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遵化市清东陵之同治帝惠陵、定东陵、昭西陵

同治帝惠陵清东陵最后一座帝陵。生前一直未建陵寝,死后才定址、定名,开始兴建。其规制依照定陵,除未建神功圣德碑亭和二柱门外,又裁了石像生和接主神道的神路。建筑布局从南往北依次为:五孔拱桥一座、平桥两座、石望柱两根、牌楼门一座、东西下马碑各一座、神道碑亭一座、神厨库一座、井亭一座、三孔拱桥三路、平桥两座、东西朝房各一座、东西值班房各一座、隆恩门一座、东西老燎炉各一座、东西配殿各一座、隆恩殿一座、琉璃花门三座、台石五供一座、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各一座,宝顶下为地宫。

同治帝惠陵1

同治帝惠陵2

定东陵为咸丰帝的皇后陵。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里分葬着两个人:普祥峪定东陵葬的是咸丰帝的皇后、后来的慈安皇太后;菩兰峪定东陵葬的是咸丰帝的懿贵妃、后来的慈禧太后。两陵规制在顺治帝皇后孝东陵的基础上又增建了神道碑亭和下马碑,用料讲究,质量优良,在皇陵中堪称上乘。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入葬。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慈禧以年久失修为由,对菩陀峪定东陵进行了重修。隆恩殿、东西配殿、方城、明楼均拆除重建,并对其余建筑揭瓦大修,历时13年,至慈禧临死前几天才全工告竣。重修后的慈禧陵,特别是隆恩殿和东西配殿构件改用名贵的黄花梨木、油饰彩绘全部贴金等在明清两代皇陵中独一无二。

普祥峪定东陵(慈安)下马石

普祥峪定东陵(慈安)谥号碑亭

普祥峪定东陵(慈安)一路三孔拱桥、二路平桥

普祥峪定东陵(慈安)隆恩门

普祥峪定东陵(慈安)隆恩殿

普祥峪定东陵(慈安)陵寝门

普祥峪定东陵(慈安)庙号碑楼

菩陀峪定东陵(慈禧)下马石与井亭

菩陀峪定东陵(慈禧)谥号碑亭1

菩陀峪定东陵(慈禧)谥号碑亭2

菩陀峪定东陵(慈禧)一路三孔拱桥、二路平桥

菩陀峪定东陵(慈禧)隆恩门

菩陀峪定东陵(慈禧)隆恩殿外景

菩陀峪定东陵(慈禧)隆恩殿“凤上龙下”丹陛

菩陀峪定东陵(慈禧)隆恩殿“双凤一龙”栏板

菩陀峪定东陵(慈禧)隆恩殿金龙盘玉柱与黄花梨木梁架

菩陀峪定东陵(慈禧)隆恩殿“金龙和玺”彩画

菩陀峪定东陵(慈禧)隆恩殿“五蝠捧寿”与“万字不到头”砖雕

菩陀峪定东陵(慈禧)配殿

菩陀峪定东陵(慈禧)陵寝门

菩陀峪定东陵(慈禧)祭台与五供

菩陀峪定东陵(慈禧)庙号碑楼

菩陀峪定东陵(慈禧)地宫1

菩陀峪定东陵(慈禧)地宫2

清东陵大红门外,还有一座陵寝,就是著名的孝庄皇后的昭西陵。清康熙二十六年(1637年)孝庄皇后崩逝。按祖制,应将她葬入沈阳的昭陵与皇太极合葬,但孝庄皇后遗嘱在东陵安厝。康熙帝既不愿破坏祖制,也不想违背祖母遗愿,于是将孝庄皇后生前喜爱的寝宫拆运到河北遵化,建了一座临时殡宫,称“暂安奉殿”。康熙帝一直未能解决孝庄皇后的陵寝问题。雍正帝即位后,以“孝庄文皇后安奉以来,我圣祖仁皇帝历数绵长,海宇入安,子孙蕃衍,想孝庄文皇后在天之灵极为安妥”为理由,认为暂安奉殿所在之地就是风水宝地,因此在雍正三年(1725年)将暂安奉殿改建为陵寝,按与沈阳皇太极昭陵的位置,称昭西陵。与其他皇后陵相比,昭西陵颇有特色。一是因为该陵远离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故增建了神道碑亭,首开皇后陵建神道碑亭的先例。二是隆恩殿为重檐庑殿顶,而其他后陵均为歇山顶。三是有内外二道围墙,其他后陵只有一道。四是陵寝门建在隆恩殿两旁,三座门建在隆恩殿之前,而其他后陵则把三座门作为陵寝门建在隆恩殿的后面。四是昭西陵无沟河桥梁、砂山。

昭西陵(孝庄)谥号碑亭

昭西陵(孝庄)隆恩门

昭西陵(孝庄)三座门

昭西陵(孝庄)隆恩殿

昭西陵(孝庄)祭台与五供、明楼、宝城

昭西陵(孝庄)庙号碑

Hash:48cacd7f9f2f53b1610f0df10bfe3c822424d410

声明:此文由 叨叨三国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