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贝丘文化遗址沉睡五千年的文明

距离福州约83公里的连江县透堡镇,是著名革命老区、省级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明嘉靖年间,该镇建有城堡戚继光曾驻屯此地进剿倭寇,现镇名也因此而得。其西北部有个馆读村,北靠庐峰山脉,面临罗源湾,古村落经长期淤积成陆。据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的《三山志》所载,馆读时名“管渎”。古人把有独立源头、并能入海的河流称为“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为四渎,“渎”通“读”。

2015年1月22日,这个小小的村庄沸腾了。“省考古队来到咱们村了,村里挖出宝贝了!”人们闻讯纷纷聚集到村正南面的小山丘。这个小山丘,当地人称“黄岐屿(有的称为黄鹅屿)”。早年间,村民上山垦地,一挥锄头,一两锹便是一层贝壳,密密麻麻,从山下到山上到处都是,人们俗叫“蛎皮堆”或“蚶皮堆”。2014年12月底,马鼻镇镇志编写组在透堡与马鼻一带收集史料时,听说此事,便联系透堡镇政府与连江博物馆,请来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与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进行抢救性发掘。

考古队员们在山坡南侧布下探方,沿着地层精心挖掘与勘探,一个沉睡了近5000年的古人类文化遗址重见天日。馆读村的贝丘遗址,高约25米,现存面积约400平方米,直视可见,裸露的地层剖面里密集分布着大量贝壳,文化层最厚达到1米以上。地层分为四个层次,自上而下为:第一层,耕土层,即地表层;第二层和第三层即新石器时代文化层,距今约4200年至4800年,里面的石器、贝壳和兽骨反映的是古人类的生活气息,是目前连江发现最早的有人类活动的证据;第四层没有人类留下的遗迹遗物,考古学上叫生土层。现场挖掘出的,除了含有大量蚶、蛤、蚌、蚬、牡蛎等贝壳与鹿、猪、鲨鱼动物遗骨和植物种子外,还有夹砂粗陶釜、罐、器座、泥质软陶片(多为素面与绳纹,部分有火烧痕迹)、石锛、石刀、砾石、纺轮等生活与生产工具。采集到的蛎壳与蚶壳最大长度分别达13.6厘米与5.2厘米,以蚶壳居多,且贝壳层已深度钙化。

经多方考证鉴定,北京大学考古研究院等专家确认该处遗址是首次在罗源湾沿岸(连江县境内)一带发现典型的昙石山文化时期的海湾型遗址,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约4200年至4800年。此次发现,填补了对昙石山文化在福建沿海传播认识上的空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据带队的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原馆长林恭务介绍,从遗址外部环境来看,这个小山丘过去是一座岛屿,周边是汪洋一片,约4800年前就有一群人在此繁衍生息,现有的遗址就是当时人们生活时遗留的生活堆积物。这充分证明了透堡一带在四五千年前就适宜居住。地层中堆积的贝壳等说明了贝丘人“沿海而居,靠海吃海”的史实。而石锛、纺轮等生产工具的出土,则说明贝丘人不仅“吃海”,还有农业劳动,而且农业工具的做工相对精细,表明当时的农业生产比同期其他地区发展较快,较发达。由于贝丘遗址所发现的贝壳中含有钙质,致使骨角器等往往能保存完好。根据贝丘的地理位置和贝壳种类的变化,还可以了解古代海岸线和海水温差的变迁,对于复原当时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有着很大帮助。

无独有偶,在挖掘贝丘遗址的同时,考古队在濒临的马鼻镇上洋里一带又发现了一处商周时期的遗址。其实,1987年福州市文化部门在开展地面文物普查时,曾在该村的后门仑、碗窑坪发现并采集到印纹陶片等历史文物,经初步鉴定,属于青铜时代(商周时代)产物。另据《连江县志》记载,1973年初,东岱镇山堂村曾出土樟树独木舟一艘,系西汉时期文物。而此次贝丘遗址的发现,无疑将连江的历史整整推进至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王容余 文/图)

Hash:1f2f1094782652409239ffa3df7ad771248c4e1a

声明:此文由 福州新闻网_discard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