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阳新老人用一辈子建成一部“报刊文艺博物馆”

每次走进房间,看着沿墙一排码成半人高的集报册,陈绪国心里就特别充实和自豪。

“都是从报刊上一点一点剪下来的,共420本、50余万幅作品,分书法、绘画、漫画、篆刻、刊头等类别。”今年69岁的陈绪国精神矍铄,他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每本集报册都是50页,正反两面张贴,满了就装订一本。

一把铁锤、一把螺丝起子、一把裁纸刀、一瓶胶水、三把剪刀,这是陈绪国集报时用的工具。三楼的一个大纸箱里,装满了他用完的胶水瓶。4月4日,记者采访时,陈绪国滔滔不绝。

1951年,陈绪国出生在阳新县龙港镇上泉村。上小学时,陈绪国就喜欢画画,连环画、课本上的画……只要看到、觉得有意思,就临摹下来,经常用黑炭在村里的墙上涂鸦。

16岁初中毕业,他回到大队当会计,仍一直坚持画画、练书法。“那时信息闭塞,绘画和书法方面的书很难买到,又没老师指导,只能靠自己琢磨。”陈绪国说,从1971年起,他的绘画和书法再无进步。为此,他非常苦恼。

很快,大队订阅的报纸、杂志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门。“简直就是宝库,我兴奋得不得了。”陈绪国说,从那时起,看到喜欢的报纸刊头、书法作品、油画、漫画,他就仔细地剪下来贴好。最初,他将剪下来的画贴在包装箱的纸壳上,再戳几个洞,装订好,一个人慢慢欣赏。“做不了画家,做个收藏家也不错!”他爽朗地笑着。

1975年,他当上村支书。生产任务重,白天、晚上忙生产。“再忙,晚上都要抽几个小时剪报。累了,就翻翻集报册,解乏。”有人笑他吃饱了没事干,陈绪国说,收集也是一门艺术,你们不懂。

那时村里订报少,为扩大收集来源,他定期到废品收购站买来各种废报纸,剪下有用的内容后,剩下的再卖给收购站。

1984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陈绪国到上海做生意,几年下来,挣了些钱。回到村里时,带回了一堆书和集报册。陈绪国说:“上海的报刊多,几年下来,收获颇丰。”

他家二楼有一个“藏书阁”,他请师傅打了一套书柜,专门放集报册,多的放不下了,就在地上码整齐。老伴肖水萍笑着说,除了贵客和他自己,平时根本不允许别人进去,孙女因好奇打开书柜还被训过几回。

如今,陈绪国依然保持着收集报刊的习惯,每年自费订阅8种报纸,仍喜欢到处去淘各种“宝贝”。每天早上7点起床,吃完早饭后和老友们活动活动,下午便开始收集整理剪报。

“这些年,他在买书、报纸和收集这些东西上花了不少钱,但花得最多的是时间。”老伴肖水萍说,有人曾出高价购买,他却不愿卖,说这是笔精神财富,要留给子孙后人。

记者小心翼翼地拿起几本集报册,粗略地翻阅了一下,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各类刊头、杂志图画、宣传标语、书法、名人篆刻等作品数不胜数,简直是一部“报刊文艺博物馆”。

“也曾想过办一次个人收藏展览,但一直没机会。合适的时候,我愿意把它们捐献给文物馆或博物馆。”陈绪国说。

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赵志刚通讯员蔡克智

编辑:SSQ

Hash:c16cdf4cbede8310bcfb5cd4eb21ae912a686678

声明:此文由 荆楚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