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开平这个乡镇非遗文化展馆令人惊艳,却藏在深闺人不知!

开平市马冈镇民间编织竹器已有300多年历史,是远近闻名的竹乡。清康熙初年,马冈农民以青竹、篙竹为材料,靠代代相传的技艺,编织箩、篮、箧、桌、椅、帽等农用和日用竹器,因美观耐用受到四乡八邻欢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江门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专门在马冈设立收购点,将竹器远销至港澳及美国加拿大,“马冈竹器”驰名海外,八十年代后日渐式微。

据考证,清康熙初年(1662-1669年)马冈开始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农历逢三、八赶集的马冈圩,鼎盛时期来赶集的四乡八邻群众多达万人。时至今日,新历逢3、8的马冈圩仍可见到竹器市场。

马冈竹器馆,利用文体中心旧仓库改建而成。苏东坡有诗云: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稻草门楼、竹篱笆、竹展架,充满乡土气息,也是返璞归真。

为传承和保护这一民间传统技艺,“马冈竹器”申请了开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17年10月利用文体中心旧仓库修建了马冈竹器馆,2018年11月重新装修和布展,配置展架、灯光、电视,增加文字、图片、视频展示内容,通过采购定制、社会征集、热心人士捐赠等方式持续丰富展品。目前,展馆建筑面积达250平方米,收藏和展示了竹床、鹅箧、谷筛、糍篮、大利帽、渔狗、牛轭、风柜等新旧竹器和农具300多件,并通过定制和复原,让一些失传的竹器如沉笼、渔狗、邮箩,得以重现。

这里的竹器,有的已退出生活舞台,如婴儿床,有的依然在使用,如竹椅、蒸笼、办喜事用的喜箩。展馆还配置与竹有关的诗词,增添文化韵味。

增加文字、图片和视频展示内容,完整介绍马冈竹器的制作工艺,丰富知识性。

戽斗和渔狗(右),旧时捉鱼用具,如今已难觅其迹。

煤油灯、葵蓬、竹椅、门牌、泥砖格、葫芦瓜....复原了农村生活场景,很多旧竹器和用具是从“三清三拆三清理”中“捡”和“抢救”回来的,包括下图那张有年头的竹床——据说开平市只此一张,是孤品。

婚嫁喜事,这对喜篮肯定少不了,现在很多农村还在使用。

葫芦瓜,旧时便携水壶,神奇之处在于冬暖夏凉。

马冈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马冈鹅的种源地,养鹅的竹器占了一部分。

这个外形象非洲鼓一样的叫沉笼,捉鱼用的,很多本地人都没见过。编织的老人已经去世,加上工艺复杂和无市场需求,如今已成绝版。

与此同时,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马冈镇成立了非遗传习所、物色非遗传人,马冈竹器也多次走出马冈,参加省市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以及进校园活动。通过举办“美丽马冈乡村旅游节暨马冈美食节”和“马冈雅集”活动,向社会和四方游客推介包括马冈竹器在内的乡村特色旅游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走访竹编艺人,定制竹器。

2017年12月马冈乡村旅游美食节上,开平市副市长陈杰文等领导向捐赠竹器的村委会和群众颁发证书。

竹器馆是马冈乡村旅游美食节的热门景点,也是游客打卡网红地之一。

2018年12月马冈乡村旅游美食节,拍摄了专题短片,马冈竹器馆以全新面貌迎接八方游客。

马冈乡贤参观竹器馆,兴奋得象小孩子见了心爱玩具,说是找回童年记忆。

据了解,马冈竹器馆是目前江门市第一家镇级非遗展示馆和收藏竹器最多的专门馆,也是马冈中小学生最喜欢的第二课堂。

大部分展品都可以触摸,甚至可以玩耍,增强体验乐趣。

同学们看得很开心,也很专注。

来源:开平马冈

Hash:509c1a21a5b2bceebf84ce70fd771530569eb2c9

声明:此文由 江门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