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宁国府平原圩区生态变迁与社会发展(二)

明清宁国平原圩区生态变迁与社会发展

——以宣南泾三县交界地“中洲“为例(二)

李 甜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第032期

二、中洲汪氏的迁入和宗族发展

《越国汪氏宗谱》主纂者汪之进介绍中洲汪氏的迁居史:“忆我汪氏懋公迁居中洲,五百有余年矣。” 由此推测,中洲汪氏在明代中后期的16世纪,自徽州迁入中洲。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首创谱牒时,泾县吴如璠所作的《中洲图说》,介绍中洲的得名缘由:

洲也,尔胡以中名?盖因汪氏之所居而名之也。予于己亥十二月朔,适际天气晴温,率二三童子循流而下,过小涧平桥,山之隈有龙潭焉。潭深峭壁,慄慄然有不可俯视之势。已而攀茹而上,涉乎东山之巅,长约三五里。岭不甚高,路亦不径,其岭起而忽伏,伏而忽起,登临之下,中洲之胜,靡不入目焉。南有码头之雄,北有川山之托,右则大河以环于外,左则曲山以维乎傍。其形首尾俱尖而阔,其腹汪氏卜筑于其中,故号曰“中洲”。

吴如璠来自于泾县云岭地区的兰石村,他在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率数位童子登上中洲东部的山丘,在山麓发现龙潭,此地可能即是芦潭(芦塘)地名的雅化。他对中洲附近的地理景观作了高度概括,接着描述中洲平原的大致风貌,认为其得名乃是汪氏村落恰巧位于洲之正中的地理位置。

根据谱牒记载,中洲汪氏一共修撰了四次家谱,其历次修谱情况的原表如下: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中洲汪氏首次脱离徽州汪氏而独立修谱,吸纳了象程文绣《九仪九诫》这样的南陵县的地方性谱学知识。道光年间,偶逢连年洪灾,影响了修撰进度和时间。光绪年间修谱在太平天国战后,汪氏的宗族实力刚刚恢复过来。民国年间的修谱,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

中期以降,随着中洲平原的沉淀与稳定,水利建设也陆续跟进,汪氏宗族得到较好的发展,并给地方社会造成一定影响。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为争夺曹湾村汪楷坟墓打了一场官司,表明汪氏早在崇祯年间已经在地域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

正堂弋 审得汪宾开、曹胜泰互争坟地一案。缘汪宾开之祖于崇祯年间买受曹姓坟园一所,迨至清丈,伊祖汪楷在珠一分字三千五百六十五号,丈坟地二分零七毛。历守两朝,厝葬棺骸,现有碑据。曹胜泰因汪宾开于旧九月间新厝父棺,为酒食起衅,遂魆扛旧棺,占厝汪姓塚傍,以致兴讼互控,并构隔图之约保胡圣一等混覆搀案。今庭训之下,供坐不讳,是曹胜泰混占汪地,不待辨而皎然矣。业将曹法、曹惟、曹恭、曹端、曹月各予重杖,以惩混占。并将搀覆之约保胡圣一、张甫臣各予薄责,以遏刁风。仍押曹法等移棺还地,取具遵依杜案。此断。

乾隆十二年九月二十八日给

乾隆南陵县令弋照任期不长 ,其任内审理了汪宾开、曹胜泰互争坟地的案件。这块坟地在崇祯年间交易成功,一百多年后忽然受到原主曹氏的挑战,为酒食之争起衅,引发曹氏偷葬之举,最终导致汪氏将曹氏告上县衙,并打赢了官司,在地方上树立了威信。曹胜泰或许即属于下文所涉及的曹家村曹氏。

这些迹象表明,虽然圩区地理环境变动较大,但中洲汪氏已在地域社会站稳了脚跟。民国《南陵县志》中有一段话:

以上俱属山地,今昔无甚变迁,故所载悉仍徐志。惟以下均系圩地,其间河道变更,圩堤改筑,颇有异同。今于各都图下首录徐志,次以新增。至新增内有地名已见徐志者,详核事实以资参证。

这段话反映出南陵县低山丘陵与平原圩区两大地理版块在都图建置方面的差异性,山区的都图建置比较稳定,但圩区都图则处于变动不定之中。以下将嘉庆至民国年间中洲及其附近区域的基层区划信息做一比对:

在嘉庆志中,中洲属于南陵上东乡三十一都四图,后因都图区划变动,至民国志时,四图已裂变为“正、又”两图,中洲改属三十一都正四图。民国志引用嘉庆志时,已对相关地名作了删改,[A]和[B]的划线阴影部分即是两者不同之处。主导因素是由于都图区划的调整所致,其中王家滩、梅村湾改隶三十一都又四图,奚村滩改隶三十一都一图,大园改隶三十一都二三图。[A]与[B]的差异,反映了中洲地区在嘉庆至民国年间的变迁程度。一般而言,增设都图的出发点,除了地理环境和生态灾害的影响,大体与人口、经济发展及其所导致的社会管理成本上升有关,所谓“滋生之众日增,迄于今愈纷而莫记矣” ,通常由利益攸关的地方士绅出面上书,政府负责增设。

民国志的记载分为“旧志”和“新增”两个版块,[B]和[C]的斜体阴影部分是两者有异之处。[B]中的石河港,后改名奚家滩镇,改属三十一都一图。 在[C]中有两大变化:其一是增加了介绍中洲区划界线的篇幅,表明了产权意识的明晰,也与光绪十五年(1889年)测绘调查的技术提升有关; 其二是增加了十甲汪村、宋家村、曹家村、叶村和朱村等小地名,充分反映了中洲附近村落之变迁与扩张的速度。

民国志曾对南陵县各大区的宗祠作了详细记载,一共分为城厢、上北乡、西乡、南乡、上东乡、下东乡、下北乡等七大区。将中洲汪氏周缘的上东乡三十一都正、又四图各姓宗祠列下:

以各姓宗祠拥有的房间数为排序参考系,可见位于中洲汪村的汪氏宗祠规模最大,共有二十四间房。根据民国年间的调查,中洲村有342户,1729人。(图2)与中洲隔江相望的十甲汪村建有汪氏支祠,表明该村系中洲汪氏的分支。王氏、何氏和叶氏的实力紧随汪氏之后,宋氏和曹氏的实力最弱,但也在民国志中获得了列入村名的机会,拥有向国家纳税的合法性权利。这里需要指出的是,[C]中“吴姓祠基”应该是与之相邻的泾县吴氏宗族所筑,因地方志并未记载有吴氏在该地活动。

图2《南陵县全境区村划分及户口人数分布概况图》标注的中洲村信息

资料来源:不著撰人:《南陵县全境区村划分及户口人数分布概况图》,民国间铅印本。该图中将中洲村标注为“中州村”,两行数字分别对应户数、人口数。

中洲汪氏的宗族建设和发展,除地方宗族的争竞之外,还与所处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地理环境的独特和生态灾害之频繁,导致汪氏一族对水利建设抱有极大的兴趣。清代的中洲平原主要依靠永丰坝护住江堤,抵御青弋江来犯的洪水。永丰坝埂长五里许,坝内田地分属南陵和泾县,各有界段。

自光绪年间永丰坝倒塌之后,50余年得不到修葺。1934年,受到县政府的指令和族人的支持,中洲汪氏始有建设拦门坝之举。(图3)作为该族奠居中洲以来的第一大工程,其规模超出汪氏宗族的投入人工,所以在开工之日,“邻村见我坝长人稀,笑以愚公之移山者有之,讥以如精卫之衔石者有之”,汪氏宗族不为所动,经过七年艰苦修筑,拦门坝始告完成,并在1939年于堤外遍植竹木,以森林来杀水势、护堤身。负责人汪卓斌介绍工程之经过,谈及拦门坝的重要性:“盖吾中洲滨临大河,地处低漥,山洪之来者,首当其冲。有此坝,则数百家之生命财产,可资之以无恙;无此坝,则偌大之中洲,辄成为鱼鳖之乡

图3 汪氏谱牒中的永丰坝、拦门坝示意图

(作者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制作:童达清

Hash:e02f93529e3961462e6b393d24b5aa87d73962aa

声明:此文由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