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被扭曲的时代:无数平民自阉入宫,连君主都不能禁止

引子

我们都知道明代的太监是非常出名的,例如在金庸先生的文学作品,还有诸多香港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明代的太监,身怀绝世武功,颠覆朝廷无恶不作,堪称是我们童年时代难以忘怀的一个印象。但其实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太监是一群被摧残的人,他们虽然在明代掌握了很高的政权,但是却受到儒家思想的批判,是社会所不容的个例。因此不管太监多么辉煌腾达,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太监是被别人瞧不起的,所以人们愿意去读书,而不愿意去做太监。

赵高(剧照)

01

但可惜的是,在明代的某一个时期却发生了非常颠覆的现象,例如在明史纪事本末中有记载,明代成化年间居然出现了大量自由民阉割,进入皇宫当太监的记载。如果我们仔细对比数据就会发现,当时自由民阉割入宫,由原先的几十人,到后来的几百人,再到后来的上千人,这些数字增长极快,而宫内的太监居然出现了数量超标的现象。这使得我们对于太监的印象一下子发生了改观,要知道,任何一个身体健康的人绝不愿意当太监,毕竟那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但是在史书记载中如此大量的自由民阉割进攻,这已经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呢,那么这背后到底蕴含着什么呢?

学者在研究的时候发现了两个问题:

第1个就是,当时自由民阉割入宫时,没有很好的医学保证的,因此,没有技术的条件下自行阉割,会付出生命的危险。而且当时宫内的太监名额是有限的,一旦超过了指标,这些自我阉割的人物就会变成不是太监的太监,被官方给抛弃,最终找不到出路。但是这些人物却丝毫不恐惧他们前赴后继地朝前冲锋,而且这些人物之中,不仅仅有平民,而且还有一些读书人。这中间最出名的就是当年的教书先生王振,他自阉入宫,然后成为一大太监。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时官方为了限制这种自行阉割的现象,居然出台了很多明文规定,自行阉割的人物不得进入宫内,而且皇帝也永远不会对他们进行征用。但是官方禁止的条件下,居然还有很多人依旧自行阉割,然后守在当时的官方机构外面,摆出了一副不收也得收的无赖样。而且最后的结果也是让这些人非常满意的,有些人魄力最终被皇家给征用,就算没有被皇家给重用,周围的贵族也会把他们给拉入自己的家庭之中充作太监。

结合这两个现象,我们就会发现这些人宛如疯了一样,而且官方的命令已经无法对他们进行遏制,要知道在儒家传统之中,不肖有三无后为大,这些人纷纷把自己变成太监,明显就是跟传统儒学对着干,与传统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冲突,并且还要承受整个社会的巨大压力,那么他们为何要这么干呢?其实答案是非常残酷的,那就是当时的太监,已经成为了社会上最让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明太祖朱元璋

02

在明宣宗以后,太监开始读书写字,而且宫里的24衙门之中,御马监和司礼监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已经掌管军事和行政。在当时的格局之下,太监已经权势滔天,特别是在正德年间,太监力压文官集团,成为了天下最有权力和财富的人物。正是由于这些太监的富有,还有权势滔天的表现,让所有谋求改变自身地位而有野心的人物在躁动。毕竟如果走科举之路的话,1万个人里面可能只能脱颖而出一个人,但是如果成为太监的话,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脱颖而出,并且成本门槛很低,只要割那一刀。

而且我们从正德年间或者成化年间就能看出来,司礼监掌印大太监他的权力比文官领袖还要高得多,可见太监比寒窗苦读要好得多。正是由于这一现象的出现,所以整个社会居然形成了一股舆论,太监是一个高风险高收入的职业,只要想发财,只要有野心想要实现,那么就奋不顾身的可以投入太监行业。所以当时才出现的命令却无法禁止的,自由民阉割入宫的现象。

三宝太监郑和

结语

虽然这个问题最终被解答了,但是它背后所蕴含的含义却让人惊讶,当一个社会,他不再崇尚读书人,不再崇尚农民和商人,而是崇拜一群太监的时候,那么这个社会还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我们实在是无法理解,或许这个估计是一个已经被扭曲到极致的恶心社会。然而当时的舆论,还有当时的社会风气,却并没有引起大家的警惕,皇帝依旧还在那里接受太监,而且皇帝还在重用太监,更让人绝望的是,王公大臣们居然还在帮助这些自行阉割的人物,进行收废品一般的任用。这一行为助长了太监之风的盛行,同时也导致了明朝社会政治结构的扭曲。

当一群太监的人成为了帝国的主宰,那么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和农民又该何去何从呢?所以有些学者认为明代是最黑暗的时代,此言不虚也。

Hash:843c9d257515090451a013ca74c1edd9f081f11f

声明:此文由 历史深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