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林寺,彩塑艺术的华美殿堂

双林寺彩塑有五大特点:其一,所有彩塑都是用当地的红黏土制成,这种黏土黏性大,塑出的像光滑细腻,质感特别强;其二,寺内四分之三的彩塑是采用悬塑手法制作的,像在空中悬着,游客感受到很强的立体效果;其三,许多塑像前倾10度—20度,这样既解决了观者的视觉差,又改变了泥塑直立的传统雕塑方式,这也是古代匠师将力学和雕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型;其四,所有雕塑均注重塑眼睛,大多塑像是直接用黑色琉璃珠嵌入作为眼睛,经过千年仍是十分传神;其五,注重个性刻画,双林寺有大小两千多尊彩塑,但每一尊都各具神态,无一雷同。

双林寺中保存着不少观音像,有渡海观音、自在观音、千手观音等等,这些塑像没有了神仙的正襟危坐,乍一看,却像是调皮可爱的邻家女孩。国内寺庙的观音像大多是站立的,而这尊观音却是高跷右腿,露臂赤足,衣襟半遮,面相恬静妩媚,姿态舒畅自然。雕塑她的匠师突破宗教艺术的常规陈式,让一直“站”着的观音“坐”下来,而且在她的坐姿设计方面大胆创新,将其右腿屈起,解决了人体重心一般会落于左侧的问题,将她塑造成一副自然可爱的人间少女形象。“古代工匠真是了不起,即便是研究过人体骨骼肌肉的艺术家也难想象出来。”

双林寺最精华的彩塑当属这尊韦驮像,通过静态表现出的运动——不动之动,是它在艺术上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韦驮被安排在一进殿门的位置,其身体重心基于左足,下肢朝前站立,从腰部开始,由头部带动整个上体躯干向右侧扭曲,这种扭曲程度,极大地超出了人体生理所允许的限度,很像一节麻花。

但从整体气势来看,这种违反人体解剖结构的姿态,不仅没有一点不舒服的感觉,相反却令人感到一种强大的力度和动势,这是由一条从头到脚贯穿于韦驮全身的S形曲线所表现出来的,这条曲线极富弹力和流动感,构成了韦驮身体动态的主轴线。加之韦驮身上的飘带萦绕飞舞,从视觉上也加强了动势。韦驮右臂握拳下垂,肘部向外伸出,让人感觉他的肌肉充满了力量。韦驮整个身躯,由左手、右手肘部和足部三个点构成一个略带倾斜的三角形,这种倾斜状态增加了这尊塑像的活力和行动感。

此外,韦驮像还体现出一种时间的节奏性和动作的连续性。韦驮腿部动作为正面站立,身体重心立于左腿,右腿放松微向外伸出,这种处理方式极易被塑造得呆若木鸡。在此基础上,匠师能不落俗套,打破程式限制,使韦驮上身向右扭曲,左臂抬起,似乎突然发现了妖魔鬼怪,正欲振臂击之,形成连续性的第二动作。而最为精彩的是韦驮眼神与头部方向的反向关系。按照常理,人的头部向右扭转时,眼珠也必然向右看。而韦驮眼珠的处理恰恰打破了这种常规,其头部、身躯皆向右扭,眼睛却偏偏望着左方。这样,在时间上又增加了一个节奏。这样,韦驮整个身体从下肢的稍息站立,到上肢和头部的扭动,再到眼珠的反向转动,在时间上形成了三个动作节奏,极大地增加了动作的连续性——韦驮像的“不动之动”感便产生了。

山西旅游信息中心编辑整理

联系电话:0351-7731893

投稿邮箱:shanxi12301@163.com

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欢迎订阅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微信,为您及时推送最新旅游资讯。敬请登录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网站:www.shanxichina.gov.cn 详细了解山西旅游文化

关注办法.:

↓↓↓

Hash:40744ec1a5e4906ca4ab17f69b5124b82cf0d3f6

声明:此文由 山西省旅游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