文海、粟文江名下耕种,并由其缴纳秋粮。这样,卫所军户在原籍之田产,就被合理合法地处置了。
关键词:明代 清水江文书 卫所军户 原籍军户 军役
“土司”名称由来研究
瞿州莲
内容提要:辽宁省档案馆所藏《明太祖实录》(简称“辽宁本”)记载了明朝洪武二十五年正月癸巳至六月癸酉的内容。将“辽宁本”的内容进行分析后,可以确定“辽宁本”为建文帝时期初修稿抄本。而该书中有关“土司”名称及土司活动的内容记录,为“土司”名称出现于明洪武时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当时“土司”一词指代“土官衙门”。这一新发现将“土司”名称在官方文书中出现的时间上限提到了明洪武朝。
关键词:土司 《明太祖实录》 名称由来
Hash:4bc3bee7306dd4d85a111e343d4dadba9a9484fb
声明:此文由 叨叨三国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