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是最珍贵的家产——霞浦传承不息的王伯大家风家训
初秋,在霞浦县牙城镇,依托当地历史文化名人——王伯大的宗祠建成的镇廉政文化教育示范基地里,改造提升工程正紧锣密鼓推进着,以让更多人在此接受廉政及王伯大“四留”家风教育,让好家风走入寻常百姓家。
王伯大,霞浦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字幼学,号留耕道人,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生于今霞浦县松港街道赤岸村,葬于今霞浦县牙城镇雉溪村。南宋为官34载,王伯大清廉忠直,素以直谏闻名,是闽东历史上的廉政楷模,并题下“四留”家训传后人。
传承好家风,传递新风尚。而今,王伯大的“四留”家训已在赤岸、牙城,在霞浦大地,薪火相传,续写着新时代的家风故事。
“四留”家训 虽远弥香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这是700多年前,王伯大写下的《四留铭》。篇幅短小,却字字珠玑。“留余忌贪,泽及后人”的处世哲学思想,穿越历史风尘,闪现着智慧的光芒。
王伯大是朱熹的再传弟子,宋宁宗嘉定七年(1211年)登进士第,授主管户部架阁,不久升国子监学正。从政34年来,王伯大任过知军、枢密副都承旨兼左司郎中、参知政事(副宰相)等30余种职务,曾二次罢官,三次降职,虽仕途坎坷,但一身刚正耿直、坦荡无畏、勤政廉政的为官本色,深受民众爱戴。
朱熹
三两故事,可见一斑——
据载,嘉定十年(1217年),台、衢、婺、饶、信诸州(即今浙江、江西邻近县市),普遍发生不同程度的粮荒。王伯大被起用到重灾区任知军。到任后,经过调查,他深知灾情面积大、情况殊,灾民文盲多。特设荒政局,聘请有识之士,研讨古今赈灾办法,而后采取清查户口,用红、黄、黑、白四种颜色为标志,划分灾情等级,张榜公布,迅速将有限粮款及时如数发放到灾民手中,救活众多灾民。随后调离时,境内民众为他建生祠多达13座。
淳祐二年(1242年),霞浦赤岸王氏族人向王伯大反映:故乡营田陂年久失修,民苦有田无水,要大修又苦工大费广民力不足。此时的王伯大奉命“督漕于闽”,为满足家乡民众的渴求,他没有利用手中职权,而是从自己的薪金中取出白银50两为倡导,并委托新任长溪知县黄恪总揽完成这项从20余里外截流引水的工程,受益农田千余亩。村民欣喜非常,立碑纪念。
淳祐八年(1248年),王伯大两袖清风退休还乡,自号“留耕道人”,在赤岸建留耕堂,并题下《四留铭》。宝祐元年(1253年),王伯大辞逝,坟墓在牙城镇雉溪村后真武坐堂山北坡正中。因其清廉,墓冢也建造得相当简单。但其身后的传世“家产”,却无比珍贵。
传承家训 弘扬新风
七百多年来,王伯大的“留余”家训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在他当年的为官之地——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县,自明朝后期起,康百万庄园就以《四留铭》作为康家的传家之训。现存于庄园内、制于清同治年间“留余匾”, 更是成为中华名匾之一。2013年1月5日,河南省还成立“留余文化促进会”,并主办首届留余文化论坛,深耕王伯大的“留余”思想。江苏省苏州市潘氏家族、吴忠市同里镇王氏家族及广东省梅州市梅城张氏家族等也都奉留余、留耕思想为家族族训,传承不息。
留余匾
墙里开花,墙外香,墙内更香。
2004年,王伯大被评为“霞浦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2013年,霞浦县建成福宁文化公园,立起一尊高逾2米的王伯大铜像,公园大门两侧大型花岗岩浮雕《福宁赋》,专门镌刻王伯大资助兴修赤岸营田陂的画面。 2015年12月霞浦县纪委拍摄《博大的留余铭——王伯大廉政故事》电视宣传片,让“留余”清廉家风吹进千家万户。以此为推手,霞浦在全县开展“立家训,树家风,话廉政”主题系列宣传活动,传递好家风、释放正能量。
传承家训,弘扬新风。据了解,王伯大之后,霞浦赤岸村王氏族人曾因历史变迁,迁居牙城,以及在全国开枝散叶,但对“四留”家训的传承从未停息。在牙城等地王氏族人里,更是将“四留”家训化为了向上向善的实际之举。
牙城镇牙城村、年已七旬的王良仁先生,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富而思源,回馈桑梓。早在1998年,得知镇中心小学教学楼低矮、简陋后,他便将自家位于镇区一块面积240平方米的宅基地赠予学校,让学校用出让这块宅基地的收入,在校园里盖起了新教学楼。翌年起,他又开始通过霞浦县关工委牵线,每年资助霞浦籍贫困大学生,解决生活费等困难问题。此后,他还牵头成立牙城镇教育发展促进会,建立牙城镇教育发展基金,联络社会各界贤达,共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谱就连连佳话。
还有牙城村的王纯立、王良信等,他们捐资助教、扶困济贫、热心公益、助推发展,成为传承好家风的最生动诠释。
“家风不只代表着一个家庭,也是社会风气的基石。”霞浦县纪委人士表示,下一步还将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和良好家风,并通过建设一批教育示范点,让好家风吹进普通家庭,传递正能量,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延伸阅读】
四留铭
《四留铭》
“四留铭”也叫留余铭、留耕铭,铭曰:“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大致的意思是:留有余地,不要把造物主赐予的巧妙使尽,要懂得还给自然界;留有余地,不要把所得的俸禄花尽,要懂得还给朝廷;留有余地,不要把社会财物占尽,要懂得还给老百姓;留有余地,不要把祖上积淀的福份享尽,要懂得留给子孙后代。
(来源:宁德网·记者王志凌 叶陈芬 通讯员陈清 何焱红 文/图)
Hash:29d6025e91657ba9544414464a815c210b8dff30
声明:此文由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