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窑口介绍 (八大窑口概述)

安徽

寿州窑 休宁岩前窑 萧县歙县竦口窑 泾县宣州窑(芜湖东门渡窑) 绩溪霞涧窑 宿州繁昌霍山窑 琴溪窑 界首

北京

龙泉务窑

福建

泉州窑 建窑 永春光泽罗源松溪漳浦窑 遇林亭窑 宁德窑 夏门窑 福清泰宁窑 将口窑 宁化浦城德化福州闽侯同安建宁南安仙游窑 松溪窑 闽清窑 福州窑 崇安窑 磁灶窑 华安东溪窑 邵武平和窑 漳窑 连江窑 蒲田窑 建阳窑(华家山窑) 安溪南平窑 建瓯窑

甘肃

兰州窑 安口窑

广东

封开惠州窑 海康窑 惠阳潮州韶关廉江西村窑 兴宁窑 石湾窑 南海博罗梅县饶平高明遂溪英德新会揭阳

广西

桂平永福钟山藤县兴安宾阳容县全州邕宁北流柳城

河北

贾壁村窑 定窑(定窑系) 磁州窑(磁州窑系) 隆化窑 邢窑

河南

钧窑(钧窑系) 汝窑 临汝窑 修武窑(当阳峪窑) 宝丰宜阳窑 东窑 淇县窑 扒村窑 安阳窑 河南其他窑口 白坪窑 新安窑 柴窑 密县窑 巩县窑 鲁山郏县窑 邓窑(内乡窑) 登封鹤壁窑 汴京官窑

湖北

鄂城武昌青山

湖南

零陵郴州衡山衡东衡南祁东耒阳常宁邵阳益阳汝城窑 汩罗窑 常德怀化醴陵窑 长沙窑(铜官窑湘阴窑(岳州窑) 衡阳岳阳

江苏

宜兴常州、金坊、无锡窑 泗州窑

江西

霍窑 陶窑 臧窑 唐窑 年窑 赣州吉州窑 南丰窑 熊窑 乐平窑 七里镇窑 郎窑 洪州窑(丰城窑) 新干临川景德镇窑(湘湖、湖田、杨梅亭、黄泥头) 横峰窑 御土窑

辽宁

辽阳窑 辽上京窑

内蒙

林东窑 赤峰窑(缸瓦窑)

宁夏

灵武

山东

曲阜泗水淄博

山西

平定盂县浑源交城介休长治窑 霍窑 大同怀仁榆次临汾

陕西

白水耀州窑(耀州窑系) 旬邑铜川窑(黄堡镇窑)

四川

邛窑 郫县窑 灌县窑 华阳窑(琉璃厂窑) 彭县窑 重庆广元成都

云南

玉溪建水

浙江

衢州温州黄岩窑 郊坛官窑 龙泉窑(龙泉窑系) 泰顺永康浦江云和窑 越窑(越窑系) 江山窑 修内司官窑(老虎洞) 哥窑 上虞德清窑 寺龙口官窑 天目窑 瓯窑 宁波金华武义窑 鄞县窑 奉化乐清临海丽水象山窑 婺州窑 龙游慈溪东阳兰溪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窑址位于宋时河南汝州境内而得名,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和汝州市张公巷均发现汝窑烧造。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是中华传统制瓷著名瓷种之一,中国北宋、南宋、明朝时期皇家主要代表瓷器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可与商彝周鼎比贵。

耀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窑系。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的黄堡镇,唐宋时属耀州治,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宋代更进一步达到鼎盛,成为我国“宋代六大窑系”中的一个窑系。

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唐代开始烧制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绿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宋、金以青瓷为主。北宋是耀州窑的鼎盛时期,据记载且为朝廷烧造“贡瓷”。金代延续北宋时期继续发展,元代开始转型,走向末落,经明代、清代,终于民国

官窑,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供御捡退,在当时俗称"官窑“。官窑,毛公洞第一(今 江苏扬州一带)。南宋官窑瓷器沿袭北宋风格,规整对称,宫廷气势,高雅大气,一丝不苟。因为胎土含铁量极高,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后称”紫口铁足“。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温润如玉。釉面多层反复细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纹理布局规则有致,造型庄重大方。另外”肉腐留骨“(露胎处像死人骨头,俗称”骨董“)也是那时所造。我们今天所称官窑泛指历朝官府烧造瓷器,其实,历史上仅指南宋时期烧造的瓷器,后世再无此称呼。

定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保定曲阳县(原属今定州市)的涧磁村、野北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

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著称,兼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

磁州窑: 在磁州境内(今河北省磁县观台镇、彭城镇一带), 故名。建于宋代,所烧器物纯供民间使用,品种繁多,如瓶、罐、盆、碗、缸、瓮等,以白地黑花(属釉下彩装饰)为主要特征。

钧窑,即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无人能仿造。宋代受理学的影响,反应在瓷器上就是规整对称,无论是造型或纹理都遵循这一原则,特别是北宋官造钧瓷,不论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严格遵守这一原则。规整对称,高雅大气,宫廷气势,一丝不苟。其势沉重古朴,明亮而深沉。建窑,耀州窑,钧窑,作为中国传统瓷文化正宗,历史悠久的风格传承。放大镜观察,蚯蚓走泥纹,用气泡一个个串连一体呈立体的爬行状,青蛙卵纹包裹卵核一摞摞正欲孵化而出。还有牛血纹,血色深红暗沉杀气腾腾,庄重威严等等,难以一一叙述。北宋官窑钧瓷的发色和纹理大小和分布,都难以做到人为控制而恰到好处,是北宋瓷艺的最高工艺水平的体现。

景德镇窑(湘湖、湖田、杨梅亭、黄泥头)在今江西省景德镇,故称景德镇窑,实际上由数个窑口组成,故又称景德镇窑系。自五代始烧至今,有一千多年的烧造历史,是我国烧瓷时间最长的窑址之一。

五代烧制青瓷和白瓷,产品以碗、盘类为主,青瓷釉色青中带灰,白瓷釉色较白。采用支烧法,碗、盘器内和底有一周长形支烧痕。以胜梅亭,湘湖为主。

宋代时烧青白瓷为主,有名的湖田窑就在景德镇的湖田村,器型有碗、盘、合、瓶、壶、罐、枕等。装饰上有刻花、划花、印花、篦划纹等技法。纹饰有龙纹、凤纹、婴戏纹、海水纹、缠枝花纹等。北宋后期在定窑的影响下,采用复烧法,提高了产量,也改进了质量,有“南定”之称。其中湖田窑的产品质量最好,釉色似湖水之淡绿,纹饰也精美。

元代时开始烧青花瓷、釉里红和其他品种,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同时还继续烧制青白瓷。产品有梅瓶、玉壶春瓶、罐、碗、盘、匜、炉和高足杯等。

明代时景德镇已成为瓷都,青花瓷大大发展起来,被称为“国瓷”,同时还烧有釉上彩、斗彩、五彩、素三彩和各种单色釉瓷。

清代时烧瓷技术大大提高,品种有青花三彩、粉彩、珐瑯彩,还有各类象生瓷和仿玉石、木纹、漆、铜釉色等,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哥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 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

Hash:4559fffb2c0b1494292d02a80044232d648f2692

声明:此文由 宸翰四季拍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