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一老农出门放牛,捡到一大坨铁疙瘩结果发现这是无价文物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陕西一位农家老人和青铜器的不解之缘。

▲武靖远老人

老人名叫武靖远,是陕西城固县五郎庙镇的一位普通农民。4年前的11月,他出门放牛,走到村口高铁旁的路基时,看到土里好像掩藏着一个铁疙瘩。他拿手摸了下,感觉确实是金属质地,于是他开始挖了起来。一开始,老人还庆幸自己挖到了一坨个头不小的废铁块,想着带回家卖给收破烂的换点儿小钱,结果挖着挖着发现这个铁疙瘩有点儿大,可能一个人背不回家。思来想去,武靖远干脆简单用土盖了一下,做好记号就回家骑来三轮车,这次顺利地将挖出来的铁疙瘩运回了家。

▲出土的青铜尊

回家经过一番清理,武老汉发现这东西有点儿不对劲——因为这东西更像是铜制的,造型也比较精美,一看就是人工雕刻出来的,上面还有三个说不上名字的兽头和一只鸟的图案,这和电视里说的文物很像。来不及多想,武老汉匆忙赶到镇政府汇报此事,文化站的负责同志初步查看后肯定了武老汉的猜测,这就是一件文物,于是立即打电话向县博物馆和镇领导报告。

▲河南安殷墟

县博物馆专业人员赶到现场后,经过初步鉴定,认定这是一件商朝青铜尊,根据此尊的规格尺寸、铸造工艺和上面的图腾纹饰等细节可以推断,此樽大约是3600年前商代晚期文物,整樽重量约为10公斤,口径41厘米,高度37厘米,其周身绘有三个造型奇特的水兽,最特别的是兽角上还铸有一只栩栩如生的鸟,这样的工艺技术在现已出土的青铜器物中是很罕见的。众所周知,中国青铜器始于夏发展于商,鼎盛于西周初期,其中尊和鼎都是当时王族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商代青铜尊

后来博物馆工作人员又去了当初发现此尊的地方勘探,然而并没有其他发现。经查阅相关资料,该县文物部门研究后得出结论,此尊应该是商朝王族用于祭祀的青铜酒器,它和1964年在城固宝山镇发现的青铜尊近似,而且和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尊为同一时期文物,如此可见在商朝时期,本地就和西南一带有过较密切的经贸文化往来。

▲四川三星堆遗址

据相关部门了解,武老汉家境困难,老伴儿瘫痪在床,儿子和儿媳一家都在外打工。老人在家里既要种地持家,还要照顾老伴儿和小孙女,因此经常在趁着农闲空隙出门捡拾破烂卖钱。就是这样一位急需用钱的老人,在发现文物只是没有隐瞒不报,而是第一时间主动上报,令人十分感动。据老人自己讲:“咱知道文物是国家的,捡到了就应上交国家”。最后,县里给这位淳朴老人颁发了《荣誉证书》和3000元物质奖励,以表彰他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突出表现。

Hash:cfb9e1c4ef7f5b1a405f1084c506c38ad644f4e0

声明:此文由 云游出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