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考古从这里起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袁楠 通讯员 郭强 饶胜

11月7日,“纪念新中国辉县考古发掘70周年暨古代文明研讨会”在新乡召开,来自国内外考古学界专家、高校学者、各级文物部门负责人160余人,围绕新乡古代文明以及各领域研究热点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为我省文物考古工作建言献策。

1950年10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仅两个月之后,由时任副所长的夏鼐带队,前往我省辉县开始了新中国的第一次考古发掘,拉开了新中国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的大幕。

在辉县琉璃阁、固围村等地,考古队发现了商代灰坑以及多座商代、战国和汉代墓葬,并出土了漆棺、玉器、错金银器、铁制工具、铜器等大量文物,为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面貌与状况提供了重要物证。在对发掘资料进行整理后,考古队撰写了《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第一号:辉县发掘报告》,这本报告也被誉为我国考古报告的典范。因此,学界把新乡辉县称为“新中国考古学的摇篮”,将辉县的发掘称为“中国考古学新的里程碑”。

“新乡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从裴李岗、仰韶、龙山,到夏商两周以迄明清,时代相连,文化序列完整,是研究探索华夏文明产生、发展、延续不断的重要地区,是阐释华夏历史文明诸多问题的关键地区,做好新乡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说,此次研讨会纪念新中国辉县考古发掘70周年,就是要回顾新中国考古发掘的历程,总结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产生的过程规律,引导和启发考古学人应该坚持什么、发扬什么、如何走中国考古自己的路。

当天,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庆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山西大学副校长杭侃等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辉县考古、豫北及相关地区考古发现与研究等内容作了专题演讲。

据介绍,新乡地处中原文化圈,历史悠久,境内保留了大量有价值的古建筑、古陵墓、古庙宇、古碑刻,与鲁壁藏书、敦煌藏经洞甲骨文并称为中国文化史上“四大发现”的汲冢书就出土于新乡。近年来,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一批古遗址、古墓葬,包括新石器时代遗址有云锦府遗址、九熙府遗址、西台头遗址等,古代墓有吕村、尚村汉墓群延津县仿木结构宋墓、北于店绍圣五年纪年墓、延津县至元十八年纪年墓等,时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抢救性发掘保护了新乡境内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新乡市副市长李瑞霞表示,新乡将在学习外地市先进考古工作的基础上,做好新乡地区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做好考古发掘、资料整理、成果展示工作,用考古成果、古代历史研究成果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智慧力量。

据悉,研讨会期间,专家学者还将前往辉县琉璃阁遗址共城城址、百泉、平原省委旧址(新乡市考古所文物整理室)、新乡市博物馆等地进行学习考察。

新闻多一点:

郑大、河大在新乡建立基地从事考古研究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袁楠 通讯员 郭强 饶胜

11月7日,记者从在新乡举行的“纪念新中国辉县考古发掘70周年暨古代文明研讨会”上获悉,郑州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研究新乡基地在当天正式揭牌成立,将致力于新乡地区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

“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延续5000年不间断?它的文化基因是什么?为什么说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这些都是我们考古工作需要回答的问题。”郑州大学副校长韩国河认为,新乡作为研究黄河文化、中华文明的重要区域,目前还存在诸多未知的地方,很多历史现象、历史问题仍不清楚,基地的建设就是为了搭建协作平台,通过展开大量的考古调研,梳理新乡在中华文明发展主线中有哪些重要遗址或遗存,从中选取一些课题进行系统的考古研究,在解决一系列学术问题的同时,实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我们早在2004年就成立了‘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专门从事黄河文明及沿岸可持续发展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构建起考古研究的平台和团队。”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侯卫东说,河南大学黄河文明研究新乡基地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早期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夏商时期文化互动与聚落变迁”“黄河河道变迁及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等课题,对黄河文化进行多方位的深度剖析,并通过线下活动、线上推介、数字博物馆建设等方式,做好黄河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人民群众共享考古成果。

据介绍,两所高校将与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以考古科研项目为依托,整合双方在考古人才、考古资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成果总结、史料积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从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共同在新乡开展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Hash:7f2a44417e2714403d9a3d1354c3e2b8324710df

声明:此文由 考古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