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第一关-雁门关 桃园圣地-赵杲观 汽车两日游

中原第一关-雁门关 桃园圣地-赵杲观 汽车两日游

临幽谷、倚奇岩、山清水秀人间第一蓬莱也---赵杲观

昭君出塞关口、网红打卡必去处雁门关AAAAA

特价:398元/人

特别说明:仅此一班

特色

01

餐:午/住宿:

代县

早晨集合后乘坐大巴,全程高速,欣赏沿途美景,前往桃园圣地【赵杲观】赵杲观位于山西省代县新高乡,以深山古刹赵杲观为中心建设一处融人文景观和自然情趣为一体。赵杲观可分北洞与南洞两大群落。北洞内容以道教为主,南洞内容以佛教为主。北洞是主体建筑部分。中区有大殿三间,坐北向南。原为道教三清塑像,后被佛教改成三世佛。赵杲观创建于北魏太延年间,即公元435年到440的之间,距今1579年。历代均有修葺扩建。现存建筑物为明代重修。该观建于天台山峡谷中,利用当地的天然石洞、在悬岸峭壁上略加人工建筑而成,相传,在春秋战国间,赵襄子为了向北扩张领土,将他的姐夫、当时占领代地的头领骗到今天代县的夏屋山杀害。赵襄子的姐姐听到自己的丈夫被害,也就摘下头上的笄子自杀了,代国的丞相赵杲一看国破家亡,便带领一些大臣和其她姬妾逃了出来,到天台山隐居,修道成仙,后人就将赵杲隐居的地方称为赵杲观。赵杲观建筑特点为涧窟悬空结构,可与北岳恒山互为补壁.“天台十八洞,洞洞皆胜境”,尤其是位于滴水洞上方40米处半山腰的罗汉洞,堪为深山洞窟一绝.赵杲观山老谷深,山势变化复杂,形成了许多小气候,水环境.其内植被茂密,种类繁多,野生动物出没其间,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金雕,二类保护动物豹等20多种,鸟类三十多种,药材40余种,其中首推乌头,品质优良,储量颇丰,观中尼僧视为镇观之宝.赵杲观属整个代县雁门古迹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南连五台山,北接云岗石窟,是整个三晋旅游网上的一个中驻点,与三晋文化旅游组成一个整体。

愉快地一天结束后回到酒店(品尝当地特色小吃晚餐自理

02

餐:早/住宿:

早餐后赴天下第一关雁门关,早在《吕氏春秋》中就已盛名远播:“天下九塞,勾注其一”在《地道记》中就名冠天下:“天下之险有卢龙、飞狐,雁门为之首。”雁门关首先是一座铁血战场的国门:“南思洞庭水,北想雁门关”,在中国古代,雁门关和洞庭湖是北界和南疆的代名词。这里“咽喉全境,势控中原”,由于山高风大,南下的大雁,来到这里必须盘旋三圈才能通过,故名雁门。雁门关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内三关,是历史最为悠久、战争最为频繁、知名度最高、影响面最广的古关隘,被誉为“中华第一关”。在3000多年的岁月中,它雄踞于沟通内地与塞外、中原与漠北的雁门古道之上,亲历和见证了中华民族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它既是“外壮大同之藩位,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势控中原” 的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内地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向俄、欧开拓国际茶业贸易之路的商旅必经之途。几千年来雁门关承受过无数次烽火狼烟、金戈铁马的战争考验;目睹过数不清的驼铃声声、车马商队行旅;迎送过许多巡边、亲征的帝王、南征北战的将士,出塞和亲的公主,入关朝贡的单于,风尘仆仆的使者,慷慨悲歌的边塞诗人,意气相许的游侠剑客,猎奇探险的旅行家,大批内迁定居的游牧健儿和走口外、远处谋生的内地百姓。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战争与和平、分裂与统一、民族的碰撞与融合、王朝的兴衰与更迭、社会的进步与反复、民众的苦难与欢欣。游览线路 观音殿—云际泉及雁池—盘古石—关陵及壮士亭—观景台—雁门关驿站—镇边祠—雁塔碑林—天险门—关署—点将台西城及雁月楼—地利门及宁边楼—瓮城门—边贸街—豹突泉—雁门关村—明月楼—景区标志壁——后腰铺行程结束后返回温馨的家

赵杲观小交通往返20元/人+雁门关小交通往返10元/人

2.用餐:1早1正(10人一桌8菜1汤)

意见反馈

其他

Hash:c4f62cae745804ac512eab13f82b5c1e65ee42cc

声明:此文由 大美同业中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