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德益迁桐年代的思考
德益公是桐城桂林方氏迁桐始祖。关于其迁桐及生活年代,有不同的说法。我看到的有三种:
一是乡先贤马其昶撰著的《桐城耆旧传》,在方断事传第三有:“宋末有德益公者徙桐城,至公五世矣。”
二是清道光七年(1827)《桐城县志》卷第十七《人物志•笃行上》有:“方德益,原名耶,字耶公。元末自池口徙桐,以好义称。”
三是清光绪六年(1880)桐城桂林方氏家谱小传及列传。小传曰:“始祖德益,不知为讳若字。宋末迁池口,元初迁桐城凤仪坊。生卒墓所无征。”列传曰:“吾先祖德益公而上,其讳不传。考家乘,自广信迁鄱阳,鄱阳迁休宁,休宁迁池口。池口者称德益公,在宋元间自池口徙桐城,生卒无征,葬野狐墩,失墓。”
三种说法中,《桐城耆旧传》可认为无误,《道光县志》应为有误,家谱较为准确。
按家谱,桂林方氏迁桐后,自第四世方圆始即有准确生卒年份记载。一至三世无生卒年记载,但谱载二世、三世都做过元朝的小吏。四世方圆也做过元的小吏,其生于元致和戊辰年(1328),卒于明洪武己酉年(1369)。
元朝疆土虽大,但存在时间较其他王朝为短,自蒙古称国号为大元的1271年至朱元璋称帝洪武元年的1368年,不到一百年。1328年应为元中期了。按二十年一代计,曾祖与曾孙至少应差60岁,德益公应该出生在1268年以前,即宋末。其生活年代应为宋末元初,而不可能在元末。
德益公割地为学宫扩前衢,捐金修桐溪石桥均应在元初、中期。明弘治三年(1490)县志和道光七年(1827)县志都记载,原县学宫是在元延祐(1314-1320)年间修建的,也就是说德益公在元延祐时还健在。
宋末元初是个模糊概念,大致该是什么时间,我认为应在十三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即1260-1290年。1260年,忽必烈称大汗,并建元中统,在此前两年,蒙古国大军即分三路南下侵宋,宋朝颓势立显;1271年蒙古改国号为大元,此即可谓元初;1276年临安失守,应为宋亡标志;1279年崖山一战,宋军彻底败亡,帝昺投海而死,宋朝就死翘翘了。所以,1279年前称宋末,1271年后称元初都不能算错。德益公迁池口,徙桐城应该就在1260-1290这三十年间。
德益公迁桐时,应该是个富人。他一迁就迁到城里的凤仪坊,而不是乡下。他的财富多大,怎么来的,不见记载。凤仪坊在哪,在城东。道光县志有一张“城内外街道图”,图上未标凤仪坊所在,但有大宁寺位置。弘治县志载:“大宁寺在县东凤仪坊。旧名不动山大宁禅寺,在县西五里,宋碧岩禅师。洪武二年,僧妙清徙建於此,遂为大丛林。”从东作门入城,向左或曰向南,就是凤仪坊。
弘治县志和道光县志都记载,凤仪坊有五座接踵相连的方家牌坊。分别是:世科坊,为洪武己卯举人方法立;联芳坊,为正统丁卯举人方佑立;奎光坊,为成化己酉举人方瓘立;登庸坊,为成化丁酉举人方印立;桂林坊,弘治戊申知县陈勉为方氏五举人立。
在凤仪坊附近的东大街,还有成化丙午知县陈勉为监察御史方佑立的绣衣坊,弘治戊申监察御史李善、知县陈勉为给事中方向立的司谏坊。这些牌坊都是德益公离世后明朝时建立的。
遥想当年,凤仪坊及其附近,巍然矗立的牌坊群中,有七座是褒奖方氏功名的,类有歙县棠越牌坊群的气势也!
德益公寿考几何,不得而知。然其一生中两次长途迁徙,又仗义疏财,热心公益。因积善之德,故簪缨不绝。德益公在古代是个了不起的人!
Hash:1a6aac580b1d7817bbd4f555cbf25e1b0272baee
声明:此文由 六尺巷文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