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登旗顶山炮台,聆听历史深处的回响

甲午海战

百年风烟逝去

位于刘公岛最高峰上的旗顶山炮台

如一座 发人深省的警钟

时时警醒着国人:

勿忘国殇,发愤图强

刘公岛有清代炮台6座,其中旗顶山炮台就坐落在海拔153.5米的刘公岛最高峰一一旗顶山上,该炮台也因此而得名。炮台建成于1890年,是当时北洋海军台中海拔最高的一座。

登上气势如虹的旗顶山炮台,极目辽阔的海疆,滚滚波涛犹如金戈铁马入梦来,令人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历史与现实、屈辱与自豪、落后与先进、衰败与强大的对比拷问着身临其境的每一个人。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对旗顶山炮台战略位置最贴切的写照。该炮台居高临下,大有一览众山小之势。240毫米口径的4门平射炮雄踞在刘公岛的制高点上,火力除覆盖到刘公岛周围海面,又可支援岛上其他炮台,还可与南北两岸炮台配合封锁南北海口,为刘公岛乃至威海湾筑成一道天然屏障,刘公岛“东隅屏藩”的美誉可谓名副其实。

整个炮台分地下掩体和地上炮位两部分,环绕炮台都建有防护长墙,历经战火风雨侵蚀,现仅存几段残垣。炮台南侧依崖而建了兵舍、掩体及弹药库,并且相互贯通,所需炮弹可由弹药库直接提升到炮位,极大地节省了时间。炮台使用花岗岩砌筑、水泥灌浆,施工严谨,造型巧妙,坚固实用。就是今天看来,整个工程规模之浩大,结构之复杂,依然令人惊叹不已。

置身于旗顶山炮台,四周松涛阵阵,波涛汹涌。触摸着留有历史余温的大炮,思绪穿越时空的隧道,仿佛回到了百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黄海大战的败绩击破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李鸿章采取了消极的“避战保船”策略,命令北洋舰队从旅顺退守威海卫,并严令不许出战,将黄海制海权拱手让敌。这样,多年来清政府苦心构筑的海防屏障已经形同虚设。

退让助长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日军占领旅顺后又组成了山东作战军,发动了以歼灭北洋海军为目的的山东半岛战役。1895年1月20日,日军从荣成龙须岛登陆。至2月2日,日军先后占领了南帮炮台、威海卫城和北帮炮台,完成了对刘公岛北洋海军的海陆合围。

2月7日,日军对刘公岛发起总攻。北洋各舰与刘公岛、日岛炮台密切配合,誓死抵抗。旗顶山炮台上的清军官兵浴血奋战,他们充分发挥炮台战略制高点的有利位置,对着围攻而来的日舰发出愤怒的炮火,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2月11日,丁汝昌召集将领会议,准备破釜沉舟,率领剩余舰只向烟台突围,但遭到一些人的拒绝。丁汝昌见大势已去,难以挽救颓势,怀着绝望悲愤的心情,服鸦片自杀殉国。17日,日军登上了刘公岛,接收了岛上的所有军事设施和大量的军备物资,并俘获了北洋舰队残余港内的十艘军舰。这支由李鸿章苦心经营近二十年、曾背负着国人强国梦想的北洋海军,就这样悲惨、屈辱地结束了它的使命。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尚未发挥威力、无言悲凉的旗顶山炮台见证了这一切。一面是帝国主义的强大,一面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日军冲破刘公岛的天然屏障,毫无阻拦地进入了华夏大地,要挟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如今, 走进旗顶山炮台,犹如打开了一把探寻甲午遗恨的钥匙。锈迹斑驳的大炮、保存完好的兵舍、炮台周围的苍松翠柏,甚至四面辽阔的海面都会向你完整真实地讲述百年前那场震惊中外、改变中国命运的战争,展现出一幅悲壮惨烈的甲午战争历史画卷。旗顶山炮台,犹如一本历史的教科书,时时警醒着每一个华夏子孙。

作为北洋海军诞生地与覆灭地的刘公岛,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潮涌而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北洋海军的兴衰与荣辱、甲午战争的悲壮与惨烈,成为游客探寻刘公岛的永恒主题。

编辑:钟春燕

文字:综合自《坐马扎听故事》

校对:孙美玲 于雨晴

审稿:滕腾 于智超

Hash:c92640a1fa48b1078d637ed2bc7a961a7ba914f7

声明:此文由 爱来刘公岛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