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南宋石峡书院兴废沿革
石峡书院兴废沿革
南宋
景定二年辛酉(1261),方逢辰创建家塾,即为石峡书院前身。
石峡书院,原为方逢辰创建家塾,据《墓志铭》《阡表》,创建于景定二年辛酉即1261年。方逢辰即家建塾以私淑其徒。据《阡表》及宋濂《送汪一初东归序》,书院以致知、力行名其堂,以仁、义、礼、智名其斋。方逢辰《上梁文》及何梦桂《贺蛟峰先生入宅》诗可为佐证。
咸淳五年己巳(1269),度宗书赐“石峡书院”额。
咸淳五年己巳(1269年),方逢辰49岁时,侍读度宗,始由度宗题赐“石峡书院”。
宋亡之际,方梁修葺书院。
宋亡之际,江南新附,乡寇猖獗,官舍民居尽毁,而书院岿然劫火之余。方逢辰父子避地来归,命子梁等洒扫文庙,修葺书院廊宇斋序,日与生徒讲明修已治人之道,葺治既完,诸生稍来集。时所在士风颓靡,公所以振起而作新之者,成效甚著。
王应午《增田记》称,方逢辰平居讲道,东南之士多裹粮从之。教虽勤,未及于养。
清康熙十七年方廷柱《石峡书院重修祠堂碑记》载,度宗“以其创塾崇学故,敕着创塾地土十亩有奇,蠲租养士,示奖励。”
元朝
至元十五年戊寅(1278),方梁兴修书院。
牟献《记》:至元(十五年1278,南宋景炎三年)戊寅,浙西按察佥事夹谷之奇聿至严陵,以书院中更多故,渐至颓圯,命公之子梁为山长,任责经理。于是,所当兴修者次第为之。古意复振,书院悉用武夷规模,置居仁、由义、复礼、近智四斋。每旦籤讲,略说大义。
石峡书院设官主教自此始。
王应午《增田记》称,公之子梁谋诸弟,捐田二顷有畸,以成先志。然远在吴会,岁入租不足赡。旧志称,梁以平江田二百一十亩为赡,远莫时致。
按:江苏,南宋为平江军,方逢辰曾授平江军节度判官。据高坊谱,方梁仲弟方栋为浦江月泉书院山长,栋子方炜为宜兴判官。方梁季弟方楍任常州(长洲、长州,苏州属县)县教谕。所谓“吴会”、“平江”学田,当在江苏。
方逢辰在书院讲道著书。方逢振,至元二十三年丙戌(1286),荐授淮西江北道按察佥事,辞疾不赴,与诸生讲道于石峡以终。有《峡塾讲中庸第二章诗》。
至大二年己酉(1309),爱祖丁缮修书院,建蛟峰先生祠。
牟献《记》:元至大(二年)己酉(1309),淳安邑长爱祖丁“以新学校为己任”,“董修学事,于是庙貌斋宇丹艧相辉。如增学田,造祭器,新圣师,从祀像,皆其力也。”据嘉靖县志,此次重修,除恢复二堂四斋及周程张朱四先生祠,“又别为二祠,东祠以奉先生,以先生之弟山房先生配。西祠以奉黄警斋、何潜斋二先生。”
元至大间王应午权石峡书院事,作《增田记》,称方逢辰平居讲道,“东南之士多裹粮从之。教虽勤,未及于养。他日公之子梁谋诸弟,捐田二顷有畸,以成先志。然远在吴会(平江,江苏),岁入租不足赡。”至大己酉秋,爱祖丁承事,新县学增学田,谒先圣于书院,拟“县学成规行之”,于缮修书院,视昔壮观。又“士之裕于家者,乐以田入,凡若干亩,春秋之祀,廪膳之资,修葺之费,胥此焉出。”
至顺三年壬申(1332),立蛟峰先生塑像。
据徐持敬撰《立蛟峰先生塑像记》,“旧先生有石刻立像”,元至顺三年壬申(1332),“始为塑坐像”。“于是值学应珤适摄院事,尝移县葺殿堂斋序,既备,新作棂星门。县长索罗来任其事,继而令尹刘彭寿、簿徐不花相与奖成之。”(光绪县志载:元应瑜,石峡书院直学,升丹阳教谕。)
至正年间,方道叡新修书院,建三先生祠,树碑绘像。
元至正十年黄溍《阡表》:栋之孙,炜之子道壡,始以至顺元年擢进士第,今自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出为嘉兴路总官府推官,阶承务郎。石峡书院既领于有司而设师弟子员,道壡病其痹迫弗称,乃以公之故居广其居址而新其栋宇,弘诵之声不减于公在时。
元末,方道叡弃官归隐石峡珠珮峰下,筑室“写易轩”,鲁渊访之,作《石峡书院立祠记》。愚泉(方道叡)云,“黄先生先一科而及第,何先生后五科而及第,皆一时道学之宗也。……三夫子谓为讲学之所,声施后世……吾将祠之,请为记。”
清康熙十七年方廷柱《石峡书院重修祠堂碑记》载:后元鼎革,愚泉公乃图绘其像于碑,以黄(蜕)、何(梦桂)二先生配享,彰一时之盛,传奇千古,书院之为祠堂也,此有其由矣。
旧志《应道惠传》:应道惠,字季文,邑西隅人。少负奇气,与鲁渊、徐尊生辈谈道于石峡书院。太祖军自新安来,驻跸雉溪之北,廉知道惠有大略,先使赐以币帛,复亲延访,因留其家三日,道惠为画方略,太祖大悦,授军府参谋。以母老力辞。洪武三年,使者三聘,至金陵道,惠上言尧舜在上,颐贞巢由之节。太祖愈贤之,遣还,赐号完节先生。李文忠公承旨,以“圣王三宿之地,臣子万世之基”十二金字题其门云。
明洪武元年(1368年),田入于官,士养于学,而书院遂废。
正统四年(1439),知县洪渊重建祠堂。
嘉靖《淳安县志》:正统四年(1439年),知县洪渊始于旧址重建祠堂。
成化十三年(1477年),知县汪贵重修祠堂。
嘉靖《淳安县志》:成化十三年(1477年)。知县汪贵又重修。
正德十五年庚辰(1520),知县高鹏重修书院。
明正德十六年知县高鹏《重修石峡书院记》,正德(十五年)庚辰(1520)首夏,正郎蒋公与余寻胜于石峡书院,见其垣于尽废,故址犹存,残碑遗像偃然于荒烟草野间,经请于两浙宗师盛之后,“爰辟草莱,起仆石,一镌洗而新之鸠工于九月既望,落成于辛巳(1521年)春三月,高其垣墉,其中为祠堂,堂之外有门,丹垩不施,翼然规模宏远。”
石峡谱载正德十六年《严州府淳安县为修理先贤祠宇事》贴,称“国朝另建学宫,作养人材,因以擅宇奉祀蛟峰等贤,其基址税粮一概蠲免,年月经久,祠宇日废……诚为缺典,呈乞修理。”此次修理由方逢辰裔孙方俌督工,并准许“四围原额官田地塘八亩取租,以备整理祠宇等项”。
商辂《蛟峰先生集序》称:往岁家食时,尝敬造石峡山中,追寻先生遗躅,而断烟落日,惟见残碑数片,欹斜于芳草之间而已。
嘉靖初,姚鸣鸾修建三元祠。
明嘉靖《淳安县志》录有《祭三元祠祝文》载:“嘉靖某年月日,知县姚鸣鸾谨以牲醴庶羞致祭于宋状元蛟峰方先生、榜眼警斋黄先生、探花潜斋何先生之祠……是三先生者……均为宋室名儒,后学之所宗师者也。去之数百载,碑额既正,遗像俨然,使人敬而慕之,炙而薰之”。
光绪《淳安县志》:嘉靖间,县令姚公鸣鸾重整。
嘉靖十三年甲午(1534),徐庆衍修复书院。
《蛟峰先生文集》录胡宗明《书蛟峰先生集后》载:(余)偕邑徐君庆衍循龙山麓而谒所谓石峡者,实蛟峰先生讲学处也。遗像俨然,祠宇弗称,相与相地修复。徐君亦既欣然任之。……嘉靖甲午夏五之吉……绩溪晚生胡宗明拜书。
万历年间,方氏裔孙善信等重修书院。
光绪《淳安县志》:万历间,裔孙善信、善道、善孚、守伦重修。
族谱康熙十七年方廷柱《石峡书院重修祠堂碑记》:善信、善道公复为造竖两庑之书室二十余间,士子就学其中,彬彬乎畴昔之时生徒讲诵之风复见。今日是祠而兼书院之遗迹,更两得之矣。守印、守宪、守谟、守伦、守益、守谦、守让、显谟诸公者砌花台,筑墙垣,桃李松竹方列成行,焕然壮观,优哉游哉,诚与武夷并传而不愧,媲美钓台而足称者也。
康熙十六年丁巳(1677),裔孙显庸等重建书院祠堂。
康熙十七年方廷柱《石峡书院重修祠堂碑记》: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此年福建靖南王叛清),县变燹火,殃及竟成煨烬。“康熙十六年(丁巳,1677),显庸、显韬、显策、为鼎、显斌、显世、廷标等奋志重建,共谋鸠工。九月创始,十一月告竣。”此次重建,“虽曰粗成一座,仅可妥神”。
康熙甲戌方韩《重修石峡书院记》:康熙甲寅,闽中变状传布,而乡邑顽孽恃芻荛之众为乱而斯院被其灾。院中之祠,祠中之像,四斋之铭,两廊之训等秦火收拾尽矣。有枝孙讳显庸,字伯震者,矫措大之,见悼禾黍,念故址,愿为先人更始乃醵金首事,肯堂构三间,可谓克绳祖武者。
道光十年裔孙尚裕《重整石峡书院塑像记》:康熙甲寅闽变,(书院)竟成煨浕,幸祖宗家学渊源不至终泯,即于丁巳,我祖显策、显望诸公奋志重整,共商捐资,肯堂构,立木主,为春秋荐享,崇礼敦本,庶几盛典有举无废矣。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1692),族孙显礼等重修书院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1694)武强(遂安)方韩《重修石峡书院记》载:以余自甲子(康熙二十三年,1684)乞假省亲,乘暇走淳,访年兄徐恂若,友人徐伯上,邸邑西之水月庵,而面识同宗,觅求文集,辱承伯聘楚先在中,以文集为馈,即引谒蛟峰公。及一见之,祠于又其将颓矣乎。而萧然环堵,良可悼也。然而,风景悠然,山水秀丽,徘徊久之,不能不起思贤之叹也。于是,枝孙族众,如显礼、显斌、显世、显望、廷瑜等义形于色,毅然作而起曰,事求可,功求成,举可咄嗟而办,况兹之有洽于天理人心之至者乎。爰互相经营而惨淡之。或指廩,或输金,或斟酌共谂,不费钱谷,卜吉鸠工,刻期挥匠,厰其中为承先之堂,僻其后为追远之地,不宁惟是,增甓与工,易其破缺,去榛与草,发其抗爽,缭以横槛,垂以簾罳。时康熙(三十一年)壬申(1692)冬十一月之望日而落成矣。
嘉庆十八年癸酉(1813),裔孙方卿云等重修书院。
嘉庆十八年癸酉(1813)裔孙方卿云《重修石峡书院并世恩堂记》:然则今日之修葺书院,并及于世恩堂者,特子孙挈瓶之智,不贻惟罍之耻耳。脱令数百世下,桑田沧海,不无更变,书院之兴废诚不可知,而孔孟之书固与天地并存者也。孔孟之书存,即程朱之学必不湮,而公之纂述亦必不废,江河万古流矣。区区书院之修,殆即谚所谓“家有敝帚、享以千金”者欤。
道光十年庚寅(1830),裔孙尚裕等重整书院。
道光十年裔孙尚裕《重整石峡书院塑像记》:丁巳我祖显策、显望诸公奋志重整…… 第届今百有余岁……爰思所以整理之。在本派固照户出资,即余支皆念切宗盟,不独同谱之大小宗酌捐银两,间亦有同邑方氏追慕先贤,踊跃从事,共勷美举者。于是重整石峡书院,鼎甲名区,堂则焕然,阶则翼然,墙垣外蔽,周匝蔚然可观,且易木主则塑像焉……是不可以不志,故特书匾额以垂后云。
方暎之《堂伯惇夫公传》:尚裕……道光十年偕族叔祖象巳、伯尚之,叔尚勤暨族兄明发、鸿恩、长麟、沛之、凝恩、维芝整修石峡书院,凡一切敛钱庀材鸠工集事,虽分任之而尤为吾伯父之重任。
道光二十二年壬寅(1842),裔孙开日等创修书院。
方暎之《堂伯惇夫公传》:今者(尚裕)四男开日弟自 壬寅会同族人尚友、尚勤……作明创修祠宇,妥乃先灵,因于癸卯秋续修宗谱。
民国六年丁巳(1917),重修书院。
据胡建明潜水探摸,石峡书院水下遗址有南通张謇于丁巳暮春题写的“石峡书院”匾额。张謇为光绪间状元,丁巳即民国六年,也即1917年。
民国十二年癸亥(1923),方述斋等重修书院。
县文化局《湖底回声》有方浩然《石峡书院散记》,称: 民国12年(1923),县内方姓诸绅方述斋、方心斋、方锦元等发起重修石峡书院,占地约4000平方米,四周由约2米高的围墙圈在一起。从围墙东侧边门走进,就是一个占地数亩的院子。书院大门坐北朝南,步入大门就是书院大厅,为歇山顶式建筑。大厅后面是“颜乐堂”。
淳安县政协1987年《淳安文史资料》第三辑吕绍槐《抗日战争时期淳安中学大事记》,方浩然《抗日战争期间外地迁来淳遂的学校》,吕绍槐、孙泽柽《淳安县简易师范教育简况》,县文化局《湖底回声》方浩然《石峡书院散记》等记载:
石峡书院重建后就当作校舍使用。民国11至13年(1922-1924)淳安师范讲习所设在石峡书院,校长由方赞修兼,实际校务由方锦元担任。1929年秋季淳安中学成立,即设初中、简易乡村师范各一班,每班学生各40名,当时初中设在东庙,简易师范设在城北石峡书院。1930年合并在城隍庙淳中新校舍内。民国26年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民国30年(1941)4月,淳安中学师生转移至石峡书院等处,成为淳安中学的临时校舍。民国35年(1946)9月,浙江省立严州师范学校迁淳安,石峡书院作为严师分部,至1949年8月迁建德。
新中国
1959年,石峡书院湮没水下。
1959年,新安江水电站建成,石峡书院没入水底,成为千岛湖水下文化遗址。
2000年,在龙山岛重建石峡书院
2000年6月,淳安县人民政府决定重建石峡书院。淳安县千岛湖林场筹资500万元人民币在龙山岛重建石峡书院,历时一年。重建石峡书院有一厅一堂、一祠(先贤祠)二斋(复礼、居仁),塑有方逢辰、黄蜕、何梦桂立像。重书镌刻元代《重修石峡书院记》,明代《重建石峡书院记》和县人民政府的《重建石峡书院碑记》。
Hash:fdd3dcd0bb20f7fc91f7356c9ba10c40154ffa37
声明:此文由 云林客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