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这处“世外桃源”,引得古今无数文人墨客为它驻足

三亚市别称鹿城,又被称为“东方夏威夷”,位居中国四大一线旅游城市“三威杭厦”之首,拥有全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海南日记》——文学名家写海南活动走进三亚,一同探寻这个美丽的地方。

三亚落笔洞

“追寻名人足迹,遍访传统民居,触摸历史温度,这才是最好的访古。”5月18日,《海南日记》——文学名家写海南第二季“岛彝不彝一海南访古”主题活动来到三亚崖州水南村和保平村,著名青年散文家胡竹峰和著名青年小说家郑朋环绕千年古村,聆听古代名相浮沉往事,探秘“凝固艺术”古老建筑。详情>>

▲戳进看精彩视频

树才:“落笔生花” 花非花,花即诗

2021年5月17日 三亚

“落笔”的“落”字,因此有“悬”的意思。钟乳石既已被想象成“笔”,悬垂之势便以“落”字形容。所以“落笔”不是笔掉下来的意思,而是笔的悬垂之态,仿佛有仙人正握着它,用“滴水”的墨汁,正写着天书般的诗篇呢!这“落笔”不就正好“生花”吗?花非花,花即诗。详情>>

著名诗人、翻译家树才在三亚落笔洞。记者 刘子榕 摄

郑朋:海南,一种透明

2021年5月16日 三亚

正午是海南最安静的时刻,阳光 ,多么令人向往的东西,在这儿充裕得近乎廉价。夏天的海南,热的气息在心头郁积, 汗液从全身毛孔奔涌而出。抬头永远是那耀眼的蓝,蓝得让人炫目, 让人心碎,让想象力枯竭。此刻只想坐下来,捧一个冰椰子, 大吸一口,闭上眼睛。详情>>

胡竹峰:入得一回落笔洞,不知能得几分秃笔意思呢

2021年5月17日 晴

落笔洞在落笔峰下。去落笔洞,一段山路,两旁植被茂密。刚入野径,前边大树上,一只鸟悠长地叫了一声。欲辩其类,它却扑棱棱转身飞走了,惊得青枝一颤,露珠如雨,洒落树下,满面清凉。详情>>

三亚保平村

5月18日,《海南日记》——文学名家写海南第二季“岛彝不彝一海南访古”主题活动来到三亚崖州区保平村,著名青年散文家胡竹峰和著名青年小说家郑朋探访古民居文化印迹。保平村的历史传统古民居建筑群是海南岛唯一仅有的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特色价值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据了解,目前分布在保平村保护区的明清古民居共有48处院落,绝大部分建于清代,大都保护完整。详情>>

▲戳进看精彩视频

郑朋:海南的村落处处透着一股遗世独立的古风

2021年5月18日 星期二 晴

空暇时间,我喜欢独自开车,沿着乡间公路漫游。乡间公路通常车流较少。幽静。道路两旁长着茂盛的糖胶和苦楝树。阳光穿透叶隙,留下一地浓荫。阳光下,绿不再是绿色,是透明的金黄,有着毛茸茸的质感。沿途不时经过一些村庄 ,村名都讲究,如美社,桐卷,黄坡,仙屯,诗意盎然。详情>>

著名青年小说家郑朋参观三亚崖州区保平村传统古民居。记者 刘子榕摄

三亚水南村

水南村是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村,曾收留过一批了不起的“村民”,如卢多逊、赵鼎、胡铨、鉴真和尚、黄道婆等,被誉为“海南第一文化古村”。“珠崖风景水南村,山下人家林下门。”文学名家们一走进水南村卢多逊纪念馆便被一首意境优美的《水南村》吸引,停下脚步细细品读起来,逐字逐句慢慢推敲。详情>>

▲戳进看精彩视频

郑朋:水南村始终慷慨地敞开大门,迎接远方的失意者

2021年5月18日 星期二 晴

一千多年来,海南见证了众多人的宦海沉浮,风云突变,当年那些贬谪至此的过客,有的将水南村当成了第二故乡,比方卢多逊的“远客杖黎来往熟,确疑身世在桃源 ”,读来怡然自得,颇有几分五柳先生的遗韵;当然也有“崖州何处在,生度鬼门关”式的哀愁,而不管如何,水南村始终慷慨地敞开大门,迎接着这些远方的失意者。详情>>

著名青年散文家胡竹峰和著名青年小说家郑朋参观三亚市崖州区水南村盛德堂。记者 刘子榕摄

胡竹峰:抱罗粉与水南村

2021年5月18日,晴

早餐食单见抱罗粉,不知所云,觉得稀奇,要了一份。端上来一看,原来是汤粉,比米线略粗一些。粉之好,好在家常。做法家常,调料家常,吃的心情也家常。

水南村还在,那些失意又得意的人来来往往,那些满载而归的或一无所获的渔船也来来往往,时间在来来往往中沦为过去。详情>>

著名青年散文家胡竹峰手稿。

走过美丽的三亚

下一期海南日记

又走到了哪儿?

敬请期待

来源: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日记作者:树才、郑朋、胡竹峰(按照文章顺序排序)

记者:吴岳文、刘子榕、林鸿羽

编辑:陈俏枫

值班主任:林晨音

喜欢就三连一下吧~

Hash:5bc6b099aa616e6025b9a476db2a1958d5d21209

声明:此文由 穿梭杭州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