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人才、建设国家,一定要尊崇儒学

沈不害(518—580年),字孝和,南朝陈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官至光禄卿、通直散骑常侍,兼尚书左丞。《群书治要续编》辑录的是他在天嘉初年给陈文帝的一篇奏疏,主要内容为劝谏要陈文帝重视教育,但是当时战争不断,陈文帝虽表示交付朝廷审议施行,恐怕也没有得到具体落实。

沈不害,字孝和,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

天嘉初年(560年),除授衡阳王府中记室参军,兼任嘉德殿学士。从梁朝末年政局动荡,至今国学依然未立,沈不害上书道:

臣下听说造就人才、建设国家,一定要尊崇儒学;成就风俗、教化百姓,一定要推崇教学。设立大学兴办教育,是三代、两汉兴盛的原因。自从淳朴风俗的源流逐渐远离,浮薄的社会风气已经形成,外界物质环境对道德人心的影响如决堤之水,人们放纵欲望而没有节制,所以才需要设训教、垂风范,启迪训导人的心灵,譬如习染蓝色,类似雕琢美玉,然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可以和睦,地位高低才会有次序,人们懂得了忠孝之理,君臣之道才能够稳固。执守礼制基础稳固,鲁公所以难以欺侮,诗歌雅乐之声渐微,郑伯于是早早消亡,舜修教三年,执干戚而舞,不需要兴兵征伐,有苗自行前来归顺,西周各地泮宫官学建成随后淮夷自然征服,追思洙、泗之风,心怀淹、稷之盛,自古有国有家的人,没有不崇尚儒教的。

梁朝太清末年,遭逢乖舛的时运,戎狄异族从外入侵,奸恶邪僻在内生乱,早上刚闻到鼓鼙声,晚上就烧起了战火。学闻渊博的儒者,解散流失的比当年秦始皇坑害的还多;《五典》《九丘》等各种典籍,被烧毁比被掩埋的还多。大学从此坠业,学府因此不修,褒成的祠堂不再陈列祭享物品,释菜的典礼上没有相称的俎豆祭器,歌颂赞美寂静无声,已经超过十二年了。后生尊崇爱好《诗经》《尚书》,不见敬称的礼仪(指没有地方学习),晚学深入研求学问,徒加没有经师的感叹。

陛下您继升皇室大统,执持明镜、驾临宇内,道遍寰中,威加海内,浊流已清,灾祸载廓,百姓兴盛,众人通达。应该弘扬振兴礼乐,建立学校,参照古典,按照旧迹建立儒宫,挑选公卿的嫡子,都进入学习,助教博士,早晚讲学,让他们背着伞和书箱,衽席挨着衽席,才能领会规矩步伐,进而人才才会济济成林。大家互相商讨砥砺,闻《诗经》,学《礼记》,一年就可以收效很大,三年就可以足够使用。因此能选拔人才、扬雄九州,名扬庭宇与国家,进入朝廷,依靠学问优秀足以自辅,做官从政,有经书大道用以修身,车驾排列在庭院,获得显爵如同拾地芥。

古时候帝王的太子显贵,仍然与公卿大夫的子弟并列,直到汉代的王储,这个礼节还没有坠失,到了两晋,这件事情更加隆盛,以此显示师道尊严而称道尊者。皇太子纵然天生睿智,不需明白告知,仍然应该隐匿形迹俯身相同,专研经学、请教学业,祭奠前师,恭敬如同旧典。从前孔子阙里之堂,杂草自己辟除,旧宅之内,丝竹流传德音,前代圣贤遗留的烈节,可以深深作为明白的鉴戒。况且江南没有意外之事,海外也一片平和,怎么能不大力阐述治国大道,发扬精深微妙的道理呢?难道可以使玄教儒家的风尚,不在圣明的时代兴盛?丰盛广大的德业,不在太平的年代兴起?臣下是浅薄后进的人,话语不足以称道,轻率地进献没有见识的话,伏而更增惶恐战栗。

世祖文皇帝陈蒨下诏回复道:“省察表章,爱卿所奏都已经知道了。自从旧的典章废弃荒怠,精深微妙的言辞将要断绝,朕继承帝业,念念想着恢复教化,然而战争没有停息,军国刚刚创建,常常担忧先王好的典章法度,一时消失。爱卿才思卓异广博,懂得文辞义理,惋惜文教大体,热衷伦理教化,交付朝廷审议,依事施行。”(陈书卷三十三)

沈不害,字孝和,吴兴武康人也。

天嘉初,除衡阳王府中记室参军,兼嘉德殿学士。自梁季丧乱,至是国学未立,不害上书曰:臣闻立人建国,莫尚于尊儒,成俗化民,必崇于教学。故东胶西序,事隆乎三代,环林璧水,业盛于两京。自淳源既远,浇波已扇,物之感人无穷,人之逐欲无节,是以设训垂范,启导心灵,譬彼染蓝,类诸琢玉,然后人伦以睦,卑高有序,忠孝之理既明,君臣之道攸固。执礼自基,鲁公所以难侮,歌乐已细,郑伯于是前亡,干戚舞而有苗至,泮宫成而淮夷服,长想洙、泗之风,载怀淹、稷之盛,有国有家,莫不尚已。

梁太清季年,数钟否剥,戎狄外侵,奸回内奰,朝闻鼓鼙,夕炤烽火。洪儒硕学,解散甚于坑夷;《五典》《九丘》,湮灭逾乎帷盖。成均自斯坠业,瞽宗于是不修,褒成之祠弗陈稞享,释菜之礼无称俎豆,颂声寂寞,遂逾一纪。后生敦悦,不见函杖之仪,晚学钻仰,徒深倚席之叹。

陛下继历升统,握镜临宇,道洽寰中,威加无外,浊流已清,重氛载廓,含生熙阜,品庶咸亨。宜其弘振礼乐,建立庠序,式稽古典,纡迹儒宫,选公卿门子,皆入于学,助教博士,朝夕讲肄,使担簦负笈,锵锵接衽,方领矩步,济济成林。如切如磋,闻《诗》闻《礼》,一年可以功倍,三冬于是足用。故能擢秀雄州,扬庭观国,入仕登朝,资优学以自辅,莅官从政,有经业以治身,轖驾列庭,青紫拾地。

古者王世子之贵,犹与国子齿,降及汉储,兹礼不坠,暨乎两晋,斯事弥隆,所以见师严而道尊者也。皇太子天纵生知,无待审喻,犹宜晦迹俯同,专经请业,奠爵前师,肃若旧典。昔阙里之堂,草莱自辟,旧宅之内,丝竹流音,前圣遗烈,深以炯戒。况复江表无虞,海外有截,岂得不开阐大猷,恢弘至道?宁可使玄教儒风,弗兴圣世,盛德大业,遂蕴尧年?臣末学小生,词无足算,轻献瞽言,伏增悚惕。

诏答曰:“省表闻之。自旧章弛废,微言将绝,朕嗣膺宝业,念在缉熙,而兵革未息,军国草创,常恐前王令典,一朝泯灭。卿才思优洽,文理可求,弘惜大体,殷勤名教,付外详议,依事施行。”(陈书卷三十三)

Hash:47235de9972bc91f13ff8008a6456da4bec5cd30

声明:此文由 郎君在水一方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