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顺德旅游建议景点之一

提起顺德吃货们肯定首推美食之旅,其实顺德也有自己的“十景”,除了熟悉的顺峰览胜、清晖毓秀、宝林瑞气等等外,最不起眼的也许算雅称书香水韵的逢简水乡了。说它不起眼,一是因为在“十景”中排名靠后,二是离我想象中的水乡相去甚远,但并不妨碍成为我们逛顺德时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游船码头一景

“逢简”两字显得很有格调。有种解释说,村名由两个姓氏演化而来,逄姓和简姓,“逄”字用得少,与“逢”又很像,常被人念错或写错,所谓阴差阳错,最后竟成了“逢简”。千百年来,逄姓和简姓早不知所踪,李、刘、梁、黎四大姓成了逢简的主人。

远去的游船

从顺德城区顺峰山公园驱车前往逢简水乡十五公里左右,如果是节假日前往,开车去真不是个好的选择,车太多了,景区的管理又不够科学,我们只能把停在二环路边(路的两边都停满了,好容易找到一个空),沿着二环路步行往前,然后右转进工业横四路,四百米左右就到了逢简游客服务中心,这算是到了景区范围了。

游船行进在逼仄的河面上

走了老长一段路后,才知道这似乎不是最正确的路径,要在平日,沿着逢简大道进村直接把车开到水乡停车场,真正省时省力。在逛了特色岭南风情街区后,就直接下到水乡游艇码头,乘上一艘小木船,开启水乡之旅。

“南国周庄”的名号自然是噱头,不说逢简的商业氛围无法与周庄比拟,单就自然环境的治理与改造,逢简也达不到周庄的水平。逢简胜在原生态,如同绍兴安昌古镇,缺乏雕琢,会让很多追求精致的游人觉得过于单调。

岸边的屋角与草丛

26公里的河涌环绕着村庄,千百年来,桑基鱼塘成为了逢简人赖以生存的生产经营模式,明清时丝织业非常繁荣,村民种桑养蚕,村内很多个丝织厂,顺德能成为“南国丝都”,据说逢简居功至伟。划船的老人知道很多陈年旧事,他说的那些遍布的桑基鱼塘痕迹,我们也看不出来。

和蔼可亲的船夫老人家

顺着河道,在并不清澈的河水中行进,老人沧桑的脸上堆满着笑容。逢简村常住人口达五、六千人,外来客并不多,比起资料上说的号称“小广州”的清末鼎盛时上万的人口,竟然没落了不少,倒也印证了时代的沧桑巨变,如今的逢简人更多在外发展,桑基鱼塘与丝织业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了。这不,逢简游船的船夫船妇大多上了年纪,没有年轻人愿意守在家乡干这种简单重复的劳动了。

和之梁公祠

河道两岸,有民居,有宗祠,村民依水而居倒也惬意;随处可见古榕撑天,蕉林丛丛,石榴树上偶尔还见着几处红红的花朵。逢简是古村,古在桑基鱼塘,古在跨河石桥,古在多座宗祠。

逢简的桥真不少:金鳌桥青云桥见龙桥、起凤桥、赛凤桥、彩虹桥等等。游船经过的路线中,就会穿过几座。最有名的当属金鳌桥,据说是康熙年间进士刘云汉仿照京城皇室花园金鳌玉带桥所建,刘云汉是逢简人,当年做过皇子的老师啥的,说得神乎其神。不过,我查了一下,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丁丑科殿试金榜上确实有刘云汉的大名,位列第三甲共107名赐同进士出身的名单中第49名,他能否做皇子的老师我不知道,倒是此次殿试有个故事非常有趣。有一个叫姜宸英的人,因为文章锦绣,康熙早就知道他,当年殿试后,康熙特意问起,主考官识得姜宸英的字迹,从前十名考卷中抽出给康熙过目,遂钦点为探花。当时的姜宸英已经73岁了,一时传为佳话。

傍晚的三孔石桥

逢简最大的宗祠就建在水边,顺着划船老人手指的方向,我们就看见了刘氏大宗祠。据说是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开建的。刘姓自然要跟大汉朝扯上关系,老人介绍说逢简刘氏跟刘备同源同宗,中山靖王之后,算得上是汉高祖的后裔了。民间有个说法叫“顺德祠堂南海庙”,光逢简现在能看到有规模的都有十间左右,除了刘氏大宗祠外,还有存心颐庵公祠、李氏祖祠及梁氏祖祠等等。刘氏大宗祠在顺德都可以排进前五名了。

2015年重建的进士牌楼

这次的时间安排太紧,没有来的及去众多古迹一一参访,只能留待下次。傍晚,我们去了船夫老人家介绍的排挡吃了饭,地道的顺德风味,还是不错的。就水乡而言,逢简的规划和治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才对得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的称号啊!

Hash:57e90ddd8a47dc43b2cedb00a180d4b344219c16

声明:此文由 我行山川异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