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这座千年小城清新如莲,苏轼都来打卡……
家乡的美景近在身边
让久“宅”的我们走出家门
放飞心情、拥抱自然
“爱家乡,游河北,发现身边的美”
◆ ◆ ◆ ◆ ◆
联合策划出品
河北新闻网、河北省旅游协会导游分会
联合制作的
“名牌导游带您游河北”系列音频节目
带您一起
探寻河北美景,讲述河北故事
这里有着2200多年的建县史
这里曾是苏东坡为之赋诗的地方
今天
让我们跟随名牌导游张倩
名牌导游
张倩
△点击收听 音频
临城县有着约5000年的文明史和2200多年的建县史,新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在此聚居,商周时期曾为名城古郡。春秋时,属晋地,筑有临邑城,《左传·哀公四年》中所述的“赵稷奔临”就是指临城。
这里有着“北方奇观”的天然喀斯特洞穴,是全球同纬度(北纬37度)最大的溶洞,以“洞体幽深、景观密集、造型独特、小巧玲珑”著名。
1990年7月对外开放以来, 崆山白云洞已发展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与邻近的 岐山湖、天台山、蝎子沟等联合申报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奇洞、河北最美30景、河北“十佳”旅游风景区、“邢台新八景”、邢台市“十大金名片”。
北宋元佑八年(1093年)6月,苏轼56岁,身为礼部尚书的他,面对朝堂上风起云涌的险恶局势,想到了退避,他上书哲宗皇帝赵煦,请求外任越州,“我顷三章乞越州,欲寻万壑看交流”。
他的请求,没有得到皇帝批准,数日之后, 苏轼被诏告“除知定州”。赴任前,交接期间,接二连三的变故,让苏轼身不可支。先是46岁的妻子王闰之死了,一个月后,可倚重的高后又死了。
金秋十月,苏轼定州上任,励精图治。但在定州不及八个月,苏轼接到了二次被贬的诏书,苏轼再一次感到无奈,新的一个贬谪地惠州,是南国一个遥远之所。
绍圣元年(1094年)闰四月, 苏轼启程,从定州赶赴岭南,路经临城时,连阴几天的天气忽然转晴,他的心情一下子好起来。西望太行,草木葱茏,冈峦俊秀。他忽然想起昨岁始赴定州时的情景,那时正值万木萧疏,连日大风沙,使那青青如黛、蜿蜒北去的太行,被黄沙无情掩盖,身边景物一片昏黄。
苏轼在心里感叹:这难道是一个祥瑞的征兆吗?像那韩退之从贬所北还,路经衡山,天气由阴转晴。而自己行走至此,天气也肃然转晴,是否自己也会“南迁,必返乎此?”
他触景生情,不禁作诗一首
▽
可独衡山解识韩。
未应愚谷能留柳,
太行千里送征鞍。
逐客何人著眼看,
太行·临城道中作
诗的大意是:我一个遭贬的人没人愿意看上一眼,只有这千里太行送我到南方赴任。我不会像柳宗元那样长期困在贬所愚谷,而会像韩愈那样很快返回。难道只有衡山了解韩愈,太行山不也同样了解我苏轼吗?
苏轼怀着“莫言西蜀万里,且到南华一游”的自我宽解心情, 在临城小住,他游览了普利寺、普利寺塔,驾舟楫环游了泜河风光。入夜,下榻普利寺院,与方丈对灯而坐,谈古论今,彻夜长谈,好不投机。翌日,苏轼谢绝方丈挽留,将随身携带的《前赤壁赋》手稿,赠与方丈,拱手告别。
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临城知县程鹏抟在相隔数百年的一场抗洪救灾之后,嘱人立碑记之, 并令石匠在碑阴凿刻了苏轼的《前赤壁赋》全文,立于汦河大堤南端。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发崆山白云洞,建立碑林时,那块长宽1.8米的方形石碑被迁于园中,供人参观。
一方记载着苏东坡大学士洋洋文思的石碑,让人时时忆起他在临城短暂停靠的一站,他给临城留下的诗文美谈。
邢台临城
这座经千年文明浸蕴的小城 清新如莲
似一幅画,像一首歌
目光所到之处皆是温暖明媚
等着懂它的人来追寻一段故事
来源 | 河北新闻网
Hash:dcb9b11bce3c5180dc285c0785dfea1da02ba9c3
声明:此文由 河北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