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山 望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 阳新加大保护仙岛湖风景区传统村落
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透过传统村落可认识传统文化,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近日,记者随市政协提案委来到阳新县王英镇大田村和蔡贤村实地采访,就《关于加大保护湖北仙岛湖风景区传统村落的提案》进行追踪督办。
【修旧如旧 留住乡愁】
背靠连绵起伏的大歧山,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大田村清潭湾位于阳新县西部,地处大歧山和大北山之间,面朝山泉汇聚的潺潺溪流。古桥、古井、古民居、古祠堂,虽历经数百年风霜,仍旧古色古香。除了秀美的风光外,清潭湾最负盛名的便是拥有300多年历史的伍氏宗祠。
修建于清顺治十年的伍氏宗祠,2008年被列为了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一排三门,门边石鼓、石狮雕刻精湛,正殿前伍子胥铜像雄壮威武,纪念中国远征军装甲师师长伍修霖的“军威振远”和新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伍修权的“功著千秋”牌匾更富时代气息。
“这里是伍姓子孙的信仰所在,里面供奉着伍子胥金身塑像和伍氏先人牌位。”伍氏宗祠理事会成员伍齐科向记者介绍,每年村里分两次祭祖,春祭和秋祭,秋祭比较隆重,千余名伍姓子孙从全国各地赶来祭祖,祈求五谷丰登、伍氏家庭繁荣。祭祖仪式从凌晨5点多开始,一直持续到中午才结束。
据介绍,为保护清潭湾古村落,该村聘请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和艺术学院编制了大田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先后投入300余万元对以伍氏宗祠为中心的古民居进行修旧如旧,对古居屋面青瓦、戏台楼等设施进行了加固维护,对周边1700米古民居路排水沟渠进行了加固和疏通,实施了路面绿化、亮化工程,对污水和垃圾进行了全面治理。
“之前宗祠的维护主要靠村民自发捐款筹钱,去年,我们集中对宗祠里的公厕、门楼、附近的路灯进行了修缮。主要以修旧如旧为主,维持它原来的样子。目前,日常管理维护的人员有十余人。”伍齐科说,伍氏宗祠现在的功能仍以举办祭祀、民俗活动为主。
【规划保护 传承传统文化】
位于王英镇蔡贤村的彭舜来古民居,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由彭来湾的彭光高、彭光举两位祖先合力建成。该民居属于徽派建筑,青砖黛瓦,古朴典雅,气势恢宏,总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3套大院互相通联,弄堂、主房、厢房共计48间,23条高墙巷道,庭院天井18处。
“彭舜来是我们的太公,从江西省迁来的,这两间屋子,就是舜来公其中两个儿子住的。”该村理事会理事长彭义泉介绍,“之前楼上楼下住着十几个人,现在只留下一户住家照看房子,主要就是防火防盗。”
走进“彭舜来农耕民俗文化展览馆”,走在狭小的巷道,遍地都是茂盛的青苔,从石缝间长出的青草仿佛在诉说着百年斑驳的历史。当记者问起门口摆放的六根雕花的木头时,彭义泉指着房梁说:“这是房梁上的装饰物,叫‘托楔’,我们看它雕得这么漂亮,怕被人偷走了,就取下来锁在屋子里,平常不会拿出来。”
据介绍,为保护古民居,该村成立了村庄古民居保护理事会,先后投资12万元建水沟、排水塘、排污管道;投资2万余元,检修屋面盖瓦;投资3万余元,检修毁损梁柱;投资5万余元维修部分墙体,清除古民居易燃柴草,改造照明线路,疏通自来水水源,并给每个房间上锁防盗。
“彭舜来村民户籍人口480人,常住人口130户共300人。近几年,老屋的小问题由住在里面的人负责,大问题由理事会召集村民一起解决,村里这两年每年都给了万把块钱的资金,希望文物单位能够给予支持和帮助。”彭义泉说。
阳新作为一个千年古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现保存有多处古村落、古民居,其中,大田村清潭湾、玉堍村、下容村阚家塘、木林村枫杨庄、李山下村5个村庄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如今,走进王英镇这些古村落,祠堂、老屋、石桥古韵犹存,干净整洁的道路,依次排开的太阳能路灯也让村庄更加宜居。
“下一步,我们坚持规划先行,做好古村落的保护规划和古村落的普查,摸清基本情况。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原则,做好古村落的修复、保护。”阳新县文旅局副局长王贤广说,“要加大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利用,通过阳新布贴、阳新采茶戏,把古村落的保护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弘扬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真正让古村落成为乡村发展的历史见证,成为我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一个载体。”
(来源:东楚晚报 万泰然/文 石勇 汪泽栋/摄)
Hash:ce99dd906d8583dfbc10d73c5103f9623998c1f7
声明:此文由 阳新新阳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