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历代城址变迁考略(一)
内容提要:临清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它“因水而名”,“因河而城”,后又“因漕而兴”。由于水患、兵燹、政治、经济等因素,临清县名几度变更,城治数易其位,城址也多次迁徙。临清城的历史发展脉络可以从早期历史、建置时代和漕运盛时三个宏观时段来考察。临清城址的迁建始终在河水两边摆动,其命运维系于“水”。临清成为运河商业都市之后,对城池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与扩建,突破了治所城市的局限,并最终定型为砖、土二城相连的“宝瓶城”。
临清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在远古时代为“有鬲氏”部落范围,在夏朝时为古九州之一的兖州之域。《尚书·禹贡》有“泲、河惟兖州”的记载,“泲”指济水,“河”指黄河,“言此州东南据济水,西北距河”,而临清即在此范围内。商末属纣畿内地,史载殷纣王“盈钜桥之粟”,“聚乐戏于沙邱”。钜桥始建于商代,位于今河北省曲周县东北,横跨漳水,临清西境即与曲周接壤。临清又为古沙邱地,《毛诗谱》曰:“邶鄘卫者,商纣畿内,方千里之地,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太行之东,北踰衡漳,东及兖州,桑土之野。”春秋战国时期隶属齐州卫地,后属赵国。秦时属钜鹿郡,汉承秦制始置县,隋唐以来废置相寻。明代为东昌府属县,弘治二年(1489)升为州。清顺治元年(1644)为临清州,乾隆四十一年(1776)升为直隶州,民国降州为县。
临清境内有三条古河流经:清河从西南而东北沿西部边境而过,会通河由东南而西北从境域中部穿过,马颊河自西南向东北沿东部边境而去。黄河主、支流亦曾数次流经此地,清河、会通河多次与黄河合流。自明代黄河南徙后,清河、马颊河皆与海河汇流入海。自古以来,临清与“水”结下不解之缘,“临清”之名缘于古代清河,有“临近清河”之意。历史上的几个古城均傍河而建,临清可以说是“因河而城”。随着元、明、清三代对会通河的开挖与整治,临清成为漕运咽喉之地,逐渐成长为运河沿岸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临清又是“因漕而兴”。由于水患、兵燹、政治、经济以及决策等原因,临清县名几度变更,城治与城址位置也数易其位。考察历史时期临清城址的变迁脉络,对于古代经济城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古城址的探索也是古城遗址大面积发掘的准备工作,笔者利用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田野调查以及出土文物,对临清古城名城、位置、规模和布局等提出初步意见,以期抛砖引玉。
图1 临清历代城址位置示意
资料来源:基于百度地图作者自绘。
早期(春秋至汉代)临清城址的起源
春秋时期,临清境内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有人聚居的城镇,史称“贝丘古城”,其遗址在今天山东省临清市大辛庄街道办事处近古村西南约200米处。据该村《常氏家谱》记载,常姓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3)在此开设店铺,命村名为“常店”。至清雍正九年(1731),因村址紧靠贝丘古城遗址,村民集议将村名改为“近古村”。贝丘又作“贝邱”,《说文解字》解释“丘”为“土之高也”,《尔雅》又云“四方高中央下亦曰邱也”。在古代,人类聚居的地方多称为丘,仅见于《春秋》和《左传》记载的将近40个,如春秋时期的清丘、葵丘,战国时期的沙丘、废丘、宛丘、顿丘,不胜枚举。这里涉及一个重要的水与城建历史问题:城郭建于“丘”,既因据水利,亦因防水患。换言之,所谓城“丘”者,乃因近水之高地而建。
黄河泛滥是危害临清境内居民生存的最大天灾,人们以高地土阜聚居避之。“周定王五年(前602),河决宿胥口,在今濬县西南,出濬、滑之间,循今之卫河即漳水,掠大名、临清,循南运至天津入海,是谓初徙。”这是黄河的首次改道,在今淇河与卫河合流处,行经路线大体似今卫河左右,史料同时也指出流经的几个重要城镇,其中就有贝丘。汉代又在此置城,时封清河王于清河郡,于是改清河郡始置为清河国,治所由今河北省清河县境迁入此处。据《太平寰宇记》云:“贝丘在今县东南十五里,有汉贝丘县故城存,城中有贝丘,髙五丈,周回五十步,兼有后汉贝丘长博陵刘伯言、北海苑盖兴二碑,并文磨灭。”据当地老人讲,五十年前遗址高出地面数尺,南北有几十丈长,面积约存500亩上下,东、南两段还可看出城的规模,砖瓦块亦随处可见。
临清境内的贝丘虽史料记载无多,但自两汉迄宋历代均对其记忆犹新,概因之为黄河故道和今道分流处的地理界标。正如宋人张洎所说:“禹以大河流泛中国,为害最甚,乃于贝丘疏二渠,以分水势:一渠自舞阳县东,引入漯水,其水东北流,至千乘县入海,即今黄河是也;一渠疏畎引傍西山,以东北形高敝坏堤,水势不便流溢,夹右碣石入于渤海。”
Hash:39b9a43abdfb87770752bb51218915e5d413abfb
声明:此文由 看临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