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塘”字地名知多少——古埂塘

“塘”是个极其普通的汉字,

但作为地名用字却应用广泛。

庐州地名中也有很多带有“塘”字,

有的历经千年风雨沧桑,

有的有着深厚文化底蕴,

构成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并存的风情画卷。

文艺君带你了解

“塘”字地名背后的故事

上期留给薏米们的问题

你猜出来了吗?

TA就是:

古埂塘:沧桑遗址今成美丽公园

肥西县上派镇有座著名的古埂公园,其得名是因为这里有一片古老的遗址——古埂塘。

古埂塘又称古城岗、古埂岗,位于上派东南方向,毗邻县体委运动场。东西长350米,南北宽65至180米,面积3.5万平方米。这块不死的土地,已经沉沉睡了几千年,只是曾在20世纪80年代醒过两次。  

这里曾叫胡湾村。时间倒回到1976年,县里统一部署,将胡湾村改成了蔬菜种植基地。历史有时充满了戏剧性,改种蔬菜后,需要在地头间挖很深的水沟,以便灌溉蔬菜。谁也没想到,这一锹下去,直接与沉睡地下的文物来了个“亲密接触”。

○曾经的古埂塘现在变成美丽的古埂公园 徐勇 王建柱等 摄

先是有村民挖水沟时挖出了形状怪异的石头。接着,挖到东西的人越来越多,挖出的东西也越来越奇怪。没有人说得出它们的名字,更不知道这些“玩意”是做什么用的。有人挖到过石斧,还有人挖到了蚌壳、陶鼎等物。当时有人称,把看着又光又滑的石斧拿回家切菜,嘿,居然够锋利!  

不久后,有村民向肥西县文物部门反映了此事。1982年,正值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由当时的肥西县文物工作组对古埂遗址出土的文物进行了鉴定,确定古埂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上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古埂遗址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间,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带队,肥西县文物部门和安徽大学文博班学员参与,于1983年和1987年先后两次对古埂遗址进行了发掘。

后经专家鉴定,古埂遗址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这里发掘的文物包括鼎、壶、碗、钵、盘、鸟首耳罐、杯等,材质包括石器、红陶、黑陶等。古埂遗址带有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和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特色,是很有代表性的江淮地区遗址。而根据专家们的考证,古埂遗址已经有4000年到4500年的历史了。也就是说,早在4000多年前,古埂遗址就已经留下了人类活动的印迹。因为古埂遗址长期以来种植农作物,历史上几乎没有人类居住的痕迹,所以受后代文化影响较小,新石器时代印迹保留完整而单一,这也使之成为研究新石器时代遗址不可多得的“宝地”。

如今,发掘出土的文物,已经被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存。2007年,在原遗址基础上建成了一座占地2万平方米的现代公园,成为上派镇乃至肥西县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一到晚上和节假日,散步的老人、唱歌跳舞的中年人、甜蜜的小情侣……游人如织,十分热闹。而原先的古埂遗址,只剩下一座纪念碑,以及埋藏在当地人心中朴实的自豪感,在静静诉说着属于这片土地的历史和荣光。

庐江县有个“一里三知府”的说法,

其中,一位殷知府

就出自这个名字带“塘”的地方。

你知道它叫什么“塘”吗?

欢迎您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答案,

文艺君等着你哦~

Hash:a2250674adac2232b9c237ce5d115b42c24a1588

声明:此文由 文艺合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