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第一楼
2017年6月8日,我从开平马降龙古村落出来已是下午4点30分,我计划中的最后一处景点是是锦江里,从马降龙到锦江里没有区间大巴,想去就只能乘开平市公交车。我从村口步行到公路站点等候公交车,上车后在离锦江里最近的路口下车,然后走了很长一段路,才看到锦江里村口一座牌坊,此时已经是傍晚5点30分。其实锦江里离马降龙不远,候车和步行耗费了我大部分时间。
村口牌坊是新建的彷古建筑,也是景区大门,大概很少有人在傍晚时分来到这里吧,此时大门售票站已空无一人。走入大门,便是一条笔直的宽阔的石道,石道右边是绿色植被的防洪大堤,登上大堤便看到清新的河流,左边是坐北朝南排列整齐的民居,村后并列着的瑞石楼、升峰楼、锦江楼 3 座碉楼,这是锦江里景区的看点。我一进村就直奔瑞石楼,此刻大门紧闭,无法登楼,连拍摄都不容易,因为四周都是建筑,很难拍到全景。
锦江里属开平蚬冈镇,距开平市22公里。清朝光绪年间由黄氏家族按规划建成此村。建村之初,由在黄氏家族中威望很高的黄贻桂画定村首界面线,规定纵巷宽1.5 米,每三排建一横隔巷,第一条横隔巷宽1.5 米,从第二条横隔巷开始一律宽60 公分,划出统一面积的宅基地由族人认购,要求房屋统一为6 米高。
村落中的瑞石楼建于1923年,是在香港经营钱庄和药材生意致富的黄璧秀耗资三万多港元,为保护家乡亲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所建。瑞石楼高九层,占地九十二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非常牢固,是中西建筑风格完好结合的典型,也是开平现存最高、最美的碉楼,故有"开平第一楼"美称。
瑞石楼是由黄璧秀在香港谋生、爱好建筑艺术的侄儿黄滋南设计的,施工者都是本村或附近的工匠,建楼所用的水泥、钢筋、玻璃、木材等均是经香港进口,总投资3 万港元。该楼以黄璧秀的字号“瑞石”命名,“瑞石”就是美玉,即“璧”的意思。瑞石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高9 层25 米。第1 层是客厅,第2 至6 层每层都配备设施齐全的厅房、卧室、卫生间、厨房和家具。第6 层外部为柱廊,第7 层为平台,平台四角各伸出一个了望、防卫用的圆形塔楼,南北面则以巴罗克风格的山花和中国园林景窗相结合,第8 层内是祖先神龛,外则是一周观景平台,第9 层是堡垒式的了望塔。
瑞石楼整体造型带着浓厚的西方建筑风格,包括古罗马的券拱、爱奥立克风格的柱廊,巴洛克风格的山花等,立面上运用西洋式窗楣线脚、柱廊造型,大量的灰塑图案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的福、禄、喜、寿等内容,在西洋的外表下蕴涵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瑞石楼”三字刚劲隽秀。内部的布置、用具则是岭南传统的样式,门窗上都是雕龙附凤,有“富贵吉祥”、“延年益寿”等中国传统的祝福字眼,充分体现中西合璧的华侨文化内涵,被誉为“开平第一楼”。
瑞石楼虽然比不上当时沿海城市由外国人主持建造的中西合壁建筑,但却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学习、吸收西方建筑文化并与本土文化融合的典范,这也是开平碉楼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
另一座升峰楼也很精美,位于瑞石楼南面,是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 年)赴美经商致富的黄峰秀兴建的,黄峰秀晚年落叶归根,从美国回家乡后一直居住在楼内,直至终老。楼高7 层12.34 米,钢筋混凝土结构,造型精致秀丽,充满南亚印度建筑的情调,是典型的居楼。
瑞石楼和升峰楼中间那座楼叫锦江楼,是民国七年(公元1918 年)村民集资兴建的众楼,楼高5 层17.36 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形体简洁,顶层为悬挑出来的平台,女儿墙外有中西融合的灰塑图案,正中为一悬山顶的楼屋,墙体密布枪眼,窗口狭小,置有铁门、窗。是典型的防御性碉楼。
我在锦江里的拍摄画面大部分都有"开平第一楼”屋顶的身影,因为瑞石楼太高了: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
傍晚的锦江里异常宁静详和,村道前的晒场有劳作的村妇,老屋前村民正在打牌聊天,好一幅悠闲自在的乡村生活场景,唤醒我久远的乡愁记忆,流连忘返。
2瑞石楼、锦江楼、升峰楼
3村口景区大门
4彷古牌牌
5村口笔直宽阔的石道
6村道右边是绿色植被的防洪大堤
7大堤右边是清新的河流
8左边是坐北朝南排列整齐的民居
9村道靓景
10走近瑞石楼
11瑞石楼正面(网络)
12清晨瑞石楼(网络)
13瑞石楼顶部
14瑞石楼顶部
15从升峰楼上看瑞石楼
16升峰楼七楼平台四角圆形塔楼
17升峰楼近照
18锦江楼近照
19从升峰楼往北拍
20村道前拍三高楼
21
22
23
24村后的麟庐和茂阑庐
25林庐前的悠闲
26活然庐
27锦江里楼
28村居
29村道前的晒场劳作的村妇
30老屋前打牌的村民
Hash:fa5fd7772c4c6865844c588f2438f04093dc8e35
声明:此文由 用心聆听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