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收藏家协会白瓷考察之旅(三)——定窑篇

11月23日—24日,广州市黄埔区收藏家协会白瓷考察团,继续来到定窑遗址、定州博物馆等地参观考察,逛博物馆、考察窑址、藏家交流等,探寻白瓷发展历程!

定窑遗址

11月23日,考察团一行来到涧磁村定窑遗址考察,现场感受千年定窑魅力。

定窑在唐代后期受邢窑影响烧制白瓷,到了宋代逐步成为白瓷窑之首,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涧磁村定窑遗址,坐落于河北曲阳县涧磁村,是宋代窑址。宋代的曲阳属定州所管辖,故称“定窑”。始于唐代后期,盛于北宋,元代以后逐渐衰落。1951年故宫博物院发现遗址,1960年至1962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1985至198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发现大量窑炉和作坊遗迹,出土遗物标本万余件、残片约37万片。涧磁村定窑遗址,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探寻之路

定窑遗址

定州博物馆

定州博物馆

11月24日,考察团一行来到定州博物馆参观考察,天下大白展厅为定州博物馆五大系列展厅之一,位于博物馆三楼,展出面积840平方米,展出文物181件。展厅以定瓷起源(北朝至隋代)、发展(唐至五代)、高峰(宋代)、余绪(金元)四个时期为主线,展示了定窑七百余年的发展历程。

定窑作为北宋五大名窑之一,以烧制白瓷为主,因瓷器上所暴露的杂质无法掩饰,所以在选料上尤其严格,原料处理须层层筛选,分级沉淀,陈腐优化,从而达到最优质的胚体用料。而在装饰技法上注重划花、刻花、印花、贴花、堆塑等。窑炉装烧创造出组合支圈覆烧法,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及成品率。

01

源起

定窑早期的部分器物,制作更偏向于壶、罐等日用品,用于盛放粮食或水,胎质粗松厚重,釉色多以青色为主,釉质成玻璃象。

02

发展

唐代中期定窑产品的烧造尚处在摸索经验、改进工艺的阶段,还未能烧造出真正的白釉瓷,这时候的定窑产品胎质粗松,釉质粗略,施釉不匀,呈色不稳,造型不够规整,外施半截黄釉內施白釉是这一阶段独有的特色,也有部分黑釉、褐釉等。装饰纹饰以席纹、戳纹为主,常见器型为碗、钵、罐、壶等。晚唐五代时期,烧造技术有了明显突破,烧制出较高品质的精白瓷,胎体洁白坚致,釉色光亮莹润,曾一度为宫廷、贵族、寺院等烧造带有官款的瓷器

03

高峰

北宋时期的定瓷胎薄质细,釉色莹润,造型丰富,既有生活实用品又不乏佛教用品。装饰技法成熟,刻花、划花、印花,首创组合支圈覆烧法。并成为官窑,烧制“官” “新官”、“尚药局”、“尚食局”款器,彰显其为贡瓷的特殊身份。定瓷以其成熟的工艺和美仑美奂的品质跻身于宋代五大名窑之列。

定窑还有一项代表性产品就是瓷枕。瓷枕是夏令寝具,具有清凉去热、驱火明目的效果。它的形状多变,有长方形、腰圆形等,纹饰大多为吉祥图案。同时高峰时期还开始出现酱釉瓷器(即所谓的紫定)绿釉、黑釉,应属于创新产品。

04

余绪

金元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大量瓷业技工南迁,加之高质量瓷土逐渐减少枯竭,日用粗瓷成为主要产品,定窑由高峰下落。这个时期定瓷开始使用模具批量生产,多是平民百姓使用。

后记

黄埔区收藏家协会的四天三晚的白瓷考察之旅至此就结束了,从洛阳巩义,再到邢台、定州、正定等地,参观博物馆、寻访窑址、与专家学者藏家深入交流,对巩县窑、邢窑、定窑整个白瓷发展脉络有了全面认知,了解了白瓷发展的前世今生,提升了鉴赏水平。

一路上,大家亲切交流,气氛融洽,本次考察是一次文化之旅,各地的风土人情各具特色,令人难忘。

一段旅程的结束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2021年,黄埔区收藏家协会将组织更多专业考察活动,敬请关注!

定州博物馆夜景

定州开元寺塔

陈文增定瓷艺术

现代定瓷艺术

正定隆兴寺

正定博物馆

正定夜景

Hash:714858f3ea4eaf188e6dfeae6a718796cb483678

声明:此文由 广州好普艺术博物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